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藝術蘭州·第五屆蘭州國際影像雙年展
本次展覽的主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當代語境下的中國風景攝影”,邀請了100多位國內藝術家,分別在雁兒灣當代美術館、甘肅藝術館、蘭州市博物館等九大藝術機構和空間進行展出。包括主題展、平行展、邀請展、機構展、首屆蘭州藝術書展及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承辦的學術論壇等單元,交織成一幅深邃且多元的藝術畫卷。
展覽時間:2023年7月8日-7月23日
展覽地點:雁兒灣當代美術館等(更多展覽時間請點擊上圖海報了解)
馬語者
王爭平主題攝影展
7月8日,作為第二十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系列展之一的《馬語者——王爭平與蒙古馬的凝視和對話攝影展》在內蒙古美術館開展,展覽到8月6日結束。7月13日,王爭平的《馬上精彩,騎·跡包頭——馬語者主題攝影展》在包頭市文聯二樓展廳開幕,展覽到7月30日結束。
在自己最熟悉的大草原,王爭平一直發現并探索草原上的平常人家尋常事,以及蒙古馬頂風冒雪的傲立。他在嚴寒中無數次只身走進草原,試圖為草原冬季生活解碼。他拍出一匹匹在風霜雪雨中不畏艱辛、縱橫馳騁、屢建奇功的蒙古馬的英姿。所以,我們看到王爭平的鏡頭里,處處表達著這般形象,處處彌漫著蒙古馬精神。
新時代彝族風貌攝影作品巡展·北京站
展覽以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為創作載體,從生活在、工作在涼山的攝影家們拍攝的上千幅照片中挑選出反應涼山彝族風光、人像、紀實攝影作品110余件,通過攝影家們的獨特視角展示出彝族之美,用影像語言呈現了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涼山,集中展現了涼山彝族文化的原始性、包容性和開放性。
展覽時間:2023年7月10日-7月16日
展覽地點:北京中華世紀壇
景象·景像
史民峰攝影展
史民峰的鏡頭下是景“像”,取諸于物,為天地立傳;也是景“象”, 像中國古代畫家一樣,將“畫”還給了造化,最主要的,是在不斷的反轉中,從暗室到自然,從影到光,從攝影機到攝影眼,從技巧到意義,消除了創作者和創作對象之間最終的隔閡。(文:唐克揚)
展覽時間:2023年7月15日-8月13日
展覽地點: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廈門集美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二號樓裙樓三層)
不問東西
李檣&陸元敏雙個展
在中國的攝影創作者中,李檣與陸元敏都是其所在地區個性鮮明的先行者。李檣的作品大多產自游吟于陜北的塬坢,陸元敏的活動舞臺大部分是上海的街頭。他們的閑逛就是一場場以自己眼睛品味生活的視覺之旅。李檣被稱為拿著相機的沈從文(張照堂語),陸元敏被認為是深諳都市通靈術的攝影家(顧錚語)。這次將兩位藝術家作品匯集一起展示,旨在從視覺上呈現兩位以影像為山水的遁世者,如何各自用攝影回到個體的切身經驗和感知,解構現實去回應故鄉。無論我們身在哪里,血液里仍有故鄉埋下的種子。(文:張宏偉)
展覽時間:2023年7月8日-7月22日
展覽地點:M50創意園7號樓至畫藝術(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50號)
吳家林攝影展
共展出吳家林的89件攝影作品,涵蓋了他長達30余年的攝影創作歷程。這些作品記錄了吳家林開始于昭通、成長于昭通并從昭通走向世界的攝影生涯,呈現了他攝影創作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作品元素豐富,視覺自然而微妙,向外面的世界展示了“山里的人們”獨特的人文風情和生活景象。
展覽時間:2023年7月8日-7月24日
展覽地點:閔行區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閔行區莘松路350號 )
現場圖片來源:昭通市博物館
藝術館的一天
展出作品聚焦于觀眾,試圖展現作品與觀眾之間的關系,從而展現出一幅幅巴黎及歐洲知名藝術館充滿詩意、時而搞笑甚至有點超現實的畫卷。杰拉爾·烏菲拉斯抓拍生活或靜止的瞬間,短暫地把藝術館當成自己的創作空間,藝術家似乎在試探我們的藝術實踐,即我們的視角。
展覽時間:2023年7月8日-8月13日
展覽地點:武漢天地·壹方南館·五樓壹方新所
一張照片
此次展覽,《大眾攝影》雜志向作者發出邀請,請他們每人選出一張自己拍攝的、最能表達當下內心感受、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照片,以此構成本次展覽。作者視角之下,不同題材、不同表現手法的“一張照片”,體現了大眾攝影樣態與審美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展覽時間:2023年7月8日-7月30日
展覽地點:芒碭山藝術區芒碭山影像藝術館
定格百年早報攝影展
作為《聯合早報》100周年報慶活動的重要海外市場延伸,本次展覽繼4月在新加坡展出后,于7月-9月開啟中國蘇州、重慶、上海、深圳和北京五城巡展,覆蓋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華東地區、華北、中西部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本次中國展巡展甄選78張黑白和彩色照片,分成四大主題:“百年大業”新加坡國家發展、“百態人生”新加坡社會人文、“百感交集”看中新發展變遷和“百年報史”華文報業今與昔。不同于在新加坡的攝影展,早報在中國的攝影展增加了“新中發展變遷”的主題,吸引眾多中國讀者駐足觀看。
展覽時間:2023年7月3日-7月31日
展覽地點:江蘇·蘇州中心
題圖:王爭平作品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