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不斷有高僧在中國尋找山林,修建寺廟道場,一直延續(xù)至今。
中國的佛教名山不啻成百上千,俗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選擇名山修習是一個方面,而他們一旦住山,便從此成為此山的義務護林員、育林員,而且將文化引進山林,形成人文景觀 ,從而擴大、升華了這座名山的內涵。寺于山得其所,山以寺而揚其名 ,純自然之名山變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雙美之名山。
為促進佛教名山風景名勝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傳承和弘揚我國風景名勝區(qū)博大精深的佛教名山文化,搭建佛教名山風景名勝區(qū)互促互鑒、合作共贏的交流平臺,加大佛教名山的整體宣傳力度,倡導佛教名山風景名勝區(qū)聯(lián)合開展宣傳推介活動,中國風景名勝區(qū)協(xié)會聯(lián)合中國攝影報社、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普陀山杯”中國佛教名山攝影作品展,歡迎廣大攝影家、攝影愛好者、風景名勝區(qū)工作者積極參與,踴躍投稿。
主辦單位:中國風景名勝區(qū)協(xié)會、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委員會、中國攝影報社
官方網站:詮攝匯網(dz.cppfoto.com)
戰(zhàn)略合作媒體:人民網圖片頻道、騰訊網圖片頻道、新浪圖片、搜狐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影像中國網、中國網圖片中心、中國新聞圖片網、中國報協(xié)網、未來網、米拍網
征集推廣平臺:手機影像APP、千途APP
征集內容:
全面征集中國佛教名山聯(lián)盟風景名勝區(qū)內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古跡建筑、佛教文化等內容的攝影作品。(中國佛教名山聯(lián)盟名單詳見詮攝匯網“普陀山杯”中國佛教名山攝影作品展專區(qū))
征集時間:
2020年1月至6月30日(投稿須在此期間送達)
入展作品榮譽設置及稿酬:
入展作品50幅,稿酬各人民幣800元。
以上均頒發(fā)榮譽證書,可按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之規(guī)定累積入會申請積分。入展作品稿酬由中國風景名勝區(qū)協(xié)會向入展投稿者給付。
征稿細則:
1.廣大攝影人均可投稿 (投稿數量不限)。
2.作品創(chuàng)作時間不限(鼓勵新人、新作),彩色、黑白不限,謝絕組照。
3.作品必須反映中國佛教名山聯(lián)盟所列景區(qū)內的內容,并能指明具體拍攝地點。對于拍攝地域存疑的作品,投稿者應與主辦方委托的律師共赴拍攝地,經勘察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范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主辦方承擔;經勘察無法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范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投稿者承擔;投稿者未配合勘察的,其作品的入展資格將予直接取消。
4.主辦單位將統(tǒng)一調取作品的大尺寸數字文件(JPG最高格式壓縮文件建議不低于5MB,須含完整的exif數據)。請投稿者務必于接到通知后將大尺寸數字文件(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底片)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向主辦單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資格。
5. 該展實行作品公示制度,擬入展作品將在該展官方網站——詮攝匯網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并在此期間接受社會監(jiān)督。公示期滿后,中國攝影報將刊登入展作品精選、詮攝匯網將公布入展名單。
6.主辦、承辦單位有權在著作權存續(xù)期內,以復制、發(fā)行、展覽、放映、信息網絡傳播、匯編等方式使用入展作品,并可不再支付報酬。
主辦、承辦單位有權在與本次活動有關的線上線下等渠道的宣傳、報道、展示中無償使用投稿作品,該等使用不意味著作品入選或擬入選。
7.禁止該展的評委及其近親屬投稿,一經發(fā)現(xiàn)隨時取消一切資格。
8.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的整體及組成部分均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
9.對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fā)現(xiàn)將立即取消入展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
10.不符合本征稿啟事規(guī)定的,不能參選;已入展的,將予取消資格;主辦單位有權收回作品稿酬、榮譽證書等,并可在媒體上通報。
11.該展不收參加費,不退稿,且不退存儲介質。投稿作品在郵寄、發(fā)送過程中損毀、滅失或遲到、未到的,相關損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12.本征稿啟事解釋權屬于主辦單位。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guī)定。
作品評選
由主辦單位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評選。
投稿須知
1.網絡投稿:投稿者須在詮攝匯網“參展”專區(qū)(dz.cppfoto.com)“普陀山杯”中國佛教名山攝影作品展中注冊,并按要求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主辦單位保證不公開或泄露投稿個人非公開信息。投稿作品為JPG格式,圖片統(tǒng)一處理為長邊600-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以內。工作人員將對投稿作品進行初步審核,符合要求的作品將呈現(xiàn)于大展官方網站(詮攝匯網)的作品列表中。
2.光盤、U盤投稿:
光盤、U盤包裝盒上注明該作品征集的名稱,每幅作品文件名處注明作品標題,同時提供作者資料及作品信息(word文檔)。投稿作品為JPG格式,圖片統(tǒng)一處理為長邊600-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以內。無相關資料的投稿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評資格。
投稿作品以光盤(CD-R或DVD-R)、U盤存儲形式郵寄至:北京市東城區(qū)東四十二條48號中國攝影報社活動部“普陀山杯”中國佛教名山攝影作品展辦公室(100007)
聯(lián)系人:張曉婁 電話:010—67014849
3.網絡及光盤、U盤投稿不得重復。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lián)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