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2 年艾美獎上, Apple TV+ 上的《人生切割術》獲得了包括最佳劇情類劇集獎在內的 14 個獎項的提名,并獲得了兩個獎項。由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制作的《人生切割術》是一個關于極端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反烏托邦故事。在其中,我們跟隨盧蒙公司的員工 Mark,他同意“分離”計劃,在該計劃中,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記憶被外科手術般地劃分為他們的工作和個人生活。在一位神秘的同事出現在工作之外后,馬克和他的同事們開始了探索他們工作真相的旅程。我們最近采訪了攝影指導杰西卡·李·加涅(Jessica Lee Gagné),聊聊她在 CineAltaV 拍攝的節目中的工作。
杰夫柏林:我知道這不是你第一次使用CineAltaV進行拍攝,你在拍《美國夫人》電視劇時也用過。
杰西卡·李·加涅:是的。我在它剛上市的時候買了一臺,算是一個非常早期的粉絲。我用它拍了一部電影,然后感嘆,“哇,這臺電影機真是太棒了。”
杰夫柏林:在我們討論《人生切割術》之前,我想知道是什么讓你成為這款電影機的早期使用者?
杰西卡·李·加涅:在開始拍攝之前,我總是先測試電影機和鏡頭。我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 DP,但是我可以憑借出色的直覺來感受這些。我當時在洛杉磯的一家影視器材租賃公司,為另一部電影尋找攝影機,他們說,“正好,這臺攝影機剛上市。” 每個新項目都是嘗試新電影機的機會。在那部電影中,我把它放在阿萊 ALEXA 旁邊,然后就被它震撼了,它畫面的豐富性、對比度、動態范圍讓我大吃一驚。
然后,當我們開始在大屏幕上進行調色時,我想,“哇,這簡直就像是外面實際的太陽光線啊,整個畫面看起來很漂亮,細節豐富而且對比鮮明。” 色彩真的很迷人,而且通透。在拍攝《美國夫人》時,這是最自然的選擇,因為劇情背景處在七十年代,你需要呈現處在黃色,棕色,粉色,紅色所有這些范圍內的色彩,而CineAltaV真的讓畫面變得栩栩如生。
杰夫柏林:談到顏色和它是多么的迷人,《人生切割術》中的顏色是柔和的、低飽和度的,甚至幾乎是單色的。
杰西卡·李·加涅:《人生切割術》的特點是它有一個精心安排的主色調。而且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也非常喜歡稍微不飽和和冷色調的東西,所以我認為這種調色思路來自他。因為項目的性質不同,《美國夫人》是一個充滿色彩和活力的世界,項目的制片人希望事情變得溫暖和迷人,而本(Ben)則希望事情變得更冷,更安靜和包容。
DP Jessica Lee Gagné 在《人生切割術》的片場
杰夫柏林:《人生切割術》使用了哪些鏡頭?
杰西卡·李·加涅:《人生切割術》是用潘那維申[Panavision] C系列鏡頭拍攝的,主要是C系列定焦套裝。然后我們有幾個我非常喜歡的變焦鏡頭。它們是變形寬銀幕的變焦鏡頭,但它們是超級、超級平正的。因此,如果你將 50mm定焦變形寬銀幕鏡頭與變焦上的50 mm焦段進行比較,變焦鏡頭的畫面也是非常平正的,這對我們來說效果很好,我們用它為《人生切割術》拍攝了很多中景和長鏡頭廣角鏡頭。然后,我們還有兩個球面鏡頭,用于拍攝地下空間的廣角畫面,在那里我們實際上會使用 6K 全畫幅模式進行拍攝。這些是潘那維申Panavision 的20mm的H系列和 24-70 毫米變焦鏡頭。
杰夫柏林:你提到你是富有直覺的。作為一個DP是需要有創造力的,但它存在一個技術方面的問題。那么你對創意和技術之間的平衡有何看法?
