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人民日報、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網、人民視頻組織攝影專家和報社編輯對當日人民日報刊登的照片進行認真評選。最終,1版《西北夏收》和12版的《二十七年義教 兩千孩子受益》入選今天的“推薦精品”,并作為本周(7月15日至7月21日)的候選作品,將參評7月21日舉行的第29期“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評選。
西北夏收
(人民日報 2019年7月15日1 版)
7月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塬上金浪滾滾,一派豐收景象。各地大力推廣小麥深耕深松等穩產增產技術,優質小麥播種面積增加,小麥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圖為日前,當地紅河鄉的農民在搬裝收割好的小麥。左雪蘭 攝(影像中國)
二十七年義教 兩千孩子受益
潘奶奶的愛心小課堂(暖相冊)
(人民日報 2019年7月15日 12 版)
潘奶奶給孩子們輔導功課。
潘奶奶給孩子們批改作業。
7月12日下午,在新疆疏勒縣疏勒鎮新市區社區的潘奶奶愛心小課堂里,剛剛放假的孩子們正在潘奶奶的輔導下閱讀、做功課。雖然是暑假期間,但每天都有幾十名孩子來到這里看書學習,用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的暑期。
愛心小課堂的創始人是77歲的潘玉蓮,潘玉蓮的父親是漢族、母親是維吾爾族,從小在新疆生活,早年間又在西藏做過生意。看到很多孩子由于家長下班晚,放學后無人照管,便從1992年開始創辦了這個小課堂。她的“愛心小課堂”不收任何費用,語文、數學、英語……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針對不同年級的孩子,潘玉蓮會講不同的學習內容,她還會用拾荒換來的錢給孩子們買本子、鉛筆、小紅花貼紙等。這27年來,從“愛心小課堂”已走出2000多個孩子。
周廣學攝(人民視覺)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