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宣傳好吉首市文旅品牌,做大做強吉首市文化旅游產業,更好地通過圖片、視頻推介吉首豐富多彩的人文風情、自然景觀和文旅產業的特色和亮點,用鏡頭講好新時代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中的精彩故事,湖南日報社和吉首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吉祥首府·天下鼓鄉”中國(吉首)首屆影像大賽活動。現面向國內外攝影師征稿。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湖南日報社
中共吉首市委
吉首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湖南日報社湘視頻道
湖南日報影像傳媒有限公司
湖南圖片庫
中共吉首市委宣傳部
吉首市德夯風景名勝區管理處
吉首市文化旅游廣電局
吉首市天行健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協辦單位
吉首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吉首市融媒體中心
二、征稿時間
2023年7月8日至2024年7月7日
三、征稿內容
聚焦吉首市行政區劃內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文化旅游、美麗鄉村、社會發展成就等內容的圖片、視頻作品。
四、獎項設置
大賽設圖片類、視頻類兩個類別的獎項
1.圖片類獎項
金獎1名 獎金10000元
銀獎3名 獎金各4000元
銅獎6名 獎金各1000元
優秀獎40名 獎金各500元
入選獎50名 獎金各200元
2.視頻類獎項
金獎1名 獎 金15000元
銀獎3名 獎金各5000元
銅獎6名 獎金各3000元
優秀獎10名 獎金各1000元
所有獲獎作品均頒發獲獎證書,同一作者不重復獲得同類獎項的等級獎。
五、參與方式
地市州級以上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媒體及專業影像機構的專職工作者,可申領參賽證。持參賽證和身份證,可在大賽期間無限次免費進入吉首市轄范圍內的旅游區及各支持景點拍攝。辦理參賽證須先進行資質審核通過后,再到吉首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辦理。
1.資質審核。攝影師在新湖南客戶端圖片頻道的本次大賽征稿啟事里下載申請表格,與相關資質證明資料一起發送至大賽官方指定郵箱xxjsys2023@163.com,由湖南日報社湘視頻道進行審核(時間為3個工作日),收到審核回復信息后方可前往辦理證件(聯系電話:0731-84329973)。
2.證件辦理。地點:吉首市文化旅游廣電局305室(地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新區市政大樓副樓,聯系電話:0743-8516966)。辦證須提供1寸身份證件照1張,辦理時間為工作日,同時須簽署相關協議。
六、投稿要求
1.參賽作品要求彩色作品,拍攝器材、投稿數量不限,單幅、組照不限。
2.所有參賽作品必須是在大賽期間,拍攝于吉首市轄區內的原創影像作品。
3.投稿方式:郵箱和新湖南投稿通道兩種方式。
(1)指定郵箱xxjsys2023@163.com
(2)新湖南客戶端“圖片”頻道大賽專欄投稿通道。
作品文件命名:作品名+作者+電話。附相關信息文檔(作者姓名、聯系方式、拍攝時間、地點等)。
4.圖片類投稿要求:
參賽作品可用JPG或RAW格式拍攝。投稿統一為彩色JPG格式,文件大小不低于5M或長邊不得低于4000像素。作品可對影調、色彩適度調整及剪裁,不得進行任何足以影響其真實性、準確性的改動(全景拼接形式除外),嚴禁使用AI技術生成的圖片參賽。
5.視頻類投稿要求:
(1)作品必須為真實原創,鼓勵有故事性的視頻作品,拍攝于吉首市范圍內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文化旅游、美麗鄉村等,內容至少涵蓋場景5個以上,時間跨度最好涵蓋春夏秋冬四季。
(2)作品可以適度渲染,但不能改變畫面內容元素;作品的剪輯、配樂、特技等編輯手法列入評審項目。
(3)作品時長3至5分鐘,為MP4格式,清晰度為1080p,16:9畫幅,每秒不低于25幀,每分鐘視頻不低于100M。
(4)作品涉及的肖像權、音樂版權等權益由作者自己負責。
