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8日,人民日報、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網、人民視頻組織攝影專家和報社編輯對9月2日至9月8日人民日評選出來的“推薦精品”照片進行認真評選。最終,9月3日2版的《一位塔吊師傅把相機帶上云端,記錄二十年來浦東不斷拔節生長》其中一張照片和9月5日2版《話筒近一些 歌聲亮一點》入選第36期“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作者除獲得人民日報常規稿費外,還將獲得不低于3000元人民幣的稿酬(稿酬以作品計,聯合署名的作者共同分享一筆稿酬),同時,還可按中國攝影家協會之規定獲得申請入會積分。
一位塔吊師傅把相機帶上云端,記錄二十年來——浦東 不斷拔節生長
(人民日報2019年9月3日2版)
攝于上海中心大廈,晚霞中的黃浦江畔。魏根生 攝
1998年8月5日,浦東,上海建工集團塔吊師傅魏根生第一次在高空按下快門,記錄下東方明珠塔“孤單”的身影,468米的高度,在當時的黃浦江畔一枝獨秀。
此后20年間,K11大廈278米、百聯世貿大樓333米、金茂大廈420.5米、環球金融中心492米、上海中心大廈632米……不斷刷新的高度,見證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
上海以平均每兩年一座大橋的速度,相繼建造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如今,20余座隧橋貫通浦東浦西。浦東,也從上海人眼中的“鄉下”,成長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排頭兵。
20年間,塔吊工小魏變成了退休的老魏。這位攝影愛好者手中的鏡頭,始終見證著浦東開放開發的歷史點滴。
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樓,不斷延伸著浦東的天際線,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在訴說著改革的故事。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不斷刷新著城市高度,幾十年了,我參與并見證了國家改革發展建設的偉大歷程。
雖然現在退休了,我還是會在澄澈干凈的“水晶天”來到上海中心大廈拍攝浦東美景,這是我曾經奮斗過的地方。我經常把最新拍到的照片在朋友圈分享,讓親朋好友看到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魏根生
話筒近一些 歌聲亮一點
(人民日報2019年9月5日2版)
9月2日,在陜西西安大雁塔南廣場,小朋友們揮舞國旗,爭先恐后湊近話筒為祖國歌唱。當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活動《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走進古都西安。袁景智 攝
相關閱讀
揭曉 |“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第二十四期“收藏作品”名單
揭曉 |“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第二十五期“收藏作品”名單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