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會提出索尼的菜單內容細分太多,不好找。其實只要懂得設置菜單秘籍,你的拍攝效率將大大提升。
一、fn鍵、設置自定義菜單和收藏菜單
索尼的菜單內容很多,分得很細,功能設置豐富,但如果每次調整都要進入主菜單選擇,效率不高,因此要懂得活用fn、自定義鍵和收藏菜單。
1.fn鍵
fn鍵就是簡化菜單鍵。日常經常操作的功能設置都在fn鍵,比如連拍、對焦選擇、白平衡、閃光燈、曝光補償等,都可以通過fn一鍵進入簡化菜單欄,基本滿足普通操作。但是如果需要更深度和更直接的選擇,可以設置c1、c2、c3和c4的自定義鍵和收藏菜單。
2.根據個人習慣合理設置c1、c2、c3和c4的自定義鍵。
因為主菜單顯示有限,要一鍵進入習慣所需功能,可以通c1、c2、c3和c4設置達成。我習慣是,c1設置為存儲的固定參數項,適應某些場景迅速切換。c2設置為放大對焦,方便使用手動鏡頭時結合峰值對焦應用,同時利于拍攝視頻時手動檢查合焦情況。c3設置為選擇對焦模式af-s、af-a、af-c、dmf和mf,便于適用不同拍攝主體迅速切對焦模式。c4設置為白平衡選項,我一直都是使用手動白平衡調整k值,這樣可以準確獲得需要的色彩風格,尤其是拍攝舞臺宴會等,光線變化大,需要迅速設置白平衡適應環境色溫。
3.收藏菜單
當fn鍵和自定義鍵都無法滿足對菜單的精準操控時,收藏菜單欄就非常必要了。收藏菜單欄相當于個性化的主菜單,可以根據你的使用習慣,分別設置菜單功能的先后級排序和頁面,完全就是自助選擇,設置好后不需要進入原主菜單翻頁查找,一步到位。
完成以上設置后,屬于個人的菜單系統完成。
二、索尼最靠譜的對焦設置
每一種的對焦模式都代表著某個場景的最佳適用,但礙于操作拍攝時不可能在關鍵時刻瞬時各種調整對焦模式,設置常規應用最優的對焦模式組合是非常必要。索尼的對焦模式組合由對焦模式+對焦區域+特別模式組成。對焦模式有af-s、af-a、af-c、dmf和mf,對焦區域有廣域、區、中間、自由點、擴展自由點、跟蹤-擴展自由點。根據實戰經驗,對焦模式選擇af-c,對焦區域選擇擴展自由點,這個組合的對焦是最靠譜的。如果拍攝動態運動照片,對焦區域可以選擇跟蹤-擴展自由點。另外,拍攝人像類的可以加入面部或眼部對焦。
三、轉盤與iso的設置
光圈、快門和iso組成了數碼相機的曝光組合。在弱光拍攝,當設置為最大光圈依然無法獲得安全快門速度時,可以通過調整iso獲得可用的快門速度。但無論是進入fn鍵設置還是已經設置為自定義鍵,調整iso都需要1+調整參數兩步完成,實際相對效率較低。當把轉盤設置可調iso時,只需要轉動轉盤,即可調整iso,非常方便。
另外,在需要光圈和快門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把iso設置為自動iso,這時iso值會隨著實際環境光線的變化自動調整。
四、raw和jpg,未壓縮和已壓縮
1.raw和jpg
raw格式對于專業攝影師來講是必須的,raw本身不是照片格式,而是數據包,通過解碼應用到修圖軟件上,利于后期處理的寬度和深度,比如一些極端的死黑暗部和高光亮部,大部分都可以通過raw格式的后期處理找回細節,另外raw格式更有利于在后期調整白平衡色溫時得到更準確的數值。而jpg是一種圖片格式,雖然相機直出但已套用了相機本身的色彩管理設置,相當于膠片時代的反轉片,后期處理的空間非常小了,尤其是色彩的處理上。
那么,拍攝時到底是選raw還是jpg?
日常拍攝,建議jpg就足夠了,如果涉及到極端環境,才適用raw,因raw的文件很大,對存儲和后期運算帶來壓力,尤其是如果后期還需要批處理的,對電腦的性能要求更高,因此,非特殊環境,不建議設置raw模式拍攝。
另外,如果是職業攝影師的,為了方便拍攝后存儲備份和不用轉換格式提交原片給客戶,可以選擇raw+jpg(交客戶)的格式拍攝。
2.未壓縮和已壓縮
索尼早期微單只有已壓縮選項,現在3代和4代機器都有未壓縮和已壓縮選項。根據我們的經驗,99.9%的情況適用于已壓縮,同上一樣,為了減低存儲和后期運算的壓力,建議選用已壓縮即可。
五、實時取景顯示的設置
實時取景顯示設置有利于我們通過lcd和evf獲得所見即所得效果,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狀態設置為“開”,但是在兩種情況需要設置為“關”:一是弱光或者黑暗的場景,實時取景是相機真實參數所致所見所得的效果無法全面觀察實際環境情況,極端情況下甚至無法完成拍攝;二是影棚使用閃光燈時,造型燈多數較弱,室內光線也無法滿足實際觀察,設置的相機參數為閃光燈觸發的瞬間曝光值,多為小光圈低快門。
這時只要把實時取景顯示設置為“關”,相機的lcd和evf顯示效果會增亮,但只是模擬效果,不會改變相機設置的曝光快門等參數,便于觀察拍攝。
總結:
綜上所述,索尼相機的菜單細分細項很多,但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和拍攝方向都不一樣,活用以上五點,設置你的個性化菜單,可以讓你快速操作相機,提高攝影的效率。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