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受邀參加2023上海旅游博覽會。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公共藝術項目《長江之歌-由》和論壇演講《以藝術之力,傳文化之美——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為例》在上海旅博會首個中國公路文化主題展國民公路G318全國36場巡展的首展上亮相,受到展會觀眾和論壇專家的關注、點贊。
上海旅博會期間,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就校企合作專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打造、服務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等議題,與參展、參會企業交流,并與上海愛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四川高地智造文旅公司分別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 “希望我們的校企合作能為國家戰略發展、拉動內循環創造新的模式,作出校企合作的新貢獻”,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董事魏彬則表示,“由此展現我們當下大學教育轉型的一個創新探索”。
踐行大學的創新探索,踐行藝術服務社會
《長江之歌-由》由該校成龍影視傳媒學院與公共藝術學院聯合創作。著名編舞家榮濤與公共藝術學院師生聯合創作,著名編舞家、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舞蹈專業學科負責人、紐約市立大學終身教授殷梅擔任藝術顧問,四名舞者由成龍影視傳媒學院舞蹈表演專業師生擔任。作品在以G318公路畫卷為背景的“東方之眼”裝置內完成,講述了318公路誕生的故事,時長8分鐘,展會期間每天演出一場。《以藝術之力,傳文化之美-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為例》由該校環境設計學院黨總支部書記謝曦臨主題演講,探討青年藝術力量如何表達在地文化,服務區域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創新。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在上海旅博會期間發表的公共藝術作品與主題演講均圍繞該校的創新探索展開。武漢設計工程學院來到上海旅博會,與校企合作企業深度交流合作模式,共同探討校企合作專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打造、服務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等議題,在現場與上海愛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四川高地智造文旅公司分別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與愛駕傳媒的合作始于2016年的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海站,雙方通過合作推廣中國賽車運動、賽車品牌產生默契與共鳴,自此,雙方每年均會就賽車體育、公路文化品牌推廣進行合作,迄今已有7年。此次延續合作旨在加深合作內容,拓寬合作領域,努力打造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典范案例,為“G318國民公路文化”在影視、文創、文旅品牌等領域的全面發展打牢人才培養基礎,培養中國文旅產業人才的國際化視野,為下一步的國際化推廣孵化優質的內容。
2018年,正是通過參加在理塘縣舉辦的首屆318峰會,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結緣當時還是國家級貧困縣的四川甘孜州理塘縣。理塘縣委、縣政府委派理塘文體旅有限公司與該校合作,從2019年至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派駐理塘的設計團隊參與并完成了一系列當地文旅項目,取得了一致好評,體現了“設計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高校優勢,高校參與鄉村振興的“理塘模式”收到社會關注。
目前該校在理塘縣的設計團隊已入駐巴塘縣,將參與巴塘當地村史館等鄉村振興項目的打造。四川高地智造文旅公司顧問張璽表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在理塘縣的設計服務具有典型意義,值得其他城市和鄉村借鑒,通過此次簽約,四川高地智造文旅公司將就四川、貴州兩省的文旅項目與該校進行深度合作,雙方將對“理塘模式”的延續與推廣進行探索。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董事魏彬則表示,“希望我們的校企合作能為國家戰略發展、拉動內循環創造新的模式,作出校企合作的新貢獻”,“由此展現我們當下大學教育轉型的一個創新探索”。
從武漢到上海,他們用環境舞蹈跳出318與長江的故事
