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文代會 · 學習 傳習 講習
中國文藝網特別推出“喜迎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欄目,在“牢記重托 不負期望”系列中邀請知名文藝家講述當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或者收到總書記致信回信的切身感受,表達牢記重托、不負期望,繁榮發展文藝事業、推動文化強國建設的決心與信心。
本期推出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專訪。
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尚長榮是現場發言的7位文藝家之一。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尚長榮是中國戲曲學院老中青少四代師生代表之一。
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回信精神鼓舞下,年逾八旬的尚長榮依然活躍在舞臺上,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不懈奔忙。他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文藝家、文藝工作者增添了信心、傳遞了能量、給予了動力。戲曲工作者要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在守正創新的基礎上,不斷發揚中華優秀戲曲文化。
訪談
中國文藝網: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您是現場發言的7位文藝家之一。能和我們談一談您的發言情況嗎?
尚長榮:那次會議我記憶猶新。我是第二個發言的。匯報完畢后,習近平總書記和我進行了交流。他提到了我主演的《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認為很有現實針對性,能夠起到啟迪、警示的作用,支持我們繼續搞好這方面的工作。
中國文藝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您個人感覺對我國戲曲事業和戲曲工作者來說具有什么樣的意義?
尚長榮:我反復地學習總書記的講話。我覺得,這次講話長了戲曲人的志氣,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志氣。總書記的講話是指針,給文藝工作指引了方向,給廣大文藝家、文藝工作者增添了信心、傳遞了能量、給予了動力。我感到我們戲曲人的腰桿硬了,我們堅持傳承優秀的戲曲藝術是一番正業。廣大戲曲工作者要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在守正創新的基礎上,不斷發揚中華優秀戲曲文化。
中國文藝網:從文藝工作座談會到如今,已經過去了7年。您感受到這7年間我國戲曲行業有什么變化嗎?
尚長榮:蒸蒸日上。座談會召開后的這幾年間,包括戲曲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傳統戲曲的搶救、傳承、研究、創新等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勉勵、黨和政府的資助扶持、觀眾的大力支持是當代戲曲人最大的幸福。
中國文藝網: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指出要弘揚優良傳統,堅持守正創新。這封回信對您現在從事的戲曲教育工作具有怎樣的啟發意義?
尚長榮:“守正創新”四字重千斤。這四個字是我們戲曲人的“燈”。我們要領悟好,吃透學透,腳踏實地去干,激發每一位戲曲新人的靈感。在繼承中遠離僵化,釋放藝術靈感和智慧,不要墨守成規。
總書記在回信中還提到,“繁榮發展戲曲事業的關鍵在人”。靈感不能全憑冥思苦想,戲曲人不能把自己封閉到金絲編織的屋子里,一定要走進基層,深入人民群眾。人民的感情是最樸實的,深入人民你會發現最真摯的情愫和靈感。
中國文藝網:這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的“一切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是一致的。
尚長榮:作為當代戲曲人,在創作中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為人民而演、為人民放歌,要謳歌偉大的人民、偉大的時代。我們要研究人民需要什么樣的作品,人民需要的是真情實感、深接地氣的文藝作品。我們戲曲人要克服浮躁,潛心創作,編、導、演都要接地氣,不要搞花拳繡腿,要真情實意地塑造好、演繹好我們優秀的歷史人物。
我們要珍惜戲曲這一方舞臺,傳播好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民族正義、民族道德,在平凡中演繹不平凡的人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弘揚中國價值,這樣我們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人物介紹
尚長榮,1940年7月15日生于北京。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大師尚小云第三子。現為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上海京劇院藝術指導,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
尚長榮工花臉。出身梨園世家,受業于侯喜瑞等京劇名家大師,深受京劇傳統藝術精神的熏陶。在半個多世紀的舞臺藝術生涯中,孜孜不倦地汲取傳統藝術的營養,扎實地繼承了京劇花臉藝術“唱、念、做、打”的各項技藝,藝術造詣十分深厚,深得“發于內而形于外”的表演精髓。擅演的傳統劇目有《牛皋招親》、《牛皋下書》、《敬德裝瘋》、《牧虎關》、《白良關》、《華容道》、《打鸞駕》、《天水關》、《打嚴嵩》、《贈綈袍》以及《野豬林》、《將相和》、《李逵探母》、《連環套》、《取洛陽》、《黑旋風》、《霸王別姬》、《飛虎山》等。
他的表演融“銅錘”、“架子”于一體,唱念并舉,張馳有度,激情四溢,逐漸形成程式化與性格化相和諧的、擅長刻畫人物內心世界并善于引導觀眾情緒的獨特表演風格。他藝術視野開闊,不囿于門戶之見,在表演上博眾家之風采。他掌握傳統技藝又不為傳統技藝束縛,而是憑借其藝術感悟力,立意高遠地追求“性格化”的表演藝術。無論是對傳統經典名劇的重新演繹還是在新編劇目中創造性地塑造新的人物,他都積極尋找人物的內在依據,融會貫通地化用傳統表現技藝,努力在表現人物性格上下功夫,在創作人物時力求做到“內重、外準”,所塑造的人物或大氣磅礴,或質樸雄渾。
在以《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為代表的新創劇目中,尚長榮探索人性、激活傳統,積極為傳統藝術尋找新的文化支撐,這三部作品被喻為“尚長榮三部曲”。在《曹操與楊修》中,他塑造了一個性格復雜的曹操形象;在《貞觀盛事》中他繼續運用和挖掘京劇的表演手段,塑造了魏征這一芳名傳世的賢臣形象;在《廉吏于成龍》中,他將一個有血有肉、鐵骨錚錚的清官形象,生動地展現在每一位觀眾面前。他所塑造的人物角色都具有鮮明的性格,令人無窮回味。尚長榮豐厚的藝術實踐和豐碩的成果推動了京劇花臉藝術的新發展,為弘揚和繼承京劇藝術作出了突出貢獻。
由尚長榮領銜主演的新編歷史京劇《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等劇目,曾多次獲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大獎”、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中國京劇藝術節“金獎”等殊榮。個人曾三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界首位“梅花大獎”得主;三次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并多次獲得中國京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等榮譽,以及全國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文聯德藝雙馨藝術家、上海市職業道德十佳標兵等稱號。2011年被國際戲劇協會第33屆世界代表大會授予“世界戲劇大使”稱號,2013年獲第二屆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2017年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榮譽稱號。
相關鏈接
把好文藝評論方向盤,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