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 新聞通氣會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召開?!氨本﹪H攝影周2020”將于 2020 年 9 月 27 日至 2021 年 1 月 31 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北京國際攝影周以“影像:穿越現實”為學術主題,“抗疫·脫貧”“一帶一路”為內容主題。
新聞通氣會現場。
本屆攝影周以立足首都、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為目標,堅持開放的國際交流宗旨和一貫的學術創新理念,充分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吸引、匯集了眾多國內外權威攝影組織、攝影周節賽組織和世界著名攝影家、策展人的參與,得到國內外攝影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
北京國際攝影周新聞發言人王惠介紹本屆亮點。
今年的北京國際攝影周將結合全國人民“決勝脫貧奔小康”和“齊心抗疫”兩大主題,圍繞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戰略定位,呈現出以下四大亮點:
亮點一
打造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
形成廣場文化新亮點,
突出長安街重要文化地標,
推出凸顯最美市民廣場的“城市文化客廳”
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 將從往屆的集中展覽向常態化展覽轉變。以中華世紀壇南廣場作為主展場,2020年將采用專題輪換的形式進行展覽,精彩的攝影專題展結合世紀壇廣場的空間優勢,將打造出更具參與性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間,逐步在新時代背景下,展現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風貌和文化品味。高水平、正能量的攝影專題展,將成為公眾進行審美教育的公共課堂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陣地;成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并有助于市民文化素養的提升。
新聞通氣會現場。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的攝影藝術與文化廣場的有機結合,是首都的文化風貌和景觀特色強強聯合,將形成廣場文化的新亮點,也將進一步完善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將廣場展覽作為對即將到來的國慶節獻禮,助力長安街沿線營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國慶氣氛,為人民群眾提供“十一黃金周”打卡熱點,為拉動首都夜經濟內需做貢獻。
亮點二
聚焦“線上+線下”,
以場景帶動文化科技融合與影像藝術跨界發展新模式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以全新形態的2.5D云展覽技術系統,突破線下展覽“搬”到線上的傳統模式,整合策展人前期進入云系統,實現“云策展”“云布展”“云觀展”“云頒獎”等多項功能,打造真正的“云展覽”一體化服務體系,實現智慧化會展新模式。
目前中華世紀壇正在打造的影像藝術空間,將成為第一個投入實際應用的藝術文化場景,通過多通道的投影融合技術將畫面投射到多面的投影幕上,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項目探索藝術與技術融合創新的多種可能性,通過科技手段將影像作品更加豐富完美地呈現,體現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形式。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將以影像空間為溝通媒介,整合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中國圖片集團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專業優勢和資源稟賦,探索形成國內各地攝影專題展展示、推介、交流、交易創新模式。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論壇活動由主題論壇、展覽平行論壇、影像創作研究、政策研究室和影像之夜共五個單元的二十余場論壇組成,圍繞學術主題,凸顯學術性、專業性、藝術性和普及性,旨在推動攝影學術建設、促進產業發展,普及藝術教育。并將全力打造“影像云論壇”,通過多平臺的云直播等技術手段,與全國近百城市聯動,建立轉播教室,讓攝影藝術走進大眾,走進生活。
攝影周將邀請知名攝影策展人、攝影周節藝術總監、攝影機構代表、攝影理論家、評論家、知名攝影家等專家學者參與各個單元主題活動。同時計劃在2021年元旦前夜舉辦“影像之夜”活動,將近年來的優秀精彩影像作品以視頻專輯方式匯聚展映,以饗影迷。
亮點三
搭建國際攝影周節的雙向交流推介平臺,
建設高端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平臺,
構建新型的攝影文化國際交往機制,
助力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
作為首都唯一的大型攝影類文化活動,北京國際攝影周經過七年持續舉辦,在活動規模、參展展覽、展覽場地、國內外參觀人數等量化指標方面均呈現大幅上升態勢,已成為能夠引領并影響全國的攝影文化品牌活動?;顒訑盗亢鸵幠5目焖僭鲩L,使得北京國際攝影周迅速得到了國內外攝影藝術業界的高度認可,并獲得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的官方認證。