長江是“母親河” 318國道是“父親路”。四次交匯、一路相隨,望見彼此、聽見律動 、身體相依、收獲一程。
5月29日-5月31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原創環境舞蹈《長江之歌-由》在上海旅博會上發布展演,三天演出三場。首個中國公路文化主題展—國民公路G318全國36場巡展首展是一次318的全面展現,也是一場中國公路文化的探索之旅。展覽現場“東方之眼”的公路裝置,以318國道為主要場景,呈現沿途的壯麗山河、偉大工程、文化風俗:318國道沿線多民族融合共生,三圈的環形設計,順時針的動線方向,契合藏地轉山的傳統,一次觀展仿如一次公路旅行。《長江之歌-由》在“東方之眼”的裝置里,舞蹈了一場長江與318的對話故事。
《長江之歌-由》,“由”是動機、是經歷、是歸屬、是建構。作品中的造型取自石頭,舞者抽象的身體符號,像是一個個移動的雕塑,舞動著一路的翻滾、起伏、回旋、拍打:一路開拓、一路前行、一路遇見、一路自由……在交匯處停頓,在停頓處相望。演出現場,觀眾跟隨著舞者們的移動、在微縮的“東方之眼”裝置里,走上了318國道的征程,一路相遇、一路分開、在交匯處會和。
“這是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師生根據現場展覽和環境所創作的原創環境舞蹈”,國民公路G318文化推廣發起人、愛駕傳媒創始人兼CEO李克崎在現場介紹,“他們為展覽定制了一個舞蹈,這個環境舞蹈在現場非常的震撼,請大家有空去現場看。”
“很藝術,很創新”,現場的觀眾、參會的嘉賓、領導拿起手機給舞者們拍照、為他們點贊,在終點處與他們合影。一位頭發花白的先生連著幾天來看演出;一位來自烏克蘭的演員、模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非常喜歡他們的創意、自己從中得到了很多靈感;一位現場的保安舉著指示牌遠遠地觀看演出;現場的攝影師們放下相機與舞者合影……觀眾們擺出與舞者同樣的造型打卡拍照,記錄自己與藝術的相遇,計劃著走一趟318國道的旅程。演出三天三場,吸引線上線下眾多關注、頻頻點贊。
從武漢到理塘,他們探討青年藝術力量如何表達在地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5月31日下午,2023公路旅行生態大會籌備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這是中國首個以公路IP——國民公路318為主要場景展開的一場圍繞公路旅行生態的探索,來自四川、安徽、貴州、湖北等地的旅游局長、“文旅代言人”為家鄉站臺、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公路旅行生態。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黨總支部書記謝曦臨以《以藝術之力,傳文化之美-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為例》為題發表主題演講,探討青年藝術力量如何表達在地文化,服務區域經濟文化發展和創新。
演講圍繞青年藝術力量如何表達在地文化展開,謝曦臨分享了武漢設計工程學院以藝術、設計特色專業開展的教學探索、社會實踐與校企合作創新——傳承與創新荊楚文化服務賽車設計,進行國際推廣;發掘藏地文化特色元素,以文旅設計幫助理塘文旅設計、振興經濟;以環境舞蹈發現城市、活化城市,傳播城市人文底蘊與歷史文化之美。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以藝術的力量、設計的力量,幫助理塘的旅游扶貧,幫助理塘旅游的文創,做了很多事情,我們是直接的受益人,非常感謝他們”。四川智造文旅公司顧問張璽在現場說,“知識轉變為產業,知識轉變為動力,需要一個平臺、一個機會,我們非常感謝他們把人才吸引到我們這個小縣城,能把理塘推向全社會認知。我們很愿意與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再次合作、再次牽手,深化資源的轉換,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為旅游事業賦予更大的能量。”
“由”是起因,也是建構。參加上海旅博會也是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與產業、與企業深入互動、探討、深化校企合作的機遇與創新,未來將更多以自身的藝術、設計特色發揮當代大學的使命擔當,探索在地創作的藝術表達和區域經濟發展,以大學的力量、藝術的力量服務社會、探索融合創新。
“今天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的師生、尤其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師生來到上海,來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旅博會這樣一個平臺,展現他們的才華和夢想、展現我們以藝術、設計力量服務社會的實踐成果”,魏彬表示此次參展上海旅博會對于學校是一個探索創新的機遇與挑戰,“非常感謝有這樣一個社會實踐的機會從武漢來到上海,未來我們的合作將沿著創新的思路,繼續帶領著我們的年輕人,沿著318的每一站去踐行我們的創新,踐行我們的藝術服務社會。”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