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夢歸巢
——國家體育場中方攝影經理 李明
鳥巢,一座承載著中國人奧運夢想的地方。我第一次進鳥巢是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當天,作為NOC(國家奧委會)助理與運動員一同走進儀式現場,新奇、激動、克制。少年不憶過往,而如今走向不惑。當我在第一次閉幕聯排時看到2008年的五環重現,與2022年的雪花交錯之時,千言萬語化作兩行淚。
去年夏天,新華社第一次作為IOPP(國際奧林匹克攝影隊)成員報道奧運會,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今年初春,我換了一重身份。缺席了新華社奧運報道團,有遺憾,但也收獲了攝影運行工作給我帶來的財富。去年9月,在完成東京奧運會報道之后,我正式成為北京冬奧組委開閉幕式工作部的一員,開始了冬奧及冬殘奧開閉幕四場儀式攝影運行相關籌備工作。
↑1月10日,李明(上)在國家體育場攝影工作間內向前來踏勘的國際新聞機構介紹情況。
國家體育場運行團隊中既有參與過2008年奧運會籌辦的“雙奧”人,也有第一次參與大賽籌辦的新手,但大家每天都飽有充足的工作熱情,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是會受感染的,每天都像乘著風、踏著浪般走在偌大的體育場內。看微信步數也成為了一種樂趣:體育場有兩種忙,一種是步數特少的,說明開了一天的會,另一種是步數1萬起步的,說明因為踏勘繞體育場走了一天。
拍攝和管理拍攝者盡管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為北京冬奧會留下最為重要和影響最為持久的視覺遺產。一場演出要排得好、演得好,還要拍得好。運行工作我是從零起步,但以三屆夏奧會及數次大型賽事的工作經驗作為基礎,站在攝影記者的角度,我和我的攝影團隊是有信心的,因為我們都有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2月4日,李明(左一)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前向當晚即將進入FOP拍攝的攝影記者介紹情況。
“同意拆燈了!”,當我聽到這五個字的時候,感到如釋重負。因為燈光設計規劃走在了前面,所以鳥巢屋頂正西位置原本規劃用來安裝遙控相機的點位一直無法實現。盡管已有馬道正西位置的遙控相機位置,但經過多次踏勘,我的團隊沒有放棄為攝影媒體創造更多拍攝角度的機會。最終在整個媒體團隊的多方協調下,這一問題得以解決。導演團隊為此騰出了6個燈架的位置,正好可供OBS轉播及五家國際奧林匹克攝影隊使用遙控設備拍攝,最終才有了開閉幕式焰火與火炬結合在一起的畫面。
攝影運行工作基本可以分為場地攝影位置(FOP)、攝影工作間、看臺攝影位置及遙控相機位置四個模塊。其中,最先完成攝影工作間相關工作規劃。其他三個均需要根據儀式核心創意以及演出內容的調整而不斷優化,FOP運行是最晚成型的,受轉播計劃的影響,加上閉環管理等各方因素糅合在一起,最為復雜,幾乎是在1月份正式彩排后期才最終成熟。
幾個月的籌備工作現在回看就像是經歷一場夢,伴著這個夢,我回到了鳥巢,希望這個夢永遠美好下去。
↑2月20日,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前,參與FOP運行的首都體育館攝影經理王麗莉(前排右一)與國家體育場攝影運行團隊李明(中)、周昀(前排左一)同當晚即將進入FOP拍攝的攝影記者合影留念。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