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映像欣然宣布APS-C畫幅的數碼單反相機「PENTAX K-3 Mark III」新上市。
本相機作為體現了「PENTAX STATEMENT」※的產品,執著于單反相機的本質價值,為讓將攝影作為一生的興趣的人群享受到拍攝過程而開發的相機。讓用戶可以專注拍攝,搭載高水平的光學取景器,形象傳感器、圖像處理引擎,加速元件等基本元件也全部煥然一新了,在追求高質量圖像的同時,還實現了最高iso感光度160萬的高感性能。另外,新開發的反光板驅動系統和相位差自動對焦系統,還不遺余力提高了其他各種基本性能,完成了APS-C畫幅特有的高機動性小型化設計,是一臺能讓用戶喜愛并長時間擁有的產品。
除了本產品外、「PENTAX K-3 Mark III Black Premium Kit」「PENTAX K-3 Mark III Silver Premium Kit」也會進行全球限量1000臺的上市。除相機機身以外,還配備有電池手柄(Silver Premium Kit會有銀色專用配件),及真皮限量機型專用肩帶和備電。
※:【PENTAX STATEMENT】
?喜歡攝影是我們制造相機的動力源泉。
?制造仿佛能與之進行對話的相機是我們的理想。
?匠心制造能讓您享受攝影過程的相機。
?挑戰無法用數值去衡量的領域。
?將用戶的「拍攝體驗」視為瑰寶。
?Premium Kit限定附屬品:電池手柄 D-BG8(Silver Premium Kit則為D-BG8 Silver)、真皮肩帶、充電式鋰電池(原電+備電,共2塊)
<新產品PENTAX K-3 Mark III 的主要特點>
1.視野率約100%、取景倍率約1.05倍的光學取景器
搭載視野率約100%、取景倍率約1.05倍[FA F1.4/50mm?∞] 的光學取景器。采用新開發的高折射率五棱鏡,在確保視距下實現匹敵全畫幅機型的寬大視野,通過采用失真校正的鏡頭和涂層的優化,得到不失真的清晰自然的取景圖像,較「PENTAX K-3 II」提升了約10%的明亮度。對焦屏使用了便于手動對焦的Natural Bright Matte III,實現了高品位的虛化表現。此外,采用透過型的內顯取景器,可在取景器內看到各種拍攝參數。
2.實現有效像素約2573萬像素的高精細圖像和最高ISO160萬感光度
追求更高的高畫質,獲得相當于APS-C尺寸有效約2573萬像素的高精細圖像,新采用無低通濾鏡規格的背照型CMOS圖像傳感器。另外,搭載新開發的高性能圖像處理引擎“PRIME V”、“加速單元II”,使基本性能煥然一新,從低感光度域到高感光度域,在全域保持高解像感的同時,實現了有效抑制噪點的高畫質圖像。另外,通過提高高感光度噪點的處理性能,實現了最高ISO感光度160萬的超高高感性能,大幅擴大了可拍攝的領域。
3.5軸?5.5段的高性能防抖機構“SR II”
①對應所有可安裝鏡頭注1的機身防抖機構
由于相機本體內置的抖動修正機構“SR II”(Shake Reduction II),在長焦攝影時、閃光燈關閉攝影、黃昏時的風景等,容易引起抖動的攝影條件下,也能有效地修正抖動。除了一般的角度抖動(水平、垂直方向的2軸),微距攝影時容易發生的移位抖動(水平、垂直方向的2軸)和還增加了對于旋轉抖動的修正。另外,修正效果實現本公司最高的5.5級(符合CIPA規格,使用鏡頭:HD PENTAX-DA 16- 85mmf 3.5-5.6ED DC WR, f=85mm),可以大幅擴大手持攝影的極限。另外,還新配備了可以拍攝緩慢移動的被攝體的“追拍模式”。
②超解技術“Real?Resolution?System”
具備將圖像傳感器單元每一個像素微小地移動4次拍攝的圖像合成為一張圖像的超解技術“Real?Resolution?System”。相對于每一個像素只能取得一個顏色信息的以往的拜耳方式,由于能夠取得每一個像素RGB各色的信息,所以能讓細節和顏色再現更加真實還原,得到了真正解像力的高精細圖像。另外,僅檢測在連續攝影中感知到的運動體的部分,從而降低運動體對圖像合成時的影響注2的開關選項,擴大可使用的拍攝場景。
③減少偽色和摩爾紋產生的“低通濾鏡選擇器” 注2
通過在曝光中以副像素為單位擺動圖像傳感器單元,具有與光學低通濾鏡同樣的減少摩爾紋效果的“低通濾鏡選擇器”功能。相比效果固定的光學式低通濾鏡,可對低通濾鏡進行ON/OFF和強弱的選擇是本公司自有的技術,便于對被攝體和攝影條件合在一起的最合適的攝影進行設定。
注1:可裝配的鏡頭為、K、KA、KAF、KAF2、KAF3、KAF4卡口鏡頭、及搭配轉接環使用的螺口鏡頭、645用?67用的鏡頭。根據鏡頭不同可能會有部分的功能限制。
注2:本性能在快門低于1/1000時使用效果更好。〝Real?Resolution?System和部分攝影模式無法同時使用。
4.直觀的觸摸操作式液晶屏
