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人民日報、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網、人民圖片組織攝影專家和報社編輯對當日人民日報刊登的照片進行認真評選。最終,4版《圖片報道》(作者:李福孫 ),第10 版《立交橋 通達四方助發展 》作品之一(作者:竇瀚洋、林郁杰),12版《 又見黑頸鶴》(作者:申琳)入選今天的“推薦精品”并作為本周(2021年12月6日至12月12日)的候選作品,參評2021年12月12日進行的2021年第50期“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評選。
圖片報道
( 人民日報 2021年12月9日第4版)
12月7日,江西省新干縣橋頭村新居風貌。近年來,新干縣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做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加強河湖水質、森林植被管護,讓當地群眾在人居環境改善中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李福孫 攝(影像中國)
與樂清灣大橋連接的立交橋縱橫交錯。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通車后,從浙江省溫州樂清駕車到臺州玉環時間從3個小時縮短至20分鐘。竇瀚洋 林郁杰 攝影報道 ( 人民日報 2021年12月9日第10版,《立交橋 通達四方助發展》作品之一)
又見黑頸鶴
( 人民日報2021年12月9日第12版)
近日,大批黑頸鶴飛臨西藏拉薩市林周縣越冬。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年來,隨著當地生態保護力度越來越大,每年11月前后至次年3月底,來林周縣越冬的候鳥越來越多。 為保護黑頸鶴,林周縣出臺系列措施,專門設立多個定期投食點,安排專人投撒青稞、小麥等黑頸鶴所需食物;成立巡護隊,嚴格實行24小時巡護制度。人民日報記者 申琳 攝影報道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