我要參展

        水下攝影大賽獲獎照片公布,從小蝦到巨鯨都挺迷人

        分享:



        由在線雜志《水下攝影指南》(Underwater Photography Guide)主辦的海洋藝術水下攝影比賽(Ocean Art Underwater Photo Competition)公布了 2018 年的獲獎照片。

        照片按鏡頭種類及拍攝對象分出共 16 個類別,每個類別下評出前四到六名及一或二項榮譽獎。獲獎作品總數超過 100 張,從內容看,海洋動物占據絕大多數。

        比賽已經舉辦到第七屆,本屆比賽收到來自 70 個國家的數千份作品,主辦方稱這是開賽以來競爭最強的一屆,而獎品金額超過 8 萬美元,可能達到世界同類比賽中的首位。

        和其他攝影比賽一樣,技術和情感也是這個比賽的重點。在向我們介紹評委對比賽的理解時,雜志總編輯 Nirupam Nigam 說,比起觀者的反應,被拍攝的主題其實不太重要。他說,對于一張鯨魚照片,比起本身就能使人印象深刻的鯨魚,比賽更希望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行為和動作,后者能否吸引眼球以及是否罕見就是評判標準。

        評委之一 Tony Wu 表示,令人驚嘆、不尋常的主題是好照片的試金石。但反過來,大鯊魚、鯨魚、餌球等主題毫無疑問令人驚嘆,但平庸的照片依舊只是平庸的,相比之下,他甚至會選擇一張主題平庸、但令人驚嘆的照片。


        視覺性、動作性和故事性確實成為了許多獲獎作品的特質,上榜的作品中也不乏小魚小蝦。與此同時,獲獎者提交的陳述中則大多強調了機遇和勤奮的重要,對動物的欣賞在篇幅上則遠大于“炫技”的部分。


        本文的其余部分,將介紹所有 16 個類別中獲取第一名的作品。完整名單在此。


        海洋生物行為、年度最佳:《魔鬼魚的芭蕾舞團》


        20190123013408DeyAY4xdczvfLk8N.jpg

        ?Duncan Murrell/Ocean Art

        菲律賓巴拉望島本田灣,兩只雄性日本蝠鲼正在追求一只雌性。魔鬼魚呈菱形、扁平,兩側像鳥翅一樣伸展開來,尾鰭像鞭子。頭部前端的一對頭鰭,正是其外號“魔鬼魚”的來由。


        廣角:《溫柔的巨人》

        20190123011852pehwYU1kOotfg3rv.jpg

         ?Fran?ois Baelen/Ocean Art

        西印度洋,留尼旺島,座頭鯨在這里繁殖和分娩。照片中的這位母親正在海下 15 米處休息,遠處是她的孩子。

        成年座頭鯨體重 25 至 30 噸,雄鯨平均體長 13 至 14 米,雌鯨則在 14 至 15 米。


        攝影師說,“‘信任’——當這個今天仍被人類追捕、體重接近 30 噸的動物允許我在她身后自由潛水并拍下這張照片時,這就是我想到的。 ”



        微距:《鉤魷屬》

        201901230118511KBC3cklN75PiJH0.jpg

        ?Jeff Milisen/Ocean Art


        這是一只美國夏威夷的螢火魷。螢火魷長七、八厘米,觸手上的發光器可以產生螢光,來引誘獵物,躲避天敵,或吸引異性;是一種典型的晝夜垂直洄游動物,白天它們呆在大海深處,晚上它們回到海洋淺層尋找食物,已成為日本富山灣一帶的景點。


        這張照片是這樣來的——“我們下降了四十英尺,五十英尺,六十英尺——在其他地方,這些都不算深,但在晚上,海洋的中間卻會令人感到孤獨。我在七十英尺深處慢吞吞地徘徊、尋覓,導游的手電(在遠處)盯著我。在八十英尺處,這只海怪的舞蹈和扭動依然使我陶醉。最后,在九十英尺深的地方,終于,我這位新結交的小朋友平靜下來了。”



        超微距:《多么毛糙的火焰》

        20190123022745NlrH7V2xeAE4nGZC.jpg

        ?Edison So/Ocean Art

        菲律賓阿尼洛的一些毛毛蝦。攝影師說,因為毛毛蝦體積小,天性好動,喜歡跳來跳去,拍攝的挑戰性挺大。



        肖像:Chimaera

        20190123011946d3PQXROrzqs2Ecko.jpg

        ?Claudio Zori/Ocean Art


        拉丁語 Chimaera ,希臘神話中會噴火的怪物,后演變為異種生物部位混和之神話幻想生物,另一個意思則是銀鮫目下的一種魚。圖上的這位,是太平洋東北部的居民,通常在海平面下 50 到 400 米間、溫度不高于 9 攝氏度的水域生活,游泳時可以旋轉和扭曲,就像飛行一樣。



