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徐曉剛 攝
正值北京秋高氣爽之際,10月16日上午,“晴朗的天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新生活主題攝影展覽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展覽館開幕。該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承辦。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黨組成員張雁彬,中央宣傳部人權事務局局長魯廣錦等領導和嘉賓參觀展覽。陳黎明 攝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黨組成員張雁彬,中央宣傳部人權事務局局長魯廣錦,中國攝協主席李舸,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高琴,中國文聯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機關各部室、各直屬單位負責人,中國攝協在京主席團成員、團體會員負責人、部分參與采風創作的攝影家、在京會員以及有關媒體出席開幕式。魯廣錦和李舸拉動紅綢,展現出四川省阿壩州鄉村小學師生在國旗下的合影,為展覽啟幕,以這種特有的形式曬出幸福、曬出未來,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鄭更生主持開幕儀式。
中央宣傳部人權事務局局長魯廣錦(左)和中國攝協主席李舸拉動紅綢,為展覽啟幕。曹旭 攝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黨組成員張雁彬,中央宣傳部人權事務局局長魯廣錦等領導和影展主創人員、參展攝影師等在開幕式現場合影。徐曉剛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涉藏州縣的建設高度重視和關懷。今年8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當地各族人民以滿腔的熱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歷史性成就,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對外開放、生態良好、宗教和諧,到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今年7月28日—8月7日,中國文聯、中國攝協組織了20余名攝影家分別奔赴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涉藏州縣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風創作活動,用心用情用力用愛拍攝了大量反映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圖景。在深入學習貫徹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的基礎上,結合這次采風成果和征集相關作品,主辦方策劃了此次“晴朗的天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新生活主題攝影展覽。
中國攝協主席李舸致辭。陳黎明 攝
李舸在講話中對參與采風創作的攝影家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各位藝術家克服困難、不辭辛苦、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在采風中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將鏡頭聚焦普通群眾,用深厚的情感、生動的手法、鮮活的形象展現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獨特的色彩和魅力、獨有的詩情和畫意,以強烈的責任意識、飽滿的工作熱情、過硬的工作作風,高質量完成了此次創作任務,拍攝并提煉了大量反映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優秀作品。這次采風過程,實際上也是攝影工作者向當地群眾學習致敬的過程,是提煉主題、抓取細節、構建影像、思考再實踐的過程。他強調,攝影是記錄當下、反映現實的藝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為時代存照、為人民畫像,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主持開幕儀式。陳黎明 攝
參展攝影師代表顏勁松發言。陳黎明 攝
顏勁松代表采風創作的攝影家發言,他表示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采風活動,而是展現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涉藏州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此次采風活動最大的收獲就是,深深地認識到,攝影工作者一定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提高我們的創作本領。只有不斷地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才能報答黨和人民的培育之恩。
開幕儀式現場,攝影人紛紛拍照,記錄下開幕式的精彩瞬間。張雙雙 攝
此次展覽共展出101幅作品,以“紀實切入,藝術表達”的呈現方式,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陽光雨露”,反映當地群眾在黨的政策指引和全國各地的支援下,脫貧致富、全面發展的嶄新風貌;第二部分“綠水青山”,反映當地在新的發展理念指引下,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產業布局,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盛世景象;第三部分“百花綻放”,反映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教育面向未來、提升素質的有效實踐,保護傳承民族文化以及宗教和諧穩定的景象;第四部分“大地芬芳”,從多個維度映射今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緊跟時代步伐,思想開放、生活富裕、幸福美滿的生動局面。主辦方希望通過這101張照片和視頻,形象化地展現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對外開放、生態良好、宗教和諧等方面的良好景象,給觀者身入、眼入、心入青藏高原的體驗感。
據悉,本次攝影展將持續至10月23日。
駐足認真觀看。張雙雙 攝
與展出的作品合影。張雙雙 攝
用絲綢材質打印的照片從高空垂落下來,別有一番韻味。張雙雙 攝
記錄下這精彩的瞬間。張雙雙 攝
記錄下這精彩的瞬間。曹旭 攝
展覽現場。 張雙雙 攝
展覽現場。徐曉剛 攝
展覽現場。張雙雙 攝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