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時代光影?致敬母親”影像巡展在江蘇大劇院美術館首展。(圖源:中國攝協影像中國網)
“這是最讓我最感動的一個影像展,它讓我無數次想起我的母親。”11月21日,“時代光影?致敬母親”影像巡展在江蘇大劇院美術館首展,用300幅照片向母愛致敬。觀展的現場觀眾無不動容,不少人甚至觸景生情而感動落淚。
作為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之一,本次展覽分為“影像誕生之初的母親”、“母親的乳汁,滋養了中國革命”、“母親走出家門,建設新中國”、“改革開放,母親走進新時代”、“特邀作品單元”、“獨立視覺單元”等6個單元,展出知名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拍攝的作品及珍貴的歷史老照片共計300幅。從婦女解放運動勇敢抗爭,到中國革命的特殊時期英勇支前,再到新時代浪潮下追求夢想,展覽用新舊照片,在歷史與未來的“對話”中,集中呈現“母親”的豐富情感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山東女子學院黨委書記郭翠芬致辭。
“因為母親對兒女的撫育與培養,她們成為家風的實際傳承者,在推動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否認的獨特作用。”山東女子學院黨委書記郭翠芬在開幕致辭中講到,本次影像展,也是通過這些著眼細微、以小見大的畫面,展示中國婦女發展進步的影像脈絡,讓更多人因為看見而感動,因為感動而聯想,因為聯想而更加感激——感激給予我們生命的母親,也感激給我們幸福生活的祖國母親。最終,這些感激將激勵我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描繪“中國夢”的洪流中。
展覽現場。(圖源:中國攝協影像中國網)
山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山東畫報》社總編輯谷永威致辭。
山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山東畫報》社總編輯谷永威也表示,“時代光影 致敬母親”影像巡展以“時代”和“母親”兩大關鍵詞為核心,記錄時代變遷中的女性形象演變,是“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四力”實踐。
開幕式上,項目策展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瑞青淚灑現場,他說起自己母親的樸實與偉大,講述了沂蒙紅嫂的感人故事,他表示,有些照片可能有些模糊了,但這模糊背后是溫情的清晰的大愛,這些照片中沉淀的記憶,用視覺的沖擊,喚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鳴,也喚起了對今天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遙宣布巡展開幕。
本次展覽受到江蘇當地相關部門及機構的大力支持和熱情歡迎。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遙宣布巡展開幕,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湯天明致辭表示歡迎,并希望借此契機加強兩地文化交流合作。
開幕式后,學術研討會同期舉辦。
開幕式后,學術研討會同期舉辦。參展嘉賓和專家學者就攝影藝術創作、國際傳播交流推廣、性別文化和地方文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本次影像巡展是由山東女子學院、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大眾網、山東畫報社共同主辦。該項目以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公益性巡回展覽的方式,梳理了近百年來以“母親”為標簽之一的中國女性在時代變遷中的角色與形象演變,聚焦建國后中國女性(母親)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感人瞬間,首展將在南京持續展出至11月25日。12月開始,展覽陸續將在威海、烏魯木齊、濟南、臨沂、北京等地巡展,歷時兩年。期間,該項目,將通過公益展覽和研討、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創新展覽方式,突出思想導引價值,實現藝術感染特性,促進交流平臺建設,深化專業影響力度。
11月21日,“時代光影?致敬母親”影像巡展在江蘇大劇院美術館首展。
11月21日,“時代光影?致敬母親”影像巡展在江蘇大劇院美術館首展。
展覽現場。(圖源:中國攝協影像中國網)
展覽現場。(圖源:中國攝協影像中國網)
山東省人社廳原副廳長姜清海,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何長青,山東省攝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賈虹荀,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原常務副主席田鳳仙,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大眾報業集團培訓委總監、高級記者逄春階,山東省女攝影家協會主席李霞,江蘇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監督處主任奚社艷以及相關主辦方負責人參加了開幕式。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本文配圖除署名外,由劉歡、李堯、賈永帥提供
相關閱讀請點擊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