組委會自2016年開始打造“攝影節的攝影節”品牌概念。項目邀請國內外知名攝影周(節)在京舉辦專題推介展,對方也在活動舉辦期間,對北京國際攝影周進行推介。“攝影節的攝影節”版塊充分發揮首都區位優勢,至今已累計推介國內外攝影周(節)39個,涵蓋瑞士、法國、澳大利亞、土耳其、荷蘭、德國、新西蘭等國家。同時,北京國際攝影周也走進了西班牙、烏克蘭、巴西、斯里蘭卡等國家攝影周(節)。北京國際攝影周2021將重點推進“攝影節的攝影節”、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一帶一路”世界自然遺產攝影展、百年第一街等品牌項目,搭建攝影文化國際對話平臺,匯聚中外優質攝影資源,增強中國攝影藝術在國際攝影藝術領域的影響力,努力成為全球影像藝術發展新的策源地、風向標。
亮點四
充分發揮影像藝術的綜合優勢,
形成影像敘事體系與傳播體系。
打造國家敘事的影像視角、
民生向善的影像視角、
國際交往的影像身份視角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充分發揮項目的區位優勢,通過多視角、多維度、多參與人群的系列主題展覽,向大眾宣傳國家形象,增強人民自信,凝心聚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全面展現我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精準脫貧攻堅戰上所取得的成績,成為代表中國攝影藝術在國家形象宣傳方面的主要陣地和重要渠道。
新聞通氣會媒體問答環節。
“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是全國第一個全面記錄人民抗疫歷程的大型攝影展覽,分別從大眾百姓視角、醫護工作視角和專業攝影人視角記錄中華民族在抗擊疫情時展現出的共克時艱與眾志成城的精神。脫貧攻堅展覽版塊通過專業攝影師鏡頭深度關注脫貧攻堅工作的細節,重點關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異地扶貧搬遷、生態扶貧、教育脫貧、健康扶貧、文化扶貧等幫扶舉措和成果,以及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定點扶貧、社會力量對脫貧工作的參與支持等方面內容。
近年來,汽車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動消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車文化影像版塊以人、車、生活為紐帶,將繼續廣泛聯動汽車行業各版塊單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汽車工業與攝影藝術緊密相連,帶動、集結汽車行業優秀攝影師及其攝影作品,記錄與講述中國汽車工業、汽車文化與汽車生活的發展。2020“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活動暨“攻堅“題材手機攝影公益大展通過向群眾征集手機隨手拍,展示百姓日常生活百態的形式,充分調動群眾對攝影的積極性,以百姓視角講述百姓故事,搭建屬于老百姓自己的攝影平臺。展覽向社會公眾傳達正能量,以新型攝影講好“中國故事”,并利用中國通信攝影協會的行業優勢,征集通信行業內數十家央企國企基層員工反映企業文化及行業日常的照片,以影像方式講述國企在建設小康社會任務中的重要責任擔當。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將與人民日報人民文旅以融媒體平臺為主要宣傳陣地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人民美好生活”品牌,面向全國發起線上線下系列征集及展陳活動,全面展示中央及各地政府、企業、群眾在“小康社會”命題下,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向祖國匯報小康成績單。同時攝影周將與“快手”合作,從多渠道、多手段帶來更貼近大眾的直播、短視頻,豐富百姓線上精神文化生活。
“北京國際攝影周”自2013年舉辦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項目持續圍繞“四個平臺”的建設開展,一是通過策劃一系列緊貼時政熱點的專題攝影展,搭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展示與傳播平臺;二是通過攝影這一全人類通用的世界語言,搭建國際攝影周節的雙向交流推介平臺;三是搭建攝影藝術與最新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融合實驗創新平臺;四是搭建以專題攝影展為主體內容的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平臺。北京國際攝影周通過這四個平臺的建設,以影像藝術為基礎,通過攝影專題展樹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聯動中國與世界對話,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對中國影像文化發展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本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中國圖片集團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女攝影家協會、中國通信攝影協會協辦,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北京國際藝苑攝影基金會負責執行。
本文攝影:王猛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