6.作品評選后將進行公示,擬獲獎作品必須提供原始高清大圖(RAW或JPG格式,沒有經過電腦軟件處理),供主辦方核驗作品的真實性。視頻作品需提供30分鐘以上的原始影像素材。作者須在規定時間內提供原始文件和素材,無法按時提供將被視為自動放棄獲獎資格,主辦方有權取消該作品獲獎資格。
7.參賽作品上不得出現作者姓名、水印等信息。
七、大賽評選
組委會組織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公開公正評選確定獎項,評選結果進行網絡公示7天。公示期滿后將在媒體上公布最終獲獎結果。
八、特別聲明
1.本次大賽不收參賽費,不退稿。
2.參賽者應保證對該作品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凡前述保證落空導致相關糾紛的,一切法律責任均應由參賽者本人承擔;主辦單位因此受到損害的,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3.對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參賽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
4.作者擁有作品著作權,主辦方享有永久免費使用參賽作品的權利,可以重復使用獲獎作品進行出版和展覽等,并在使用過程中尊重作者的署名權。征稿期間用于宣傳和展示的作品,不代表最終評選結果。
5.參賽者創作時不得違反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不得違反拍攝所在地的相關規定。使用無人機航拍須遵守無人機飛行管理管制措施等。
6.參賽者必須服從相關部門的統一管理,進入景區拍攝需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不得影響游客正常游覽,注意自身及游客人身安全。拍攝時發生的一切意外事故,責任及損失均由拍攝者本人自行承擔。在報名參賽辦證中,需簽訂免責協議和著作權授權使用許可協議。
7.本次活動所涉及的個人所得稅由主辦方代扣代繳。
8.凡參賽者,即視為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定。
9.對本次大賽的獲獎作品僅在公益宣傳中進行使用,不作其他商業用途,如涉及商業用途,應由使用方自行向作者申請授權,如未經作者授權將作品進行商業使用涉嫌侵權的,其侵權責任由使用方全部承擔,如給其他方造成損失或訴累的,其他方有權向使用方進行追償(包括但不限于賠償款,律師訴訟費等)。
10.本次大賽及征稿啟事的最終解釋權屬于組委會。
“吉祥首府·天下鼓鄉”中國(吉首)首屆影像大賽組委會
2023年7月8日
吉首景區相關介紹
矮寨大橋簡介
矮寨特大懸索橋位于湖南省吉首市矮寨鎮境內,距吉首市區約20公里,是包茂高速湖南段吉(首)茶(峒)高速公路中的重點工程。
橋梁為雙層公路、觀光通道兩用橋梁,四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長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創造了四項世界第一,即:一是大橋主跨1176米,跨峽谷懸索橋,創世界第一;二是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離的結構設計方案,創世界第一;三是首次采用軌索滑移法”架設鋼桁梁,創世界第一;四是首次采用巖錨吊索結構,并用碳纖維作為預應力筋材,創世界第一。
矮寨大橋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改善湘渝兩省市的交通現狀,對兩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對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有效地將苗寨風情、峽谷風光有機結合,構成景區與矮寨大橋互通的便利通道,形成新的游覽線路。項目的建成有力拉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成為一條民族團結進步的康莊大道。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矮寨大橋視察,盛贊大橋“月亮不只外國的圓,這就是中國的圓月亮。”2021年矮寨大橋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實現湘西州5A景區零的突破。
矮寨奇觀旅游區
