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是鑲嵌在美麗廈門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僑鄉和風景旅游區,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跨島發展戰略思想的先行區和最大受益者。集美區人文底蘊深厚,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已走過百年歷史,聞名遐邇,這里聚集著1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20萬高校師生,人才資源豐富。集美獨特的“一精神三文化”人文基因持續不斷為其發展注入內生動力。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程里,集美發生了翻天巨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集美區大力實施跨島發展戰略和人文集美發展戰略,集美、杏林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集美新城、馬鑾灣新城及軟件園三期等平臺構筑起“產城學人”融合發展的一方福地。集美區現已成為廈門市重要的產業區、文教區、新城區,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也是“全國文化先進區”。
為了推廣與宣傳集美,讓全國人民更加了解集美,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聯合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第二屆“中國·集美”全國攝影大展,熱誠歡迎社會各界攝影工作者和攝影愛好者積極參與、踴躍投稿。
一、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
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
廈門市集美學校委員會
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廈門市杏林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廈門市攝影家協會
集美區攝影家協會
中攝協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廈門全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影像中國網(www.cpdym.com)
二、征集主題
全面征集反映集美區域內有關自然風光、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城鎮變化、人文風俗等題材的攝影作品。
三、截稿時間
2019年12月20日(以收到作品時間為準)
四、入展作品榮譽設置
入展作品100幅(組),稿酬人民幣各600元。
以上均頒發榮譽證書,可按中國攝影家協會之規定累計申請入會積分。
本活動入展作品稿酬由廈門全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向入展作者進行給付,并代繳代扣個人所得稅,每位作者僅限1作品入展。
五、征稿細則
1.投稿作品須在集美區域內拍攝,不限題材,彩色、黑白作品均可,須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向上。每位投稿者最多可投10幅作品,單幅、組照均可(應由6-10張單幅圖片組成,并附文字說明),組照按1件計算。
2.鼓勵新作參評,不排除用藝術手段進行創作的作品,但不得對原始圖像進行任何足以影響對其真實性判斷的改動。
3.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的整體及局部均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投稿者應承擔由其稿件及投稿行為所引發的一切后果與責任。
4.評委會對來稿進行評選,擬入選作品將在互聯網上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5.作品入展后,主辦單位將統一調取作品原數據文件,用于展覽和畫冊制作。作者請務必將數碼拍攝的數字文件(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底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主辦單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入展資格。
6. 本次攝影大展活動不收投稿費,不退稿。
7. 對于所有入選作品,主辦、承辦方有權在著作權存續期內,以復制、發行、展覽、放映、信息網絡傳播等方式用于與主辦方宣傳相關的展示,并不再支付稿酬。
8. 投稿者均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條規定。
9. 作品入展結果將在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中國網上刊登、公告。
10. 本征稿啟事解釋權屬于主辦單位。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定。
六、投稿須知
本次大展通過以下平臺征集作品,請選擇其中一種方式投稿,重復投稿視為無效:
1.影像中國網:
登錄影像中國網www.cpdym.com點擊【我要參展】進入第二屆“中國·集美”全國攝影大展影展專區(點擊投稿)注冊并上傳;投稿作品應為jpg格式,圖片統一調整為長邊1000像素,且圖片大小不超過2M。
咨詢電話:010-65598095
2.開問網:
登錄開問網(Web、APP、小程序均有),搜索“第二屆中國集美”,在本影展主頁上報名、投稿;投稿作品須含圖片,單張照片長邊需大于1000像素,大小不超過10M。
3.電子郵箱:
投稿作品應為jpg格式,圖片統一調整為長邊1000像素,且圖片大小不超過2M;作品名稱請以“姓名+《作品名稱》+手機”命名。
收稿郵箱:xmshexie@163.com,聯系人:鄧愛紅,電話:0592-6103506。
《集美新城》楊景初 攝
《集美新城之晨》 楊景初 攝
《龍舟池畔》楊景初 攝
《綠色生態新城》林志杰 攝
《美景入畫》曾阿論 攝
《心歸處》陳呈 攝
《園博苑》 林素玲 攝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