杰西卡·李·加涅:這是相輔相成的。我認為還有另一個部分人們會忘記,這也是你的實際執行方面的事情:了解時間表,我認為這可能是我最大的技能之一。了解如何在時間表內組織事情,與副導演合作以使其真正發揮作用,為光線帶來最好的效果。安排位置場景是我在《人生切割術》上做的一件大事,我和副導演們一起工作,他們給了我很大的自由來在燈光工作上。我一直在做這個項目,我為此工作了兩年,Ben和我真的決定了我們希望每一集看起來的樣子。
保持連續性是我作為 DP 的工作。因此,了解天氣并了解我們必須處理的內容,我必須組織所有順序。我和Aoife和Ben兩位導演一起工作。所以我必須考慮他們各自兩集的場景,而我正在同時拍攝他們兩集的內容,這讓事情變得容易多了,因為我知道,“Aoife導演那集的場景,我們拍攝了一個陽光明媚室內,所以我必須確保這集的外部也是晴天或其他什么的。”
能夠理解作品的大局是一種技能,它使我能夠保持連續性,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學。在技術方面,我認為這來自于雇傭合適的人。你必須能夠知道某人負責的事情對你來說是否幫助。創意是你自己的東西,如果你和合適的導演合作,工作就會以最好的方式完成。
杰夫柏林:所以讓我們談談一些作用,因為外觀、對稱性和位置,以及框架是如此特別,負空間的使用也是如此。你對這部電影的外觀有什么設計?我想談談這一切是如何轉化為一些場景的編排的,演員的遮擋與框架完全對稱,一切看起來都是經過精心設計過的。
杰西卡·李·加涅:好吧,那里有很多東西要解釋。
杰夫柏林:我知道。
杰西卡·李·加涅:我認為一切都從我的位置開始。我很愿意參與踩點堪景,以確保無論我們最終去哪里,都有潛力。讓制作設計師參與《人生切割術》花了很長時間,但一旦我們做到了,有了杰里米·欣德爾(Jeremy Hindle) ,我們真的是如虎添翼。Ben、他和我真的是一個鐵三角,一直在尋找能給我們帶來巨大潛力的空間。如果我走進一個空間并且我不興奮,那就有問題了。
有時在電視中,由于日程安排,你必須勉強接受某些場地。但是男主人公的拍攝地,我們永遠不會妥協。我們非常幸運地很快找到了貝爾實驗室和馬克的住所。我記得我正在和場地經理一起尋找廢棄的商場。對于盧蒙公司的空間,我們試圖跳出框框思考。我們有一些辦公空間的照片,但沒有一個是真正非常酷的。我最終在這個網站上看到了貝爾實驗室的內部,這太瘋狂了。有很多方法可以使它變得美麗,這一點都不難。而且我認為地下世界的MBR設施也確實引導了這一點,添加了許多選項以使其變得有趣并使用了負空間。整個建筑都建在負空間上。如果你進去,就會看到這個巨大的中庭,什么都沒有。這是五十年代后期的Eero Saarinen大樓。奇怪的圓形,奇怪的完美,以及它周圍......這就是視覺效果發揮作用的地方。在這些廣闊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它是多么完美。汽車很完美。山是完美的。一切都很奇怪。這都是微妙的,他們真的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讓它看起來自然的平衡。
杰夫柏林:似乎攝像機運動在外部世界中比在內部世界中更加流暢,在內部世界中似乎更加機械化。
杰西卡·李·加涅:是的。在外面的世界更自然。我們在打造一種更基于工作室的風格,更傳統,更立足于七十年代的審美,這對本(Ben)和我來說是很自然的。然后,地下世界都是遙控的鏡頭。最初,我們想做非常機械化的動作,而不一定是由角色驅動。所以你有種它在背后監視的感覺。我們有兩個全天候的遠程遙控鏡頭,這樣攝像師就可以避免新冠病毒的風險而靠近演員。這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它就像一個監控攝像頭。當一個遠程頭在做搖攝動作時,它的方式與人類在做的方式非常不同。所以這有點意思,確實加強了它的監視感覺。
杰夫柏林:所以我認為你更喜歡電影機的高基礎感光度——2,500?你是用ISO2500拍的嗎?
杰西卡·李·加涅:是的,全部。我從來沒有在索尼電影機上用ISO500拍攝過。好吧,我不能說永遠不會,因為考慮到最佳視覺效果我會用一兩次,對于那些我們知道將會放大40%的鏡頭。
杰夫柏林:你在拍攝節目時是否考慮到了HDR?
