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尼康攝影大賽2022-2023的評委會委員已全部確定。尼康攝影大賽始于1969年,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始終不遺余力地推廣支持全球創作者的理念。上屆大賽共收到了來自15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65,000份參賽作品。
尼康攝影大賽2022-2023是自推出以來舉辦的第39屆,從經驗豐富且學識淵博的專業人士中選出一個多元化的國際評審委員會,他們中有攝影師、內容創作者、電影制作人和策展人,分別活躍在新聞攝影、廣告、時尚和自然保護等不同的領域。我們很榮幸邀請莎拉·萊恩 (Sarah Leen)擔任首席評委,她是《國家地理》雜志的第一位女性攝影總監,對眾多藝術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評委會將在莎拉的帶領下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期待發掘出新的人才,為影像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評委簡介(評委按字母順序排列)
首席評委
莎拉·萊恩,Visual Thinking Collective創始人/編輯,國家地理榮譽攝影總監(美國)
莎拉·萊恩在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就讀期間,成為了第一位獲得年度大學攝影師獎的女性。2013年,她成為《國家地理》雜志和國家地理第一位女性攝影總監。2020年,她成立了 Visual Thinking Collective,這是一個由女性編輯、教師和策展人組成的社群,專注于創建和管理視覺驅動的項目。萊恩除了通過拍攝教學指導和照片編輯工作坊來傳授知識以外,還提供視覺項目和書籍的咨詢和編輯服務。
雷瑪·喬杜里(Rema Chaudhary), 攝影師(印度)
雷瑪·喬杜里是一位來自印度孟買的攝影師。她專注于空間和人文生活,其創作橫跨人像、時尚、美術和廣告等多個領域。她曾在美國學習攝影和電影,此后與谷歌、耐克、古馳等知名客戶合作。她的作品曾在《Vogue》、《Harper’s Bazaar》、《Verve》等雜志上發表。她還參加了以2022印度藝術博覽會為首的印度及倫敦的群展。
安德魯·埃西博(Andrew Esiebo), 攝影師 (尼日利亞)
安德魯·埃西博是一名活躍在尼日利亞的攝影師,近年來記錄尼日利亞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該國豐富的文化遺產。他創造了在多媒體實踐中融入性別政治、足球、流行文化、宗教和精神等主題的嶄新創作領域。他是凱布朗利博物館藝術創作獎的獲得者。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多個攝影節上展出,并刊登在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出版物上。
伊斯梅爾·費爾杜斯(Ismail Ferdous), 攝影師、電影制作人(孟加拉國)
伊斯梅爾·費爾杜斯是一名孟加拉國攝影師和電影制片人,現居紐約,關注當代世界的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故事。他在達卡商業學院就學時投身攝影,是巴黎攝影機構 Agence VU’的成員,與包括《國家地理》雜志和愛馬仕在內的多家國際報紙、雜志和企業客戶合作。他曾獲美國國家新聞攝影師協會的最佳新聞攝影獎,并在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舉辦的2022年度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中獲獎,在攝影領域榮獲多個重大獎項。
埃斯特·霍瓦特(Esther Horvath), 攝影師,尼康大使(匈牙利)
埃斯特·霍瓦特出生于匈牙利,在西匈牙利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2012年,她追隨自己對攝影的熱情奔赴紐約,在國際攝影中心 (ICP)學習紀實攝影和新聞攝影。 結束紐約的生活后,埃斯特于2018年移居德國。2022年,她因在提升人們對自然保護、環境正義和氣候變化的認知方面所做的貢獻而獲得ICP頒發的無限攝影獎。作為尼康大使、《國家地理》雜志的特約攝影師和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的攝影師,她持續為攝影領域做出貢獻。
"我永遠不能成為一名舞者"組合(I COULD NEVER BE A DANCER), 編舞、創意總監、視頻制作人(法國)
“我永遠不能成為一名舞者”是一個總部設在巴黎的二人組,由藝術家卡琳·沙萊爾(Carine Charaire)和奧利維爾·卡薩馬尤(Olivier Casamayou)組成,他們在世界各地擔任編舞、創意總監或視頻制作人。他們專注于圖像如何影響每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并致力于將舞蹈“輸出”到時尚、當代藝術和廣告等流派中。他們的活動領域豐富多彩,迄今為止參與的項目包括劇院和美術館演出,出演夏卡·康等藝術家的音樂視頻、拍攝法航、寶礦力、香奈兒、卡地亞等品牌廣告,以及凱卓、迪奧、紀梵希的時尚電影等。
約蘭達·埃斯科瓦爾·希門尼斯(Yolanda Escobar Jiménez), 攝影師、編輯(墨西哥)
