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人民日報、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網、人民圖片組織攝影專家和報社編輯對當日人民日報刊登的照片進行認真評選。最終, 第7版《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作品之一(作者:王美燕)入選今天的“推薦精品”。這件作品作為本周(2022年5月9日至5月15日)的候選作品,將參評5月15日進行的2022年第20期“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評選。
廣東省廣州港南沙汽車口岸井然有序。該口岸憑借良好的營商環境、區位優勢和通關便利條件,累計開辟6條汽車出口航線。 王美燕 攝(人民日報2022年5月9日第7版《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作品之一,影像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根據新發展階段的特點,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推動形成全國統一、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相關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市場準入大幅放寬,公平監管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持續優化。各級政府加快職能轉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破除阻礙市場公平競爭的體制機制,有力激發了市場主體蘊藏的巨大活力。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環境優則企業興。從2012到2021年,我國市場主體增長了1.8倍,達到1.54億戶,年均增幅達12.1%,民營企業數量從1000萬戶增長到近4500萬戶,10年間翻了兩番多,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從44.1萬戶增長到66.4萬戶,增幅超過50%。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未來,我國還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