杰西卡·李·加涅:當然。我認為我們搞定了HDR。事實證明,這是真正考驗HDR的節目之一。在 HDR空間中對其進行調色非常棒。《人生切割術》的HDR真的讓它栩栩如生。問題是,許多人沒有設置或正確觀看HDR的方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它非常難統一,你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
杰夫柏林:我在索尼的頂級HDR OLED電視上觀看了它。它在我的顯示器上看起來非常棒,這也是這個項目引起我如此強烈共鳴的部分原因。你是在片場是如何進行監看的?
杰西卡·李·加涅:我們有索尼OLED顯示器。我一直使用OLED,我的DIT知道我喜歡什么。我一直爭取使用性能好的顯示器。如果顯示器性能不夠好,我不會和他一起調色。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我和他談論每一張照片,本(Ben)看到所有的東西都是現場調色的。
杰夫柏林:你是否出于HDR考慮調整了你在片場所做的一些事情?
杰西卡·李·加涅:我拋開了我在顯示器上看到的內容,并與我的DIT談論它。如果有什么東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會提出來問:“等等,我看的準嗎?” 然后我們會檢查。這都是測試過程的一部分。所以我的眼睛習慣于以某種方式看待事物。如果它與我在Company3公司的調色師Tom Poole的測試中看到的內容相似,我知道這沒關系,因為我記得我們為測試片段調色時的樣子。
杰夫柏林:如何為節目調色?
杰西卡·李·加涅:對我來說,調色工作實際上來自于與調色師一起設置LUT(顏色查找表)。因此,一旦一開始就設置好了,那么我們就都在同一個基礎上。然后我們再進行二級調色,但我不認為我們在二級調色階段重新創造了新的東西。不過對于我們的第二調色師Andrew Geary來說,這是一次艱難的調色經歷。他必須匹配所有白墻的畫面,幾乎所有這些都是復古的,而且都有偏色。而且我們有時也會曝光不足兩到三檔,所以也會出現色彩偏移。色彩分離不容易。從一堵白墻到一堵白墻再到另一堵白墻,這使得它成為一個非常難以調色的節目。
杰夫柏林:為什么曝光不足?
杰西卡·李·加涅:對我來說,這就是我喜歡CineAltaV的一點。當我擁有正確的顏色和正確的DIT 時,我覺得我可以制作出更有質感的東西。這是個案,但到目前為止,這就是我喜歡使用索尼CineAltaV進行曝光的方式。
杰夫柏林:除了ND濾鏡,你有沒有使用任何特定的濾鏡?并且由于你已經使用CineAltaV拍攝有一段時間了,你是否將ND濾鏡系統視為另一個創意工具,以控制景深,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杰西卡·李·加涅:除了ND濾鏡,沒有其他東西。ND濾鏡系統是電影機中發生過的最好的事情。ND救了我的命。我們有三臺電影機在拍攝,我得每兩秒更換一次ND。對我來說,光圈是如此重要,因為這就是你決定鏡頭美感的方式。鏡頭的主要質量將取決于你使用的光圈,尤其是在老式鏡頭中。無論是開得太開還是開得不夠開,或者不管它是什么,你都需要能夠達到一個特定的點,以賦予它你想要的個性。幾乎不可能始終保持一致。我總是在憑感覺做事,所以有時,我們把事情搞砸了。有時,有演員的頭會在鏡頭的彎曲處或邊緣出現,然后它就會分崩離析。你會說,“哎呀,好吧,在那個時候,我們走得太遠了。嘿,我們能不能使用ND濾鏡然后快點拍?” 我們做到了。然后,你不會破壞演員的走位。當你有這么多的相機時,效率和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操作員也能做到。這也是我使用這臺電影機的主要動力之一。當我在操作時,我可以切換它們,而不會打擾任何人。就像是,“是的,開始拍,走,走。”這太棒了。
杰夫柏林:對這臺電影機的寬容度怎么看?當你進入調色流程時,你可以有多大的后期調整空間,你對此有何看法?
杰西卡·李·加涅: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我真的覺得CineAltaV有一些東西讓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電影,就你如何在調色中處理它而言。我認為你可以真正操縱圖像和高光并拉回細節。
杰夫柏林:在我們結束之前問一個簡短的問題,你用CineAltaV2拍攝過了嗎?對那臺電影機有什么想法嗎?
杰西卡·李·加涅:還沒使用過,但我對它很感興趣。我們真的很想要用它拍攝第二季。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