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嘉賓開幕式上合影
2023年4月18日,第二十六屆河北省攝影藝術展覽在邢臺市開幕。本屆省展作品全部按照收藏級制作,作為一套影像文獻,被河北省檔案館永久收藏。
方竹學致辭
中國攝協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河北省攝協主席楊越巒,中國攝協副主席、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攝協主席兼秘書長潘朝陽,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彭文玲 ,河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方竹學,河北省檔案館館長左紅江,河北省攝協名譽主席、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劉瑞新,中國攝協理論委員會委員、杭州市攝協副主席趙剛,山東省攝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賈虹荀,邢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群江,邢臺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主任王獻嶺,邢臺市委宣傳部二級調研員張新杰,邢臺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霍會敏,以及寧晉縣攝協,省內各地市攝協和行業攝協的代表,獲獎作者、攝影家代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等200余人,共同見證了開幕式盛況。開幕式由河北省攝協常務副主席汪素芳主持。
楊越巒致辭
省展共展出作品200件,全部被河北省檔案館永久收藏
河北省攝影藝術展覽是河北省攝影家協會舉辦的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全省性攝影展覽,是河北攝影水平與成就的集中展示,已經成功舉辦了25屆,為推動全省攝影事業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全國也引起廣泛影響。
本屆展覽,經過近3個月的公開征集,共收到900多位參賽作者來稿計3992件作品,其中紀錄文獻類:1707件;藝術創作類:1595件;專題系列653件;優秀畫冊展37件。經過評委認真嚴謹的評審以及嚴格的公示,最終評選出入選作品200件,其中紀錄文獻類:79件;藝術創作類:54件;專題系列49件;優秀畫冊展18件(含特別獎8件)。展覽分單幅作品、專題藝術系列作品、優秀畫冊與畫冊特別獎3個單元進行呈現。
本屆省展邀請省檔案館作為聯合主辦單位,省展作品全部按照收藏級制作,作為一套影像文獻,被河北省檔案館永久收藏。為此,開幕式上舉行了隆重的作品移交儀式。河北省檔案館館長左紅江為本屆省展的獲獎作者代表頒發了省檔案館出具的收藏證書。
開幕式上,方竹學代表河北省文聯,充分肯定了省攝協近年來的創造性工作。他說省攝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指導思想落實在組織工作中,緊扣時代主題,立足燕趙大地,圍繞中心工作,精準施策,立足“做人的工作”這一核心任務,聚焦“生產創作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堅持以專題攝影為導向的省展改革,不斷深化、不斷完善,取得了豐碩成果。
獲特別貢獻獎代表接受頒獎
開幕式上,組委會為獲獎的攝影家代表頒發獎杯和證書,并為石家莊、秦皇島、滄州、邯鄲、唐山、邢臺攝協頒發優秀組織工作獎,為中共寧晉縣委、寧晉縣人民政府、童泰嬰幼兒服飾有限公司頒發特別貢獻獎。
中共寧晉縣委書記王濤出席開幕式,并在致辭中表示,寧晉縣委、縣政府參與本屆省展的主辦,為展示寧晉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成果,加強寧晉攝影界與全省的學習交流,推動寧晉攝影事業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王濤致辭
別開生面,省展辦在了新型現代化工廠內
本屆省展走出專業藝術場館,選擇在工廠——同時也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的童泰文化旅游產業園內舉辦,是對省展展覽方式的又一次探索和嘗試。
