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作為第二十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系列展之一的《馬語者——王爭平與蒙古馬的凝視和對話攝影展》在內蒙古美術館開展。展覽到8月6日結束。
展覽現場來源:班大威
展覽現場來源:郝志廣
草原是人間最大的舞臺,這里日日有溫情或悲愴的戲劇上演,而王爭平沒有去拍戲劇化的沖突,他拍出的是一張張細眼寬鼻、顴骨肌肉堅硬的牧人的臉龐,是一匹匹在風霜雪雨中不畏艱辛、縱橫馳騁、屢建奇功的蒙古馬的英姿。我們看到,王爭平的鏡頭里,處處表達著這般形象,處處彌漫著蒙古馬精神。
王爭平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文化館工作。2016年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2009年獲第八屆中國最高個人成就獎“金像獎”;第24屆全國攝影展“金質收藏獎”;第14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評審委員會大獎”;2014獲中國年度攝影風云人物;2008年中國濟南當代國際雙年展“最高學院獎”;2009“徠卡”優秀攝影師;2014《發現鄂爾多斯》新浪紀實攝影師獎;2015亞州先鋒十佳攝影師等獎項。
第二十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系列展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包頭市委宣傳部、內蒙古美術館、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承辦。此次系列展覽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全方位多角度地體現出了藝術家們對樹立時代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主題的深入表達及闡釋,藝術家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緊扣創作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踐行新時代黨的文藝方針,著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生動描繪新時代、新生活、新風貌、新氣象,通過文藝創作,積極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弘揚“蒙古馬精神”,聚焦全區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重點工程、重要成果,積極投身重大主題文藝實踐活動,奮力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弘氣象。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