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中國日報社、中國圖書館學會、首都圖書館共同主辦的“百名攝影師聚焦新時代”圖片巡展在首都圖書館A座藝術展廳首展。
本次展覽收錄了200多名全國一流攝影師的298幅作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角度,全面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本次展覽還同步推出了電子展覽,讀者可通過首都圖書館官網、首都圖書館“北京記憶”網站,或點擊末“閱讀原文”在線瀏覽。
首展將持續到2022年2月28日,面向讀者免費開放。展覽還將在全國部分圖書館進行巡回展出。
2021年5月15日,江西省宜春市,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內,各地的黨員干部紛紛來到這里,開展“學黨史、悟思想”重溫入黨誓詞,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的活動。黃斌 攝
2019年10月1日,北京,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隊伍中,傳承紅色基因的戰旗方隊,格外引人注目。柳軍 攝
2019年10月1日,首都國慶聯歡活動上,禮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空打出“人民萬歲”字樣。李舸 攝
2019年10月4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裝飾一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楊建國 攝
2019年10月17日,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市,北大荒集團嫩江農場有限公司63臺收割機、滅茬機、整地機依次有序推進,“金戈鐵馬”在高粱地上同步進行大型機車作業,“鐵甲洪流”宛如一艘艘行駛在紅色海洋里的“航母”,展現出黑龍江農業壯美的秋收畫卷。吳樹江 攝
2017年12月24日,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哈爾淖冬捕節如約而至。日出之前,哈爾淖廣闊的冰面上已經熱鬧起來,漁工讓長度為1500米的大網徐徐下落,沿著數百個鑿好的冰孔穿成一個封閉的大網兜,不計其數的各種鮮魚被包裹在這個巨大的網兜里,場面壯觀震撼,讓游客流連忘返。嫩江流域冬季捕魚的方式盛于遼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潘晟昱 攝
2020年9月20日,中歐班列(鄭州)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境內行駛中。這列滿載貨物的列車由鄭州始發,經中國綏芬河口岸、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漢堡,全程13800公里,行程15天左右。中歐班列東部通道惠及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暢通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13年起,經滿洲里和綏芬河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累計達到10556列、發送貨物952601標箱。安菲菲 攝
2020年11月23日,北京恭王府博物館,來自青海西寧的藏族孩子們在“青海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開幕式上表演傳統鍋莊舞。關欣 攝
2020年10月1日,北京白塔寺,老年模特隊胡同走秀,歡度國慶、中秋雙節。張居生 攝
時間:2021年12月28日-2022年2月28日
地點:首都圖書館A座二層文化藝術展廳
主辦:中國日報社、中國圖書館學會、首都圖書館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