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人民日報、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網、人民視頻組織攝影專家和報社編輯對當日人民日報刊登的照片進行認真評選。最終,1版的《過一個充實美好的假期》一文的配圖、5版《勞動最美麗》中的呂殿杰的作品,以及《只為7分鐘 堅守13年》入選今天的“推薦精品”,并作為本周(4月29日至5月5日)的候選作品,將參評5月5日舉行的第十八期“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評選。
5月1日,呼和浩特市的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上演大型馬舞劇2019版《千古馬頌》。 丁根厚攝(人民視覺)選自《 人民日報 》2019年5月3日 1 版《特色活動多 文化味道濃 過一個充實美好的假期》配圖。
東方物探西南分公司第四民爆工程隊下藥組隊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深處秋里塔格山近乎垂直的半山腰進行物探地震施工。呂殿杰 攝(人民視覺) 選自《人民日報》2019年5月3日5版《勞動最美麗(前進中國)》專題
只為7分鐘 堅守13年(守望)
《 人民日報 》( 2019年5月3日 5 版)
工人正在用冰塊降體溫。
工人們身頂涌水作業。
遠眺大柱山隧道。
奔流不息的瀾滄江畔,大(理)瑞(麗)鐵路正在緊張施工之中。作為未來泛亞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成為又一條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交通要道。大瑞鐵路全線工期控制性工程,全長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穿越橫斷山脈6條斷裂帶,山洞中豆腐式的軟巖,突泥、涌水、高地熱……地質極其復雜多變,施工難度極大。
大涌水在這里是“家常便飯”。據介紹,每小時僅一股涌水就達到1500立方米,每天總計涌水近6萬立方米,相當于30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11年來,隧道累計涌水量達到2億立方米。
隧道里一年四季幾乎都是近42攝氏度的高溫,施工者如同在“桑拿房”中完成高強度的施工任務。
“從2008年至今,有些人從大學畢業分配到我們這里,戀愛,結婚,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中鐵一局大瑞鐵路項目經理姜棟說,“我們會堅守到最后!”這條隧道的工期預計到2021年才能完工。通車后,火車穿越隧道只需7分鐘。但為了這7分鐘,勞動者們要付出13年的青春。
人民日報記者 雷 聲攝影報道
相關閱讀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