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重構的風景”第八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在廣東的長安鎮圖書館開幕。國內著名攝影家、攝影理論家齊聚長安,暢談攝影事業發展歷程,探討今后創作思路,展示珍貴精美影像作品。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原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總策展人劉宇,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潔軍,長安鎮黨委委員陳文龍,以及來自各地的著名策展人、攝影家、攝影理論家等參加開幕式。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右四),原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總策展人劉宇(左三),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潔軍(右三),長安鎮黨委委員陳文龍(右二),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東莞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長安攝影周藝術總監李志良,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公室主任蔡少霞,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金像獎獲得者胡國慶共同為攝影周剪彩。
攝影周突出鄉村振興 策劃13個展覽
總策展人劉宇表示,本屆攝影周以“重構的風景”為主題,實現鄉村振興必然要實現鄉村的文化振興,藝術結合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獨特的發力點。眾多藝術家積極探索賦能鄉村發展的途徑,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應。希望通過本屆攝影周,讓市民從攝影家的微觀視角解讀鄉村之變乃至中國之變。
陳文龍表示,本屆攝影周突出鄉村振興,以“重構的風景”為主題,既契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又符合長安實際情況。希望通過打造長安攝影周品牌,講好長安鄉村振興、改革發展成果,讓更多市民參與攝影,用攝影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動長安攝影多出精品力作,為推動長安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儀式上,還宣讀了成立廣東省攝影家協會策展委員會的決定,為策展委員會成員頒發證書。
為了傳播中國攝影藝術之美,傳承和創新影像文化,進一步擦亮中國攝影之鄉名片,從2014年開始,長安鎮精心策劃推出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品牌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七屆。本屆攝影周以“重構的風景”為主題,以鄉村建設為主線,嫁接攝影藝術與鄉建實踐,用攝影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并將攝影文化做更深層次的傳導與生根。攝影周在長安鎮圖書館和廈崗螺山公園共策劃了13個展覽,包括《藝文飄鄉》《地域與策略——從碧山到大南坡》《新陳代謝:城市更新中的東莞影像再發現——作為個體的胡克嘉影像梳理》《我的西海固》《美麗潘莊 振興桑杭》《藝術活化鄉村》《吹響新時代的“螺號”》等作品展。
據了解,本屆長安攝影周由廣東省鄉村振興局、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由廣東省攝影家協會策展委員會、東莞市攝影家協會、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主辦,由廣東心路睿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長安鎮圖書館、長安鎮文化服務中心、長安鎮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長安鎮攝影協會、廈崗社區協辦。攝影展覽活動將持續到12月24日。
作品眾多、主題鮮明生動展示長安綠道之城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攝影周中的《綠道之城——步向美好生活作品展》,除了設置了墻上精美的攝影作品外,還以長安的綠道整體布局為參考,通過立體的無人機俯視視角布局觀展長廊,生動地展示長安生態文明建設的顯著成效,讓市民能沉浸式領略長安的綠道之城建設。
“為通過攝影家的鏡頭把鄉村建設案例呈現出來,我們在選擇作品的時候,照顧到地域性和廣泛性,以及案例的差異性,還有影像風格的多樣性。希望通過這些案例,讓從事、關心鄉村振興的市民群眾從中得到借鑒和啟發。”總策展人劉宇說。
本次攝影周展出作品眾多,主題鮮明,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展。他們紛紛表示,作品無論是選題還是構圖都很新穎。展覽也為他們展示出了不一樣的觀感視角,讓他們受益匪淺。
“作品接近我們普通人的視角,很多作品以前沒有展覽過,這是一種攝影上的潮流、尚新思維。”攝影愛好者陳吉球說。
“說到鄉村的變化,我比較喜歡記錄它們的具體變化。我們在這里見到很多大師的作品,受益良多,非常有啟發,以后我們還會繼續來取經學習。”攝影愛好者李崇真說。
“攝影學習包括很多方面,觀展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我是非常喜歡觀展的,我熱愛攝影已有很多年,現在很想學習策展。”攝影愛好者李荊菊說。
攝影 | 李鄂 占有兵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