        裸鰓類動物:《魚卵之中》

        20190123024100bpu130AdzlnqcONV.jpg

        ?Flavio Vailati/Ocean Art

        裸鰓目,鰓裸露在外、色彩明艷的軟體動物;雌雄同體,異體授精,以物理(警戒色等)及化學(分泌硫酸)的機制抵御天敵;皆為肉食性,有時甚至同類相食。

        照片攝于菲律賓阿尼洛。


        冷水:《灰海豹的臉》

        20190123024442C5I2vSRod9DZAu01.jpg

        ?Greg Lecoeur/Ocean Art


        資料稱,灰海豹是大西洋北部和西部海岸常見的海豹之一,“看見什么就會吃什么”,平均食量大約是每天 5 公斤。一些人提出要獵殺灰海豹,稱它們減少了漁獲,但有報告指,灰海豹僅吃掉北大西洋 1% 的魚類,魚類減少的原因應歸咎于捕魚活動。



        數碼單反相機 初學者:《特別邂逅》


        20190123030240V0MvYatdQnKEx1TC.jpg

        ?Alvin Cheung/Ocean Art


        作為水下攝影的新人,Alvin Cheung 記得前輩“背景第一!”的教導。在墨西哥索科羅島看到這只巨型蝠鲼時,他想起這句話,于是試圖把它引出雜亂的背景,進入一個更有趣的情境。它照做了。



        無反光鏡廣角鏡頭:《大西洋斑海豚》


        20190123032926itwSUJ1MVXB6hles.jpg

        ?Eugene Kitsios/Ocean Art


        “在你潛入海豚群集的水下前,你永遠不知道你們之間會怎樣互動。有時你可能會有很好的相遇方式,海豚會好奇地在你周圍游泳,或向你展示它們嬉戲的動作。但有時他們可能會毫無興趣地離開你。”
        “與它們互動的最佳方式是讓它們決定。”
        “真的,你被海豚們接受的時候,是一種魔力般的體驗。”
        “現在,這些聰明的生物表現出許多有趣的行為,它們在我身旁嬉戲和好奇地游水。”


        無反光鏡微距鏡頭:《三只小海馬》

        20190123034730GZtPR6DTYEW0CoVH.jpg

        ?Steven Walsh/Ocean Art

        “每個春天,大肚子的海馬群大量出現在 15°C 的涼水中。他們緊緊抓住松散的海草和水面附近的雜草,藏在那里獵食。”這名攝影師說。

        這些海馬只有 2 厘米,在波浪中,使用 90mm 鏡頭是一個挑戰。這張照片是潛水 4 小時后的成果。光線充足,使用窄光圈拍攝。



        無反光鏡,行為:《我的孩子》

        20190123035538ZpsAkWKxulFmBLhJ.jpg

        ?Fabrice Dudenhofer/Ocean Art

        成年的小丑魚們在魚卵四周一刻不停地游來游去,給它們加氧。

        在等待半個多小時,嘗試 50 多次后,有了這張“表現父母如何照顧孩子”的照片。



        緊湊型廣角:《跳舞的水母》

        201901230411062rXSQ8tosPe5R7jm.jpg

        ?Melody Chuang/Ocean Art

        攝影師拍照時,其潛水伙伴(兼丈夫)突發奇想,用手電為跳舞的水母打光。為了拍出好照,二人逆流前行超過 1英里(1.6 公里)。潛水結束時已是早上 5:30,但他們得到了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照片攝于臺北市。


        緊湊型微距:《多毛之蝦》


        20190123041925vkS58UGBHgAXnRj1.jpg

        ?Sejung Jang/Ocean Art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紅毛蝦。拍照并不容易,因為它老跳。拍完這張照片后,我的相機根本無法正常工作。我真幸運,至少(在這之前)拍出了這個漂亮的鏡頭!!!”


        緊湊型 行為:《食用同類的蟹》

        20190123045123Jo6LtEs40zZSwY9A.jpg

        ?PT Hirschfield/Ocean Art


        攝影師 PT Hirschfield 如此描述這個令其感到痛苦的景象:“一只貪婪而尚未脫殼的蜘蛛蟹,正猛烈地咀嚼著一只方才脫殼的同類。它把蟹螯深深地掘進受害者的背殼,將其按住,接著將鮮活的蟹肉絲送進自己無情的嘴里。在啃咬之間,這只食用同類的蟹及其倒霉的受害者盯向我的鏡頭——一個看似挑釁,但它的進食需求卻亦有其正當性,另一個,則對生命最后的悲慘時刻表現出全然認命的態度,叫人感傷。”

        據 Hirschfield 介紹,新殼硬化需要大約三天,在此期間它們經常爬上高處,希望逃脫厄運。盡管如此,存活率依然很低。



        水下藝術:《迪斯科海蛞蝓》


        201901230540039ElekUV3PIdtb2QN.jpg

        ?Bruno Van Saen/Ocean Art


        照片里的螺旋出自 Photoshop 過濾器中的“漩渦效果”。海蛞蝓泛指海洋中無殼的軟體動物,照片上是公牛多彩海麒麟,俗稱紫海牛、紫海兔,體長 2-4 厘米。



        奇礁勝景:《紅樹林》


        20190123062838qNUZ84wnGPmWK51v.jpg

        ?Yen-Yi Lee/Ocean Art

        水面之下,紅樹林的根部生長著紅珊瑚。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