矮寨奇觀旅游區2021年6月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張家界—吉首—鳳凰”湖南省精品旅游線路上重要的支撐景區,為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德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峒河國家濕地公園、矮寨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區。
旅游區核心區域面積8.1平方公里,由矮寨大橋、德夯峽谷和吉斗苗寨三大景區構成。區內山勢跌宕、絕壁挺拔、峰林聳立、溪河縱橫,形成了斷崖、石壁、瀑布和原始森林景觀,其中奇路(矮寨公路奇觀)、奇橋(當時世界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矮寨大橋)、奇寨(雄鷹背上的苗寨—吉斗苗寨)、奇谷(玉泉溪大峽谷、九龍溪大峽谷、夯峽溪大峽谷等)、奇瀑(全國落差最大的流紗瀑布和玉帶瀑布、銀鏈瀑布、夯峽溪瀑布群等)和奇俗(苗族風情、天下鼓鄉)六大奇景最具代表性,全面展示了神秘湘西“百年路橋奇觀,千年苗寨風情,萬年峽谷風光”的獨特魅力。
德夯峽谷景區
德夯是苗語的譯音,意為“美麗的大峽谷”。峽谷總長15km,谷深300-430m,是中國地勢第三階段向第二階段爬升的臨界點。谷內地理斷層造就了壯麗的石灰石峽谷地貌,被國際地質界譽為“金釘子剖面”,為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景區地質地貌奇特,苗族風情濃郁,享有“天下鼓鄉和天然氧吧”之美譽,在德夯即可以飽覽奇峻脫俗的峽谷風光,又可以觀賞激情奔放的苗族歌舞,聆聽曲折動人的苗族傳說,用心來感悟苗族風情的古樸和神秘。
玉泉溪峽谷:位于吉斗苗寨東南側,是德夯峽谷群的一條分支。峽谷全長2KM,谷底平均寬約150m,谷深100-260m。谷內巖壁陡峭如削,山高峰險,怪石嶙峋,別有洞天。山谷發育多小型斷層,節理清晰、裂隙明顯、巖體破碎,而玉泉溪峽谷便是流水沿斷層和裂隙侵蝕切割的杰作。同時,密集的斷層和裂隙,連同重力崩塌作用,為問天臺、玉泉門、椎牛花柱等巖墻一巖柱群的密集發育提供了先決條件,形成了您眼前的鬼斧神工。
九龍溪峽谷:全長2.4km,深約160-350m,呈“箱”形。峽谷兩側奇峰陡峭、絕壁美如畫屏,氣勢雄偉,孔雀開屏峰、梭子巖、海螺峰、船頭山等高度密集的巖柱、巖墻群清晰可見。更有銀鏈瀑布、流紗瀑布等奇瀑飛泉,在茂密的植被和如幻云霧的襯托下,構成一幅壯美的山水畫卷。
流紗瀑布:高216米,寬80余米,是全國落差最大的瀑布、中國十大最美瀑布。瀑布從懸崖上飛瀉落入深潭,平時猶如流紗懸掛,聲如落珠;豐水期時,瀑布飛瀉而下,氣勢磅礴,雄奇壯觀;枯水時節,仍有流水飄揚,如輕紗拂面,婀娜多姿。
梭子巖:位于德夯九龍溪峽谷中,是一根形如苗家織布梭子的巖柱。相傳有一位美麗善良的苗家黛帕(姑娘)被惡霸逼婚逃到了此處。在她無路可逃之時,龍神出現,將黛帕攜帶的梭子化作山峰阻擋追兵。黛帕乘機抓住梭子垂下的絲線爬上山頂,逃脫了追捕,梭子自此化作的山峰便是“梭子巖”。當地的苗家人認為它能為我們擋住災害,護大家平安幸福。
九龍潭:水深5-6m,直徑約50余米,從地質成因來說屬于跌水潭,由流紗瀑布1億多年的沖刷撞擊而成。九龍潭水色青碧,清澈見底,富含活性氧離子,潭中生活著鯽魚、河蝦、石蟹和娃娃魚等數十種水生動物。因傳說為九龍溪龍神的棲居之所,故得名九龍潭。
椎牛花柱:位于德夯大峽谷內,高度約200米,周長近百米,傲然挺立,酷似苗族椎牛祭祀時用來拴牛的柱子,“椎牛花柱”因此得名。椎牛是苗族最大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主要用來避禍除病、求福求子。每逢活動,苗寨鑼鼓喧天,嗩吶長號齊鳴,苗巫師吟誦祈禱,跳巫舞,表演 “咬鏵口”、“摸油鍋”等絕技,觀看的群眾數以萬計,熱鬧非凡。
銀鏈瀑布:懸掛于九龍溪北岸絕壁上,落差約180m,平常寬2m,豐水期寬可至5m。銀白色的瀑水從青灰色巖洞里涌出,飛花噴雪,如萬朵瓊花,千簇碧玉;飛瀑落至半壁處,忽被壁間石蹬分成幾股,幾股飛流映著陽光,銀輝閃閃,別有一番情趣。瀑布之奇在于水從巖壁上的巖洞里涌出后,突然被洞口石磴分為四股顯于壁表;然后鉆入石層,再破石層而出,顯于壁表。這幾進幾出,流彩泛金,多姿、多趣,因它像苗家姑娘佩戴的銀飾,因此被稱為銀鏈瀑布。
乾州古城簡介
