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攜手香奈兒,于2021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共同呈現“影像策展人獎入圍方案展”,并揭曉首位“影像策展人獎”得主及評委特別提名。經評委會三輪的深入研討和投票評選,蔣斐然憑策展項目“未名河”奪得2021年度集美·阿爾勒“影像策展人獎”。在本項目支持下,展覽“未名河”將進入實施階段,并受邀于2022年在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北京)和誌屋(上海)進行展覽;同時蔣斐然將獲得“影像策展人獎”培育計劃的支持,包括學術研究、交流活動及十萬元人民幣現金獎勵。
首屆“影像策展人獎”共收到53份有效投稿,“往昔乃是異鄉”(策展團隊:彭嫣菡+Tracing the Elephant)、“未名河”(策展人:蔣斐然)、“世界之時,夜之時”(策展團隊:印帥&張藝川)、“Women are Fashioning”(策展團隊:劉影&游伊一)及“SMART-59”(策展人:周一辰)5組方案入圍并在2021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展出,這些項目從不同程度上展現出策展人(團體)在研究能力、思考方式上的獨特之處,以及他們將過往策展、公共教育經驗帶入提案的思考。
獲獎方案“未名河”試圖松動以“決定性瞬間”為基礎的影像時間觀及其背后的歷史觀,對作為事件與時刻之命名的“有標題”的解釋性影像提出質疑,并通過對影像史上三個“名場景”的再打撈,以重新顯影被歷史化敘述所遮蔽的“未名”時刻的潛影。
“未名河”展覽現場。
評委團對蔣斐然的展覽方案評價說,“未名河”將中國當代影像實踐的九個案例編織在策展人圍繞影像時間之歷史性概念的探究之中,展覽試圖借助對攝影和電影史中的三個被反復重現和討論的“名場景”——“圣拉扎爾車站后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敖德薩階梯”(謝爾蓋·愛森斯坦)和“邁布里奇的馬”(埃德沃德·邁布里奇)——的重新打撈和闡釋搭建起針對研究和展覽的框架,以此在影像的歷史、時間的哲學和當代的實踐中開啟新的對話。“未名河”帶領觀眾理解一種可擦寫與可重塑時間的探索,當下的影像實踐一方面攪動著時間之河的線性流動,同時伴隨著對影像語言的拓展,探索新的展覽形式。展覽方案體現出策展人及其團隊在把握研究性、策展性和空間性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未名河”展覽現場。
另4組入圍方案也獲得了評委團的高度評價。“往昔乃是異鄉”(策展團隊:彭嫣菡+Tracing the Elephant)獲得評委榮榮的特別提名:“往昔乃是異鄉”題目取自歷史學家David Lowenthal的同名著作“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展覽輯錄了三則來自人類世的地理、歷史與博物影像檔案。從攝影本體論出發,探討了攝影與“物”、“象”和“時間”的關系。方案展現場打造了一個綿延著時間與物性的空間,其展示的中國藝術家塔可收藏的拓片和古瓷器碎片與美國藝術家Chris McCaw呈現的工業化的標準產物形成有力的、跨越性的對話。展覽方案展示了策展團隊深度的思考、扎實的研究能力和空間調度能力。
“往昔乃是異鄉”展覽現場。
“世界之時,夜之時”(策展團隊:印帥&張藝川)獲得評委何伊寧的特別提名:“世界之時,夜之時”展覽從美國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小說《世界的詞語是森林》出發,分別對應小說中被人類殖民的原住民所經歷的兩種“時間”:清醒的時間與想象力的時間,并試圖以此串聯起六位藝術家討論與當下環境危機、生態政治和資本主義批判緊密相關議題的作品。展覽方案中值得借鑒的是兩位策展人將藝術家的個案(以徐坦《社會植物學》為例)研究與出版計劃相結合,從而在詞語、自然和視覺藝術之間建立起延續的話語。
“世界之時,夜之時”展覽現場。
“Women are Fashioning”(策展團隊:劉影&游伊一)獲得評委曹丹的特別提名:“Women are Fashioning”提供了一個由概念(concept)“進入”展覽、通過概念“生成”展覽的優秀案例,它要求策展人既有處理概念和問題的縱深思辨能力,同時又具有展覽所要求的橫向視野,并能在這兩者之間自由往返。它并非是藝術系統中常規或標準的策展方法,而策展人在這個方案中顯現出她們所選擇的這個核心概念的張力,和由此所闡發出的問題的縱深感;在解構“fashioning”的日常意義的同時,用展覽的形式重新為這個概念創造了一個新的意義譜系。而展覽的“概念地圖”就像X光掃描儀一樣,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問題意識、思想路線和展覽形式之間的復雜關系,同時為展覽增加了立體的維度——一個綜合了社會學、哲學、美學和展覽學的共生圖譜。這里反映出策展人的雙重自省意識:她們不僅警惕生活對觀念的侵蝕,同時也頗有意識地,期待著將她們的觀念最終交予生活本身。
“Women are Fashioning”展覽現場。
“SMART-59”(策展人:周一辰)獲得評委顧錚和魯明軍的特別提名:“SMART-59”完全是基于對當下緊迫現實的切膚體驗,周一辰聯合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一同在恐懼和不安中想象2059年一個名為SMART-59的病毒再度席卷全球。不同于以往病毒的是,SMART-59感染的是人的大腦,并增強了人的自我意識。這當然是一種反諷,它一方面提醒我們,病毒其實是歷史的常態,但另一方面,因為新冠疫情加劇了內卷,加劇了技術資本主義對于人的掠奪和自主意識的喪失,所以這個時候,也許我們更需要一種新的“病毒”從中奪回自我。可問題是,它終究是病毒,人的有限性到底能否承載作為“病毒”的自我(意識、身體、權利)呢?展覽主題也許無關攝影或影像本身,但從另一個角度,它釋放出了攝影作為知識和社會行動的一種新能量,這也是基于現實生活的對于未來展開的想象以及藝術的對應。
“SMART-59”展覽現場。
“影像策展人獎”這一獨特倡議,旨在鼓勵更多年輕策展人參與影像藝術的梳理與研究,助力當代優秀影像創作的推廣與發聲。正如策展人、評論家、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藝術總監、“影像策展人獎”評委、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的總結:“在推動中國當代攝影發展的過程中,策展人和研究者扮演了重要的的角色,他們所發揮的作用無可替代。發現和培養優秀的中國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既是當務之急,也必然成為‘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此一舉措會在促進當代影像的策展和學術研究方面帶來積極的影響。”
2021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
· 展期 ·
2021年11月26日-2022年1月3日
開放時間:9:30-17:30,逢周一閉館
· 開幕周 ·
2021年12月10日-12月12日
· 主場館 ·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
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
· 主辦 ·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
· 特別協辦 ·
法國阿爾勒攝影節
現代傳播
· 首席合作伙伴 ·
香奈兒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