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學員合影
12月24日至26日,中國攝影家協會全國基層攝影組織暨新攝影群體培訓在福建省莆田市舉辦。
這是今年中國文聯、中國攝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攝影界首次以基層攝影組織、新攝影群體工作為專題舉辦的重要活動。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攝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攝協,解放軍和各全國性產(行)業攝協,部分地市、縣級攝協的主要負責人以及來自各地的新攝影群體代表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國文聯黨組書記李屹在全國基層文聯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總結交流基層攝協工作經驗,統一提升思想認識,研討工作舉措,切實提高基層攝協建設水平和新攝影群體工作能力,為開創新時代攝協工作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做輔導報告,從基層攝協建設和新攝影群體工作兩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他表示,一直以來,基層攝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地方黨委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社會主義攝影事業發展新要求,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效果明顯,服務群眾作用突出,工作思路舉措不斷創新,團結凝聚了大量基層攝影人才。在長期實踐中,基層攝協也積累了寶貴經驗。就加強和改進基層攝協建設,鄭更生提出了3個方面14點意見。他指出,應加強和改進基層攝協組織建設、會員服務和管理、攝影活動管理。在加強和改進基層攝協組織建設方面,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導向引領,加強攝影陣地建設,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在加強和改進基層攝攝協會員服務和管理方面,要建立臺賬工作機制,建立會員電子臺賬,及時更新會員信息,要優化會員隊伍結構,要為會員搭建服務平臺,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要加強攝影維權。
鄭更生表示,新攝影群體日益呈現出規模、數量日益增長,發展迅速,發展模式多樣,不同地方差異明顯,當地攝協大力支持等特點。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新攝影群體團結、服務、聯絡工作,他提出了5點意見:應加強對新攝影群體的思想政治引導,為新攝影群體提供專業培訓,暢通與新攝影群體的溝通渠道,為新攝影群體提供展覽展示平臺和更好的服務保障。
中國攝協副主席楊越巒、潘朝陽,中共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書記林韶雯,莆田市文聯副主席張煌,中共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潘琳等出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高琴主持。
本次培訓課程包括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常務副院長傅亦軒主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景向輝主講的《以新思想為統領,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楊越巒主講《從心出發,與民同行》及現場教學內容。3場專家培訓和3場現場教學,拓展了學員的思路,也豐富了學習內容。讓學員在短暫的時間內,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果。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王哲、安徽省黟縣攝影家協會主席胡國權、浙江省安吉縣攝影家協會主席秦盱豐、云南省曲靖供電公司趙萬波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趙萬波、福建省莆田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馬金焰等基層攝協組織和新攝影群體的代表,在培訓期間圍繞基層攝協工作實際,介紹了好經驗、好做法。
與會者還圍繞進一步貫徹落實本次培訓精神、加強和改進基層攝協工作;發揮基層攝協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基層群眾中的作用;延伸手臂、創新方式,發揮基層攝協在團結引領攝影工作者,特別是新攝影群體工作中的作用;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加強基層攝協組織建設;對中國攝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話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與會者普遍為此次培訓“叫好”。大家認為,此次培訓對基層攝協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國攝協團結協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奉獻,體現了擔當和責任;對于基層攝協和新攝影群體再一次明確了定義,提出的具體實施舉措和對策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攝協的凝聚力,讓攝影人頗感振奮。
與會者同時提出,基層攝影組織工作還存在重視不夠、缺乏深入研究和有力指導支持、會員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足、工作和活動方式單一、進取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強、干部隊伍的能力素質需進一步提高等現狀。新攝影群體工作中存在思想認識不足、相關政策法規滯后、信息不對稱、大量新攝影群體人員未納入聯系范圍、團結引領度有限、缺乏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抓手、新攝影群體本身造血功能不足、自我發展存在一定盲區和痛點等問題。針對以上情況,大家希望中國攝協加強頂層設計,提供更多扶持,為基層攝協和新攝影群體量體裁衣,把培訓手臂更多延伸到基層,建立對話機制,加強引導互動,為基層攝協組織和新攝影群體提供更多溝通和交流的平臺。
已經擔任基層攝協負責人20余年的馬金焰說,只有基層攝影人的素質普遍提高,攝影隊伍才會更強大。
廣東省仁化縣攝影家協會主席謝錦樹認為,這次培訓對于基層攝影組織來說非常及時和給力,基層攝影組織發展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領頭羊”作用,只有基層攝協班子起好帶頭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攝影隊伍建設。
新文藝群體是文藝領域的有生力量,是黨的文藝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由民營資本主導或民間人士自發組織的營利或非營利性攝影文化機構,及在此類機構中從業或從事自由職業的攝影工作者。今年以來中國攝協對新攝影群體工作進行了廣泛調研,無論處于東南沿海、經濟發達,攝影等文藝活動興盛的地區,還是處于西部、經濟欠發達,攝影等文藝活動氛圍相對較弱的地區,各地攝影家協會都對新攝影群體給予大力支持,在評獎推優、學習培訓、入會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機會。
作為新攝影群體中的一員,浙江臺州尚圖坊影像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藝術顧問、策展人郭宬表示,中國攝協的關注和重視是對近年來新攝影群體工作的重要肯定,新攝影群體從中受益良多,同時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協會組織的建設和長遠發展。
成都森映影像私塾教育圖片總監甘良均說,成都的當代影像近年來發展迅速,影響了一大批攝影從業者和攝影愛好者。此次培訓為新攝影群體搭建了新的交流平臺,也為這些從業者提供了更多展示溝通的樣本。
為了籌備辦好這次活動,中國攝協進行了前期專題調研,深入到一些基層攝協了解掌握有關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并專門下發通知,征集各地基層攝協建設的經驗材料,進行認真研究梳理,總結提煉各地攝協好的做法,將收集到的56篇經驗材料集結成冊,為參會學員提供借鑒。
本次培訓是關于全國基層攝影組織暨新攝影群體的專項培訓,旨在明確方向、明確思想、明確任務。中國攝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首次從理論角度加以梳理,認真分析了這兩個方面的發展狀況、發揮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會者充分認識到基層攝協和新攝影群體是中國攝影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肯定了基層攝影組織在團結凝聚攝影人才、服務群眾、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明確了團結引領新攝影群體的工作方法與基本要求。與會者一致表示將認真傳達和貫徹此次培訓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充分樹立有為才有位的意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注重互聯網思維,延伸工作手臂,不斷提升攝影工作的向心力、吸引力、影響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發揮影像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積極作用。
記者/張曉寅
攝影/林震揚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