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展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項目全面啟動

        分享:

        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建館20周年之際,“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第一次工作會議日前在上海召開,年鑒的顧問委員會和專業工作委員會的部分成員及館內工作團隊共同就年鑒的整體構想、工作內容、團隊及流程等各個方面展開了深入討論。


        640 (1).jpg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項目啟動會議現場(來源:文化上海灘)

        線下(從左到右) 曾玉蘭、顧錚、施瀚濤、劉媛、朱炯

        線上:張獻民、鄭梓煜、祖宇、顧佳君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發起并主辦,是一個以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實踐的第一線觀察和資料收集為基礎,開展現象分析和整理,文獻及作品的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據透露,它將與全國范圍內的研究者和創作者開展合作,尤其會以部分高校的藝術史論專業為依托,形成一個廣泛的工作網絡,及共同生產和分享的機制。年鑒特別邀請了朱青生、張培力、顧錚、張獻民、曾玉蘭擔任顧問委員會委員;由顧問委員會委員提名施瀚濤擔任執行總監;同時設立專業工作委員會,其成員包括朱炯、施瀚濤、劉媛、顧佳君、鄭梓煜、祖宇(按年齡排序)。


        年鑒以當年在中國大陸境內畫廊、美術館、紙質或電子媒體,以及其他公共空間中所發布和發表的作品作為考察、收集和編撰的對象;同時也兼顧中國藝術家在國外,或者外國藝術家所發表的涉及到中國內容的作品。年鑒所關注的范圍不僅覆蓋重要的畫廊、美術館、高校和藝術出版信息,記錄成熟的或成名的影像藝術家的最新作品和展覽,同時也將包括更多替代性空間或藝術家自發表的內容,希望籍此能及時記錄不斷涌現的青年藝術家和藝術群體的工作,并最終以線上及線下的文獻庫、出版物、展覽及衍生活動等各種形式反映中國影像藝術的最新實踐和成果。


        同時,年鑒的工作將不僅包含年度發行的出版物和相應的展覽,同時還將組織一系列的作品欣賞和討論活動。這些活動將邀請更多的藝術家、學者,共同策劃和參與,并逐步延伸至高校中展開。年鑒力求日積月累、長久而深入,通過穩定而有效的工作機制,逐步發展成為中國當代影像藝術最全面而詳細的文獻庫。它將是研究者資料檢索的窗口,是藝術史論教育實踐的田野,同時也為美術館觀眾提供欣賞作品的機會。它也將促進相關領域的交流和討論,并希望為未來影像藝術的創作提供更多的靈感。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創建于2003年,是中國第一家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為當代藝術發展服務的公立美術館。它以 " 原創性、學術性、國際性 " 為辦館理念,具有展覽、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


        1684468127948839.jpg

         附注:

        *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中的“影像藝術”就作品形態而言,既包括攝影、錄像藝術、新媒體及交互媒體,同時也包含在藝術空間中獲得呈現的動畫、情節片、紀錄片等。這些作品都有著從最初的攝影和電影技術的發明而逐步發展出來的新的圖像媒介的特性。影像及其在當代藝術領域的應用和表現依然在不斷變動和發展,各類影像藝術之間,以及影像和繪畫、雕塑等其他藝術形態之間也多有重疊,同時影像還和當下生活和生產領域中更多的社會應用有交叉。

        年鑒對于“影像藝術”的定義不做嚴格的預設,所有基于影像技術而產生的,并且在藝術機構、媒體以及公開場合上發布、發表的作品都在觀察和甄選范圍之內。年鑒將各種可能正處于媒介特性邊緣的作品的取舍留給資料的收集者和編撰者,由他們在工作中通過交流溝通達成最終的決定。希望以此保證年鑒的開放性,讓它能及時而動態地反映出這一領域急劇變動和發展的特征,甚至參與到關于這一媒介的專業和大眾認知過程之中,而這些也正是影像藝術年鑒的題中應有之意。


        組織形式

        第一屆顧問委員會委員(按年齡排序)

        朱青生、張培力、顧錚、張獻民、曾玉蘭

         執行總監 

        施瀚濤

        第一屆專業工作委員會 (按年齡排序)

