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對于萬物與人類都是至關重要的,攝影是專門用來記錄光線的技術與藝術形式,記錄了光線,也就將時空某個瞬間記錄成永恒,而被記錄下的時間畫面,也就可以永遠的呈現在影像作者及觀者眼前。光線是令人類癡迷的.....繪畫、攝影......迷人的光線是一部作品重要的靈魂之一。
![image001.png image001.png](/uploads/202008/20/1597926627782667.png)
自然光線變化萬千,晨光破曉與晚霞垂暮最令人癡醉,許多偉大藝術作品均運用了此時的光線。 ![image003.jpg image003.jpg](/uploads/202008/20/1597926640701671.jpg)
印象畫派始于莫奈的《印象·日出》, 莫奈運用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其作品沒有明確的陰影,也沒有傳統的清晰輪廓線,更重要的是色彩運用更為細膩,在實踐中探索著色彩與光線的藝術表達。 ![image007.jpg image007.jpg](/uploads/202008/20/1597926663478765.jpg)
手機早已不是簡單的通訊工具,它的外形、外觀色彩也朝著更藝術的角度去發展,雖然手機是大眾品,但這就是人們向往美的一種方向體現。這幾幅創拍作品,巧妙的將印象畫派風格與vivo S7產品的“莫奈漫彩“配色相結合,呈現了一種印象派的幻彩、朦朧、抽象之美。
![image011.jpg image011.jpg](/uploads/202008/20/1597926683540484.jpg)
vivo S7莫奈漫彩所采用的萬向混彩工藝,呈現的是“一視角一色彩”的印象風格,這種風格與莫奈的《印象·日出》有幾許神似。而破曉時分也是“一視角一色彩”的夢幻。因為破曉的光線溫柔、溫暖,讓人們心里是暖的。畫面中,手機融入在自然的破曉光線下,此時,手機真的不再是簡單的通訊工具,它已經成為使用者審美的一種延申、美好情緒的表達。這部手機不僅僅能幫助使用者完成通訊、拍攝、看劇......“破曉”中的手機也如印象畫派一樣——幻彩、朦朧、抽象之美。
![image013.jpg image013.jpg](/uploads/202008/20/1597926700296767.jpg)
作為觀者,這幾幅作品不僅讓我想到了印象畫派,也想到了攝影色彩大師Haas,相比同期的一些對抗、社會批判風格,Haas更象是一位抒情詩人,追求一種攝影如手繪的效果,他利用諸如柔和的焦點,選擇性的景深與過度曝光等影像效果來講述他的照片故事,他的彩色攝影作品更是如詩詞一樣有想象的韻味。晨光破曉中的“莫奈漫彩”也如一首色彩詩歌呈現在你我面前。![image017.jpg image017.jpg](/uploads/202008/20/1597926720904008.jpg)
莫奈漫彩:
該配色采用萬向混彩的質感,結合工藝制造呈現出“一視角一色彩”的“莫奈漫彩”配色,宛若畫家莫奈筆繪下的油畫對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
![image019.jpg image019.jpg](/uploads/202008/20/1597926743185781.jpg)
“莫奈漫彩”配色上的珍貴寶石的暈彩效應:通過航空級的鍍膜環境,將礦石還原成分子級的微粒,層層沉積在納米級機加工紋理上,每一層微粒堆積而成的膜層的厚度達到了納米級的精細度,力求還原最純正的自然色彩,達到珍貴寶石級別的暈彩效果。采用的納米級紋理機加工技術對于整個后背的光路紋理進行層增強,進而讓電池蓋光線的漫反射立體又細膩透亮。在“莫奈漫彩”配色上呈現由左至右橫向漸變的同時也呈現縱向的景深感。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http://www.cpdym.com/uploads/201705/24/14956099369369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