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人民日報、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網、人民視頻組織攝影專家和報社編輯對當日人民日報刊登的照片進行認真評選。最終,2版《大洋上的“中國航天名片”》的配圖,4版的《做好竹文章 脫貧門路廣》入選今天的“推薦精品”,并作為本周(7月22日至7月28日)的候選作品,將參評7月28日舉行的第30期“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評選。
大洋上的“中國航天名片”(記錄中國)
《人民日報》( 2019年7月28日 2 版)
執行任務時,遠望3號船遭遇冷空氣,為按時到達任務海域,乘風破浪行駛在大洋上。 亓 創攝(影像中國)
26日,遠望5號船工作人員利用晴朗天氣施放信標球。 亓 創 安善福攝(影像中國)
“長江五號發現目標!”“長江五號跟蹤正常!”7月26日11時57分,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起飛約20分鐘后,守候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及時發現目標,對火箭和衛星跟蹤測量,實時準確向國內發送數據,圓滿完成任務。
整個測控過程只持續約10分鐘,可想要在關鍵時刻到達指定測控點為火箭衛星“指引方向”,遠望人要提前數十天奔波海上,更不用提時間更長的任務準備。
這是遠望號船隊自組建以來執行的第182次海上測控任務。此前,他們已圓滿完成全部11次神舟飛船、46次北斗導航衛星等航天器、衛星的海上測控、應急跟蹤等任務,測控成功率100%。
如今,遠望號船隊任務海域分布越來越廣,航渡時間越來越長,任務頻度越來越高,先后143次停靠12個國家15個外港。船隊的蔚藍色航跡,向世界展示中國航天科技的進步發展,成為大洋上的“中國航天名片”。
做好竹文章 脫貧門路廣
(人民日報2019年7 月28日4 版)
7月26日,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上圯鄉竹制品廠,農民在晾曬毛竹半成品。近年來,泰和縣依托毛竹資源豐富的優勢,做“竹”文章,助力脫貧攻堅,引導貧困戶增加毛竹產量,進行精深加工,實現增收脫貧。鄧和平 攝(影像中國)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