搭載著3.2英寸約162萬點的高精細的液晶顯示器。K系列首次支持觸摸屏操作,各種菜單設定和播放時圖像的放大和滾動等都能直觀快速地進行。另外,液晶監視器,液晶面板和強化玻璃保護板的縫隙中填充了特殊樹脂的空氣加壓構造,抑制光的反射,從而提高了可視性。此外,液晶顯示屏和取景器看到的內容差別很大,所以對在光學取景時鼻子容易碰到的地方進行了特別的設計,同時,取景器底部配備了眼部感應器,觀看光學取景器時,液晶屏會自動關閉,從而讓拍攝者更容易集中于拍攝。
5. 101個對焦點的自動對焦系統“SAFOX 13”
搭載著能進行高精度自動對焦的新開發的相位差AF系統“SAFOX13”。 101個對焦點中,中央部25個點采用十字對焦,AF的對焦極限亮度為- 4ev注3。另外,通過將像素數提高到約30.7萬像素的新RGBIr測光傳感器和最新的動體預測,提高了AF的追蹤性能和對被攝體的速度變化和不規則運動的對應能力。通過對新設的對焦撥桿操作,可以更直觀的指定對焦點(最多41點)。
注3:- 4ev是指在安裝對應f2.8鏡頭時,在f2.8光圈下所對應的對焦點
6.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PENTAX REAL TIME SCENE解析系統”
通過高精細的新型RGBIr測光感應器和最新的圖像處理引擎“prime v”的組合,在取景器時,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對人物的臉和眼睛等的被攝體進行實時檢測和動態的分析,從而鎖定自動聚焦時發現被攝體并得到適合的曝光。
作為人工智能技術而備受關注的深度學習也被采用到算法中,可以更穩定地進行對被攝體的檢測和場景判別注4。
注4:僅在選擇曝光模式AUTO(自動場景分析)、自定義圖像(自動選擇)時有效。
7.最快約12張/秒的高速連拍
根據新開發的反光板驅動系統和快門單元的高速·高精度的控制,通過“PRIME V”的高速數據傳送等,實現了AF.S最高約12張/秒,AF.C最高約11張/秒的高速連拍性能。
8.提高拍攝效率和舒適性的拍攝功能
?通過新設的獨自的Hyper Program操作系統進行更靈活的曝光設定的“ADVANCED”模式
?與曝光控制相關的按鈕和十字鍵周圍的誤操作鍵的鎖定功能
?搭載專用的“smart functions按鈕”,無需切換到菜單畫面,就能快速選擇和設定各種功能的“新smart functions”
?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改變10個按鈕的功能分配的“按鈕定制”功能
9.防塵、防滴構造的小型堅固機身
機身的前后及上下的外部采用了輕量且堅固的鎂合金。并且,在各部分實施了密封的防塵·防滴構造和保證零下10度的動作的耐寒性能,提高在雨天和灰塵多的地方,氣溫低的嚴酷環境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另外,搭載通過了30萬次(相機安裝狀態)的耐久測試的快門組件,實現了不受拍攝場景束縛的堅固機身。
10.可進行多種設定的4k視頻拍攝功能
記錄格式為H.264的3840×260:30 p/24p的4k視頻以及1920×1080:60p / 30p/24p的全高清視頻。具備外部輸入用的立體聲麥克風端口,耳機端口,聲音錄音水平的手動設定和麥克風輸入的聲壓監測,并具備風噪減低功能。另外,通過背部液晶屏的觸控操作,可以一邊控制操作聲,一邊對拍攝功能和曝光進行各種修正設定。
11.Bluetooth?&無線LAN的雙重通信
配備了可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互聯的無線功能。通過使用專用應用程序“Image Sync”,可以在智能手機上進行實時取景顯示、拍攝、各種設定,還可以將拍攝的圖像傳送到智能手機,從而更容易上傳到SNS等進行分享。當相機和應用程序連接時,還可以利用手機記錄拍攝圖像的位置信息。
12.其他
①具備“DRII (Dust Removal II)”超聲波振動清除灰塵性能。
②支持使用USB Type-C對相機機身進行充電
③能夠根據使用環境快速調整亮度的“戶外顯示器”、“紅色畫面顯示”功能
④支持RAW保存和手持拍攝“HDR”的拍攝功能
⑤配備雙SD卡插槽(插槽1支持UHS-II)
⑥外觀形狀和操作部件采用適合各種手的大小和手指長度的人體工程學設計
⑦在使用沒有電子接點的老鏡頭時,對應光圈優先AE拍攝以及焦段的Exif記錄。
⑧附帶最新版本的實用軟件“Digital Camera Utility 5”
【另售配件】
?電池手柄「D-BG8」?
是采用防塵·防滴構造,“PENTAX K-3 mark
III”專用的電池手柄。與相機本體同樣具備快門和智能功能,焦點撥桿,AF/AE鎖定,曝光補償,綠色的各按鈕和電子轉盤,可以輕松地進行縱向位置攝影。電池與“PENTAX
K-3 mark
III”主體相同,可使用大容量的充電式鋰離子電池(D-LI90P)。在安裝在相機上的狀態下,可以使用相機本體的USB端子充電。
?熱靴蓋「O-HC177」?
提高機身品位的不銹鋼熱靴蓋。采用了有融入機身感的設計。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