楊越巒告訴表示,自第23屆省展開始專題化導向的改革以來,河北攝協贏得了來自全國攝影界支持、關注的目光。對于本屆省展,我們在組織架構、展陳方式上,再次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首次把省展辦到現代化的工廠內,就是要讓攝影藝術走到人民中間去,與百姓共情。為了壯大寧晉本土的攝影力量,培養當地的攝影家隊伍,強化攝影與寧晉經濟社會發展的粘連度,我們下大力氣組織了寧晉主題攝影培訓班,完成了與省展平行的“安寧晉福”攝影展,既有力地培養了本土攝影人才,又針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拍攝了一大批彌足珍貴的影像文獻,通過攝影活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為鄉村振興做出積極的貢獻。
汪素芳主持開幕儀式
關注現實,唱響主旋律, 河北省“三件大事”成為省展重頭戲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習總書記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指出的創作方向。河北省攝影藝術展是對我省攝影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藝術實踐活動的一次大檢閱。黨的百年華誕、冬奧、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鄉村振興等題材構成本屆省展的主旋律,體現了攝影家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對百姓生活的捕捉,對善良人性的禮贊,對強大祖國的謳歌。
攝影要緊隨時代,攝影家要有責任感、使命感。在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河北人民堅持咬定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目標不松懈,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保障了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的勝利召開,有力地推進了雄安新區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實際行動慶祝黨的百年華誕……特殊的歷史時期,賦予了攝影人特殊的任務和使命。廣大攝影家和攝影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鏡頭面向百姓,聚焦現實生活,發生在燕趙大地的大事、喜事,都在攝影師的鏡頭里得到反映,都在本屆省中得到體現。《烈士回歸故里》《童心向黨慶華誕》《遇見·冬奧》《最美護林員》《豐碑》《大船工匠》……這些優秀的攝影作品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精彩瞬間,展現了新時代河北開放自信、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
作品充滿煙火氣是本屆省展的另一大亮點,除了反映北京冬奧會、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等宏大敘事的作品,更側重表現普通百姓工作和生活的作品,如《小院里的婚事》《誰在雪中忙》《燈火內外的人生》《全城熱練》《影壁墻》《運鹽工》等這樣充滿煙火氣、接地氣的生活畫卷。
部分入展攝影師合影
鼓勵攝影家追求個性化,省展成了藝術多樣化競技的舞臺
攝影的功能不僅僅是記錄,也體現了攝影家的拍攝理念、審美理想和藝術追求。河北省攝協一直倡導和鼓勵探索創新、風格多樣、個性鮮明的作品,這一點在本屆省展也有十分深刻的展現。
獲得優秀攝影師獎的作者石曉軍的《抗疫元素》,將抗疫工作中醫護人員的防護服、手套、喇叭等元素符號匯聚在一起,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中國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另一位獲得優秀攝影師獎的作者趙福艷的作品《古戲樓》,使用中畫幅相機、傳統黑白膠片,后期呈現采用“淺灰調”,強化突出了戲樓建筑的質感、細節,在大面積空白的襯托下,戲樓顯得孤寂而疏離,讓人不禁想到這些飽經風雨的建筑瑰寶,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已經淪為夕陽,即將淡出時代,成為無可用之的文化風景,在喚起鄉愁和記憶的同時,引導觀眾去關注和愛護我們的傳統和歷史。
由邢臺市委宣傳部指導、邢臺市文聯主辦的“太行泉城 美麗邢臺”專題攝影展同時啟幕,來自邢臺的129位攝影家的205幅攝影作品生動展示了太行泉城的秀美風光,推介了“太行泉城”城市品牌,也讓更多外地朋友認識邢臺、走進邢臺、愛上邢臺。