乾州古城,位于吉首市區內的萬溶江河畔。古城四周環山,中為盆地,有天星河、萬溶江二水環洲,三陸橫陳,狀如乾卦,故取名乾州。乾州有4200多年的悠久歷史,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盛建于清嘉慶時期,歷史上是明清軍事重鎮,與鳳凰齊名的雙子城、龍鳳城、南長城大本營,形成了苗疆邊地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為苗疆首府,被譽為“千里苗疆第一城”。
古城保護面積6.19平方公里,核心區域面積2.3平方公里。古城內名勝古跡豐富,且較完整,保存了原有的古城格局與街巷體系。有中國古建筑史上舉世無雙的三門開、靈氣縈繞的觀音閣、風景如畫的胡家塘古民居群、誓死保衛天津大沽炮臺的羅榮光故居、抗法收復臺灣的楊岳斌故居以及湖南省保存最為完好的乾州文廟、抗戰時期的國立八中舊址等聞名遐邇的景點。
乾州古城是神秘湘西的文化窗口,城市的客廳,是省級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園、省級特色文化產業園、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集中了全州苗鼓、苗畫、苗銀、苗繡、土家織錦等20余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先后被評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湖南省民族旅游商品示范點”“湖南青年創業就業基地”“湘西坊省級創業園”“湖南省級特色示范園區”。
吉斗苗寨
吉斗苗寨坐落在山嶺之巔,因山嶺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而寨子恰好落在雄鷹背上。吉斗是苗語的譯音,意為“騎在雄鷹背上的苗寨”。
苗寨居住著45戶176人,青石板鋪成的路面將每家每戶連接起來,鑲嵌在陡崖邊緣的石板坪上,顯得寨子格外干凈爽利。特殊的地理環境賦予了吉斗苗寨獨有的魅力——寨前層層梯田,桃紅李艷;寨后古木參天,峭壁陡立,云霧蒸騰;寨子木屋青瓦,阡陌交錯,猶如一幅恬靜的田園畫卷。
天問臺
天問臺位于吉斗苗寨旁峽谷深處,為絕壁高崖之間一突兀高臺,三面為深不見底的山澗,國際地質界稱之為“金釘子”剖面,為世界地質奇觀。
登臨臺上,可感受天風朗朗、云氣翻騰,觀賞奇絕秀美的峽谷風光。相傳公元前268年,楚國詩人屈原被流放到湘西之后,就立于此臺,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天問》,“天問臺”因此得名。同時,它還是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在中國的唯一外景取景地。每逢苗族的重大節日,苗家人都會在天問臺擺上苗鼓面山祈福,鼓聲隆隆,也提醒著我們苗家人,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矮寨公路奇觀
該公路建成于1937年,是湘川公路上最險的關卡。湘川公路為抗戰時期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生命之路,也是當年中原通往大西南的唯一通道。其地勢之險要、工程設計之巧妙居當時全國公路之冠,被稱為“矮寨公路奇觀”。
矮寨盤山公路長約6km,修筑于水平距離不足100m,垂直高差440m,坡度為70-90度的同一坡面上,這種地形迫使公路轉折13道急彎,形成26段幾乎平行的路面,層層迭起,直沖云霄,被譽為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觀。這條路還誕生了中國公路史上第一座立交橋,山頂的“開路先鋒”雕像銘記了當年筑路者們的艱苦卓絕。
矮寨峽谷星空露營基地
矮寨峽谷星空位于吉首市矮寨鎮幸福村,于2022年5月1日對外開放,距市區19公里,毗鄰國家5A級景區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景區。營地占地面積147畝,一期工程投資約3000萬元,集輕奢民宿、高端房車、戶外露營、團建拓展、親子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戶外樂園。
懸崖棧道
懸崖棧道位于德夯大峽谷峭壁之上,全長1.6公里,垂直落差300-400m,是一條連接矮寨大橋景區游客中心與矮寨大橋茶峒岸的空中觀光步道。
懸崖棧道萃取“蝴蝶”、“飄帶”等苗族文化元素,依山就勢修建了100米的玻璃棧道、慢行步道和數個崖頂觀光平臺。行走其間,可近距離觀賞云蒸霧繞、崖陡壁峭、雄奇險峻的武陵山脈峽谷景觀,更能體驗到凌空漫步的“跌宕起伏”和“驚心動魄”。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