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2023年7月27日上午,《銘記?偉大的勝利”——遼寧老一輩攝影家鏡頭下的抗美援朝戰爭攝影作品展》在遼寧省圖書館開幕。
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邵玉英,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焦萬偉,遼寧報刊傳媒集團(遼寧日報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李明曙,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黨委常委、副主任王筱雯,中國攝協副主席、遼寧省文聯副主席、遼寧省攝協主席線云強出席開幕式。邵玉英致辭。焦萬偉宣布展覽開幕。遼寧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武雪梅主持開幕式。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邵玉英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邵玉英在致辭中指出,此次展覽是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以攝影藝術的形式,宣傳闡釋遼寧“六地”紅色資源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挖掘、講述關于抗美援朝的珍貴影像及其背后的故事,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開展的一項重要主題性文藝活動。通過此次展覽,呼吁遼寧人民以老一輩攝影家為榜樣,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砥礪不畏艱難的遼寧風骨,鍛造敢于斗爭的遼寧品格,激發守正創新的遼寧智慧,匯聚萬眾一心的遼寧力量,進一步凝聚起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強大精神力量。
線云強為老攝影家陶天治和老一輩攝影家的后人頒發證書。
開幕式上,線云強為戰地記者、三等戰功獲得者、老攝影家陶天治和老一輩攝影家的后人董重、王如、孫曉東、金方、高飛、梁達明、臧曉紅頒發證書。
本次展覽共展出于兆、王云階、田原、劉寶成、金鐸、高亞雄、陶天治、梁楓、董哲、臧德寬、黎民等11位遼寧老一輩攝影家和遼寧日報記者集體拍攝的照片70幅,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正義無敵——抗美援朝,贏得戰爭,主要是前線志愿軍英勇戰斗的影像;二是全力支援——遼寧人民,貢獻巨大,主要是遼寧人民在后方支援抗美援朝的影像。同時,展出一張遼寧攝影家拍攝的健在(拍攝時)的抗美援朝老戰士70人肖像。
本次展覽由遼寧省文聯、遼寧報刊傳媒集團(遼寧日報社)、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共同主辦,遼寧省攝影家協會、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遼寧省圖書館學會、遼寧日報北國融媒體中心承辦。
部分作品
1950年,第一次戰役中,志愿軍戰士伏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梁楓 攝
1950年,遼寧老大娘送子參加志愿軍。梁楓 攝
1950年,在第一次戰役的溫井戰斗中,359團指戰員嚴陣以待。陶天治 攝
1950年,第三次戰役中志愿軍押送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戰俘。梁楓 攝
1951年,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擊毀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坦克車。高亞雄 攝
1952年,美機炸毀豐山貯水池,志愿軍同朝鮮人民一道日夜搶修。王云階 攝
1952年,上甘嶺陣地上嚴陣以待的志愿軍戰士。高亞雄 攝
1951年2月,志愿軍于安東市(今丹東)九連城跨過鴨綠江。 黎民 攝影
1951年,志愿軍戰士“一把炒面一把雪”應付饑渴和寒冷。 田原 攝影
1951年,美方首席代表喬埃在朝鮮開城停火談判現場。 梁楓 攝影
1952年,上甘嶺戰役,志愿軍指戰員在炮火支援下攻上537.7高地北山。 高亞雄 攝影
1952年,第二階段的中朝軍人并肩作戰。董哲 攝
1952年,鋼八連連長李寶成和指導員王土根帶領戰士們宣誓。高亞雄 攝
1953年7月29日,彭德懷在朝鮮大德山前線前沿陣地。 金鐸 攝影
1958年3月16日,志愿軍歸國部隊到達安東市(今丹東)勝利凱旋,在車站受到熱烈歡迎。 劉寶成 攝影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