        朱炯、施瀚濤、劉媛、顧佳君、鄭梓煜、祖宇


        朱青生

        顧問委員會委員

        北京大學教授,德國考古學院通訊院士,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藝術史研究所所長。主持中國現代藝術檔案(1986年起),主編《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05年起每年一卷),策劃“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2016年起)。長期領導《漢畫總錄》編輯計劃,已正式出版63卷(截止到2022年),主編《中國漢畫研究》學刊。曾任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期間(2016-2021),領導國際藝術史界聯合建立全球圖像鏈接系統,同時推進在世界藝術史研究理論與方法的總結與更新。著有《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十九札》等。


        張培力

        顧問委員會委員

        工作生活于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教授。1985、1986年組織參與“85新空間”展及“池社”活動。主要作品有《X?》系列《30X30》《水-辭海標準版》《(衛)字3號》《不確切的快感》《遺言》《陣風》《碰撞的和聲》等,《30X30》(1988)被藝術界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錄像藝術作品。強調藝術對于現實生活的關照和干預,強調藝術語言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性。主要從事以錄像、文字、聲音裝置、機械裝置、攝影為媒介的藝術創作。從事藝術教學工作三十余年,于2003年在中國美院建立新媒體系,開始了中國藝術院校中最早的新媒體藝術教育。曾三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及里昂雙年展、悉尼雙年展、光州雙年展、釜山雙年展等重要國際展事;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美術館、比利時根特當代美術館舉辦個展。獲AAC年度藝術家大獎,CCAA終身成就獎。


        顧錚

        顧問委員會委員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畢業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學人類文化研究科比較文化研究專業,獲學術博士學位。曾任第56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終評評委。2017-2018年度哈佛燕京訪問學者。2019年德國海德堡大學第九屆中國藝術史海因茨·葛策杰出客座教授(9th Heinz G?tze Distinguished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ese Art History)。2020、2021、2022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藝術總監。曾獲得中國攝影金像獎(理論評論)(2001年)及第一屆沙飛攝影獎學術獎(2007)。著有多部專著,并在國內外策劃多個當代攝影及藝術展覽。



        張獻民

        顧問委員會委員

        任教于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電影學院。近年監制或出演電影《塔洛》《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柔情史》《東北虎》《云霄之上》《內沙》《金陵范特西》《日常生活》等。曾任亞太電影獎、亞洲紀錄片基金等評委。致力于推廣中國藝術電影,在十多個國家策劃舉辦過中國電影專題展映。


        曾玉蘭

        顧問委員會委員

        現任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館長。長期在公共藝術機構內從事研究與策展工作,致力于普及當代藝術,打造服務公眾的非營利性公共藝術空間。


        朱炯

        專業工作委員

        工作生活于北京。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副教授,博士。從事攝影高等教育二十余年,在教學的同時長期從事攝影創作、評論、藝術策展和影像文化研究工作。


        施瀚濤

        執行總監/專業工作委員

        工作生活于上海。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政策研究碩士。曾在FutureLab: 藝術與設計教育博覽會、上海雙年展、上海種子、瑞象館、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上海外灘美術館等藝文項目和機構中從事展覽和公共活動的規劃與執行,并在藝術、攝影及藝術體制領域開展研究和寫作。


        劉媛

        專業工作委員

        工作生活于重慶,現任職于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兼任中國藝術創作數字影像中心學術專員。曾先后任職于《當代美術家》編輯部、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


        顧佳君

        專業工作委員

        上海市美術館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副館長、策展人,多年深耕于美術館行業,長期致力于非營利公共空間內的項目營運和策劃。


        鄭梓煜

        專業工作委員

        工作生活于廣州。現任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研究員。曾任南方都市報視覺中心高級編輯。現聚焦于視覺傳播研究、藝術批評寫作、當代攝影研究及策展,曾獲第七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獎、中國優秀攝影策展人飛馬獎提名。


        祖宇

        專業工作委員

        工作生活于杭州。攝影史研究者、媒介創作者、策展人。浙江工商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入站博士后,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博士、英國倫敦大學圖像傳播碩士。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青年優秀人才”。紐約非盈利藝術機構NO LONGER EMPTY 駐地策展人。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欧洲久久av|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