約蘭達·埃斯科瓦爾·希門尼斯是一位居住在厄瓜多爾的墨西哥紀實攝影師。約蘭達主要制作關于社會問題、旅行和人像的紀實作品。她曾在《美洲季刊》和《赫芬頓郵報》等多家媒體上發表作品。 她還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開展照片及影像拍攝項目。約蘭達也在以影像向模式化發起挑戰的攝影師社區“Everyday Latin America”里擔任編輯兼攝影師。現在,她是一名與國際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合作的自由攝影師。
賈特尼帕特·凱普拉蒂(Jatenipat Ketpradit), 攝影師 (泰國)
賈特尼帕特·凱普拉蒂是一名曼谷的專業攝影師。在蒙古旅行期間,他與一個游牧民族家庭生活在一起,他們的文化、個性和傳統服飾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凱普拉蒂便開始周游世界并用照片記錄各種部落和他們的文化。他的作品曾獲得2022年國際人像攝影師總冠軍、歐洲攝影獎(EPA)2022年度歐洲攝影師獎等眾多獎項。
菊田樹子(Mikiko Kikuta), 策展人(日本)
菊田樹子是一名東京的獨立策展人。她曾從事廣告制作工作,之后來到意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研習攝影史和意大利藝術史。此后,她在日本和歐洲策劃和管理攝影展和當代藝術展。目前,她是 "歐洲人眼中的日本"攝影項目總監,鹽灶攝影節(日本宮城)總監,以及Kanzan gallery(東京)和佐渡島銀河藝術節(新潟)的策展人。
大衛·隆貝達(David Lombeida), 攝影師、電影制片人(厄瓜多爾)
大衛·隆貝達是一名獨立攝影師和電影制片人,目前居住在伊斯坦布爾。他的作品專注于身份認同對世界各地社群的影響。他的作品曾刊登在《華盛頓郵報》、《彭博社》、《路透社》和其他出版物上。大衛參與了2021年埃迪-亞當斯工作坊,因哥倫比亞的人像項目 "Resistencia "而入圍2022年阿諾德-紐曼獎。
寧靜, 導演 (中國)
寧靜是一名電視廣告和電影導演,2011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2014年至2017年期間,她在美國洛杉磯學習電影,并從事電影制作工作,為寶馬、豐田等品牌執導電視廣告。她執導的作品獲得了眾多獎項,包括2017年6月倫敦獨立電影獎的最佳恐怖/驚悚/科幻短片獎。商業與藝術、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交匯,在她的作品中形成了碰撞與融合。
內斯特·波爾(Nestor Pool), 攝影師、電影攝影師、內容創作者(多米尼加共和國)
內斯特·波爾是一位時尚攝影師、電影攝影師和內容創作者,出生于多米尼加共和國,現居美國紐約。他擁有逾十年的廣告制作經驗,曾與谷歌和愛圖仕等品牌合作。作為制作公司 Yellow Film Inc 的創始人,內斯特尋求與品牌建立合作關系,以擴大其數字影響力并制作具有影響力的優質內容。
*評委成員如有增加或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尼康攝影大賽2022-2023
2022年10月27日,尼康攝影大賽2022-2023正式開始接受投稿。本次大賽是第39屆尼康攝影大賽,共分為照片類別比賽和視頻類別比賽。照片類別比賽下設單張照片組別和組合照片組別,視頻類別比賽下設短視頻(180~300秒)組別和超短視頻(20~40秒)組別。照片類別比賽主題是“Beloved(珍視之物)”,創作者可以投稿以自己所鐘愛的事物為題材的作品。視頻類別的主題是“Next Steps(下一步)”,尼康期待收到以今后進一步成長或進化為題材的作品。
大賽的投稿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023年2月13日12:00。投稿截止后,將對所有作品進行第一輪評審,并預計于2023年5月將通過了評審的作品公布在大賽官網上。隨后,評委將進行最終評審,從兩類比賽的每個組別中評選出兩件優秀獎作品、四件特別鼓勵獎作品,并最終從每個類別的優秀獎獲得者中選出一名特等獎獲得者。最終獲獎名單預計將于2023年9月公布。此外,第二輪評審的作品還將參與大眾投票評選,根據公眾投票結果選出照片作品與視頻作品各一件獲得普通用戶投票獎。
同時,為支持獲獎者們的創作激情,尼康準備了豐厚的獎品。特等獎將獲得獎金500,000日元、尼康Z 9相機一臺以及一支尼克爾Z鏡頭。除了特等獎獲得者,根據作品類別與獎項的不同,各位獲獎者將獲得包括Z 7Ⅱ、Z 6Ⅱ、Z 50、Z fc、Z 30在內的尼康Z系列微單數碼相機、尼克爾Z鏡頭、適配拍攝配件等多種獎品。除了實物獎品之外,獲獎作品還將獲得多項權利。例如,獲獎作品將在尼康的各類社交媒體官方賬號上進行介紹宣傳、在尼康全球的各類門店設施中進行展示等。
尼康攝影大賽始于1969年,由尼康公司創辦,為攝影愛好者提供向世界表達自己的平臺。本次尼康攝影大賽不限器材,不分年齡、性別和國籍。無論你是專業攝影師還是業余愛好者,都可以向投稿自己的作品。尼康希望通過尼康攝影大賽,為那些希望通過圖像分享故事、影響人們思維方式的表達者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尼康誠邀廣大創作者踴躍投稿,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向世界傳遞自己的熱愛,用光影帶給人們前進的力量。
參賽作品提交時間: 2022 年 10 月 27 日(北京標準時間12:00)至 2023 年 2 月 13 日(北京標準時間12:00)。
更多信息,請訪問2022-2023尼康攝影大賽網站查詢。
>尼康攝影大賽網址:
https://photocontest.nikon.com.cn/cn/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