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第六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開幕暨長安攝影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長安圖書館舉行。唐壽新攝
8月18日,第六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開幕暨長安攝影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長安圖書館舉行。占有兵攝
8月18日,第六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開幕暨長安攝影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長安圖書館舉行。本次攝影周以“海邊的風景”為主題,包括開展主題展、精品展、學術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全面呈現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歷程及宜居、宜業、宜游的人文風景。當日,長安攝影博物館同時開館,展示了一批珍貴的攝影器材及長安攝影發展軌跡的經典作品及重要時刻的定格影像,以豐富的攝影語言展示不一樣的文化長安、品質長安,夯實長安作為“中國攝影之鄉”的文化基礎。
8月18日,第六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開幕暨長安攝影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長安圖書館舉行。占有兵攝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柳軍,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李樹峰,中國攝協顧問張桐勝,中國女攝影家協會主席呂靜波,《中國藝術報》副社長孟祥寧,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潔軍,《中國攝影家》雜志社社長劉偉,《中國攝影家》雜志社常務副社長陽麗君,《中國攝影報》副總編柴選,《中國攝影家》雜志社運營總監曾星明,著名策展人、中攝協策展委員會委員崔波,以及東道主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長安鎮委書記葉孔新,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陳璽,中國女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東莞市文化館館長黃曉麗,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王旭輝,長安鎮人大主席王志明,本屆長安攝影周藝術總監、東莞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李志良,國家、省、市攝影家協會有關領導,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人、各界人士一起相聚長安,共同見證了這項攝影盛事。李樹峰、陽麗君、王志明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詞。
攝影展聚焦大灣區人文風景
李樹峰致辭。唐壽新 攝
“本屆攝影周是長安鎮與《中國攝影家》雜志共同主辦,《中國攝影家》雜志看重這樣一個文化品牌,愿意為其付出更多努力,使其名氣更大,使其成為全國的文化品牌,”李樹峰在致辭中說。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的一道新風景,它是全球貿易的新平臺,也將是人類的一道風景,本屆攝影周以“海邊的風景”為主題,將來,我們還會以“面向大灣區,看海邊的風景”為主題持續推進,多種形式呈現,開展影像學術積累,進行國際影像文化和藝術比較研究,我相信,通過幾屆的努力,“海邊的風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一定具有更豐富更扎實的內涵,確立起更清晰的外延。
陽麗君致辭。唐壽新 攝
陽麗君在講話中對長安攝影周的舉行表示高度贊賞,她表示長安攝影周“聚焦風景,落腳點在“海邊”,這既響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號召,又見證海邊城市的蓬勃發展;既用影像梳理、歸納、呈現、傳播中國的海洋文明景觀,也推動著中國攝影藝術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王志明致辭。唐壽新 攝
王志明在致辭中表示,第六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作為今年長安鎮文化活動的重頭戲之一,本屆攝影周引入《中國攝影家》雜志社這一國家級的媒體平臺,吸引了150多位國內外著名攝影家參展。攝影周結合國家戰略規劃,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歷程,為我們展示了大灣區多個城市的壯麗影像。希望通過大眾對攝影周的持續關注,從各個角度推進“大灣區”影像文化和影像藝術的研究和學術積累。亦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長安,用手中的鏡頭為時代立像、為人民謳歌,創作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推動長安“文以化人、長樂安寧”文體事業提質增效。
相關展覽介紹請點擊 第六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繼續拓寬風景攝影的邊界
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中),長安鎮委書記葉孔新(右)聽取長安攝影周總監李志良(左)介紹長安攝影歷程。李鄂 攝
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前排左)感謝楊子江(前排右)對東莞藝術事業的大力支持。唐壽新 攝
密集舉行一系列活動 市民可免費觀展
展覽現場。李鄂 攝
展覽現場。李鄂 攝
展覽現場。李鄂 攝
據了解,本屆攝影周由《中國攝影家》雜志社、東莞市攝影家協會、長安鎮宣傳文體局主辦,從8月18日至8月25日,以“海邊的風景”為主題,密集舉辦9個大型展覽、2場名家對話、1個攝影書展、1個主題論壇,并集成1個攝影小集。部分攝影展將延至9月18日,為全省影友和市民奉上一場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在此期間,市民可到長安圖書館免費觀展。
中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豐富的海洋資源,“一帶一路”深遠影響。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動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本屆攝影周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發展背景,致力于提供大灣區建設的人文文本及全球灣區城市群的影像藝術呈現,繼續拓寬風景攝影的邊界,以影像來呈現大灣區的豐富內涵、以學術來探討現代灣區城市群的美學理念,具有時代的文化自覺。主辦方旨在通過幾屆的努力,“風景”和“大灣區”的概念一定能夠具有更豐富、更扎實的內涵,確立起更大和更清晰的外延,同時,用影像梳理、歸納、呈現、傳播中國的海洋文明景觀和東莞長安的美麗。
本屆攝影周藝術總監李志良說,希望通過攝影周的一種倡導,讓我們中國攝影人一起來推動我們整個灣區文化進一步的融合跟發展,我們希望利用攝影周的舉辦來為灣區服務。因為東莞長安本身就在灣區的里面,我們也是“9+2”的其中一個主要城市,所以,我們確實也希望盡一點微薄之力,讓中國攝影人、學者一起推動整個灣區的文化進程。李志良說,今年適逢世界攝影術發明180周年紀,長安攝影周在此表達敬意,并出版了《中國風景40年》,梳理了中國風景攝影史的經典代表作和重大歷史變革的學術理論的碰撞節點,它為中國風景40年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文本。
8月18日,長安攝影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長安圖書館舉行。余海霞 攝
長安攝影博物館開館當天,在一眾來賓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見證下,精心籌建多年的長安攝影博物館也正式開館。該館集中展示了長安攝影發展軌跡、一批珍貴老攝影器材及經典作品,以豐富的攝影語言展現不一樣的文化長安、品質長安。
長安鎮具有深厚的攝影文化底蘊,今年是該鎮榮獲“中國攝影之鄉”稱號十周年。歷史上長安鎮的第一張照片誕生于1912年,系當時孫中山先代故鄉的上沙村民應邀參加廣州舉行的懇親會時所拍。改革開放以來,長安人用相機記錄了一個小鎮的巨變。多年以來,長安攝影人陸續組織策劃了2008年北京王府井大街大型“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攝影展“等一系列重大主題展覽,并連續舉辦六屆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六屆中國長安攝影周,長安攝影周已成為中國攝影和長安文化的一個閃亮文化品牌。
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以“風景”為學術核心,以“風景攝影”主題定位打造,已舉辦五屆,成為國內別具一格的攝影品牌,既推動著東莞·長安對外宣傳和文化發展,也推動著中國攝影藝術發展的繁榮。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