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現場。
11月28日,2020集美·阿爾勒優秀女性攝影師獎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揭曉。藝術家徐曉曉憑借作品《飲馬長城窟行》奪得該獎項,獲得3萬元獎金。因疫情原因,藝術家徐曉曉本人無法來到現場,其策展人魯小本代替其領獎。
本屆評委代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左)宣布獲獎者。
北京中間美術館館盧迎華(中)為徐曉曉頒獎,策展人魯小本(右)代領。
嘉賓、評委及獲獎藝術家的策展人合影。
在頒獎典禮上,評委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介紹說:徐曉曉的作品探討了長城和當下中國的關系。藝術家把長城作為了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的中介。她獨特的圖像語言,包括展陳和攝影書在內的整體呈現,令人印象深刻。這個系列的創作把長城從相對固定的“中國符號”中解放出來,打開了被過往長城話語所限定的中國故事的敘事空間。
2017春天,“80后”攝影師徐曉曉開始了一個攝影項目。她從山海關出發歷時一年到達嘉峪關,拍攝了長城沿線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行程2.5萬公里。跟隨著長城,她拍攝了沿途的居民們生動的生活狀態。
策展人魯小本在之后的采訪中提到,徐曉曉的作品充滿詩意、令人觸動,她并沒有把長城看作是一個承載著軍事意義的屏障,而是關注長城腳下的人類活動,捕捉著人們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長城沿線的中國鄉村景致。徐曉曉以長城的神話,呈現出當代中國城市化飛速發展的鏡像,讓我們直接見證了攝影師尋訪的那些古老傳統仍有留存但逐漸消失的地方。
提名攝影師包括馮夢錦、李遠明、沈綺穎、王熙寧、武婷、徐丹、郁星月。
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開幕式11月27日在廈門開幕。本屆攝影季由著名攝影評論家、策展人顧錚擔任藝術總監,8大展覽板塊,26場展覽與公眾見面。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持續至2021年1月3日。
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于2015年由中國攝影界領軍人物榮榮(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始人)與羅馬法蘭西學院院長、時任法國阿爾勒攝影節主席薩姆·斯道茲聯合發起,由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和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經過五年的打造,攝影季已經成為了中國攝影領域不容錯過的盛事,迄今已吸引了30萬余名觀眾。每年秋季,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的精選項目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廈門,由于公共衛生安全的危機,今年夏天的阿爾勒國際攝影節遺憾停辦,本屆集美·阿爾勒攝影季的如期舉辦顯得尤為珍貴。
《飲馬長城窟行》展覽現場
關于藝術家
徐曉曉
1984年出生在浙江溫州附近的青田縣,14歲移民至荷蘭。在荷蘭度過半生的她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有著無法被直接界定的身份,她既是局內人也是局外人。通過拍攝充滿困惑和疏離感的地點、人像和靜物,徐曉曉試圖在自己的本源和當下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2009年,她以優等的成績從阿姆斯特丹攝影學院畢業,之后在安特衛普影像博物館(FotoMuseum Antwerpen)舉辦個展,從此開始從事個人項目。2016年出版的攝影集《后院的航空學》(Aeronautics In the Backyard)在過去的幾年間贏得了眾多知名的圖書獎項。更多信息:www.xiaoxiaoxu.com。
評委陣容
-顧錚(策展人、評論家、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藝術總監)
-劉勃麟(當代藝術家)
-盧迎華(北京中間美術館館長)
-榮榮(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始人、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聯合發起人)
-王璜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