由120件精彩作品構成的“安寧晉福”寧晉攝影大展同時綻放,展示了寧晉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與第26屆省展交相輝映,靚麗成一道奪目的風景。
研討會現場
本屆省展由河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攝影家協會、邢臺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寧晉縣委、寧晉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邢臺市攝影家協會、寧晉縣總工會、童泰嬰幼兒服飾有限公司協辦,北京攝影函授學院(河北)、中共寧晉縣委宣傳部、寧晉縣文聯、寧晉縣攝影家協會承辦。
側記
26屆河北省展:場地設在工廠,壯大本土攝影
河北省攝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展覽辦到人民中間,但把展覽辦在企業工廠內,在歷屆省展中還是首次。
改建工廠大廳為展廳,以全新的設計理念精心布展
經過對童泰的現代化廠房大廳進行設計改造,創設出適合攝影展的獨特空間。對展出作品進行專業細分,根據作品獲獎情況分成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單幅作品;第二單元:專題藝術系列作品;第三單元:優秀畫冊與畫冊特別獎。本次展覽注重視覺呈現,在空間規劃、視覺設計方面精益求精,根據環境使用不同類型專用燈光,打造大氣簡潔、立體多元的展覽效果。展廳中專門為10名“優秀攝影師”作品設立了獨立展線,并布以燈箱、裝置、音樂等道具,在呈現方式上令人耳目一新。
任鵬飛作品《燈火內外的人生》利用一個鄉村戲班的照片為展墻背景,墻頂搭建灰色的瓦片,創設一個戲曲舞臺的效果。在這組專題旁邊,有個“劇中人”道具,也是觀眾互動的網紅打卡地,有古裝情節還可以給自己拍一張美美的古裝劇照。另外,這里還設體驗區,國粹臉譜創意手工DIY,想體驗一下戲曲傳統文化魅力的,可以動手貼幾個名人劇照。
展覽現場
張利紅作品《雙減政策下的學校教育新樣態》利用對比的呈現方式,通過布置一扇門將現實課堂與新的教育樣態隔開,讓人體會到中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宋朝興的《默觀》打印在特殊材質上,經過多層的疊加,置于燈箱中,呈現奇幻效果,目的在于探索影像并置后的諸多可能,對作者作品進行延伸創作有著重要意義。
于文江的《漫漶》,楊富山的《無悔的青春》,范會迎的《開發太陽能造福全人類》,趙占南的《遇見.冬奧》,趙福艷的《古戲樓》將照片與實物相結合,采用了裝置道具,這種沉浸式的展陳方式,給觀眾帶來極強的現場體驗和視覺效果。
工廠員工成了省展最早的觀眾
26屆省展展廳就在開放式工廠童泰公司的9樓,這里是企業員工們每天吃飯都要經過的地方,因此,員工們不僅成了省展最早的觀眾,而且全程目睹了整個省展的布展過程。工廠設計研發部的小張說,“吃完午飯,最放松的事情,就是來這里看會兒展覽,這次展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攝影原來能把家鄉表現得這么美”。
展覽現場
不斷壯大本土攝影力量,提升其攝影水平
2022年5月,河北省攝協結合26屆省展和“安寧晉福”寧晉攝影大展工作,先期舉辦了“安寧晉福”專題攝影研修班,面向寧晉域內及石家莊市、邢臺市、周邊縣招募學員51人,研修班以寧晉縣域為拍攝對象,用攝影的方式開展專題探究,深度提煉寧晉縣的地域風貌、時代楷模、鄉村振興、時代縮影、產業發展五個大項、19個子項目。項目實行認領制,導師輔導內容包括專題選擇、實地拍攝、作品點評、內容梳理、圖片編輯、指導投稿等。
經過5個多月的強化訓練,當地攝影師們對攝影的認知、對專題的認識,都有很明顯提升,更有可喜可賀的成績——范會迎的作品《開發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獲26屆省展金質收藏,被授予“優秀攝影師”榮譽稱號;周津皓的作品《一根麥稈的旅程》獲專題系列銀質收藏;牛豪欽的作品《三農印象》入選26屆省展藝術類優秀作品獎。申靜等45人分別獲得“安寧晉福”寧晉攝影大展的等級獎和優秀獎。
學員步豐波說,“通過研修班學習,我有了專題意識,更讓我體會到了創作要深入生活、不斷實踐才能提高認識,拍到有意義的作品。這次培訓,在我的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我雖然愚鈍,但也相信,在以后的攝影學習中,它會慢慢發芽成長,未來會創作出成熟的專題作品呈現給師友們!”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