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獲悉,最新數據顯示,5月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同比減少了72.6%,在北京的一家攝影器材城里,從業20年的店長耿香蓮告訴記者,如今能來攝影器材城消費的人主要是多年的老客戶,即使是攝影發燒友,購買力也在下降。
這主要是因為:
①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減少了旅行和聚會,相機的使用頻率被大大壓縮。
②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的攝影功能不斷增強,已經能滿足普通消費者的日常需求。
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數碼相機出貨量從2010年后不斷走低。到2019年,全球數碼相機的出貨量為1521萬臺,僅為2010年的13%。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數碼相機市場已進入發展拐點,今后大規模的并購重組、改弦更張或將越來越常見。在日本,包括索尼、佳能等知名相機廠商都在順勢而動,設法豐富自身的盈利方式。同時,面對困境,佳能依托自身在光學傳感與紅外成像技術上的優勢,進軍遠程監控市場。
針對未來相機的發展,有業內人士表示,相機“千機一面”的時代或將成為過去,包括運動相機、vlog專用相機等能滿足消費者新需求產品,才是數碼相機產業的新增長點。
調查顯示,便攜性成為相機的決定性購買因素。有消費者表示:“相機的便攜性特別重要,首先得方便,不方便的話,又沉又重,你出門可能就不想帶它了。”此外,相機正在朝著性能高端化,功能個性化方面發展。
數據顯示,在新產品的帶動下,富士和索尼等傳統相機品牌,在6月均實現銷量的觸底反彈。富士膠片(中國)副總裁表示,無反相機的體積相比單反大概減少了20%、25%,如果性能參數都一樣,能夠更加輕便化小型化的話,這是用戶非常樂于接受的。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