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烽煙號角——紀念《晉察冀畫報》創刊80周年攝影文獻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啟幕。
此次展覽,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指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北畫報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晉察冀畫報研究會承辦,為2023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
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黨委副書記董立新,北京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丁梅,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李文元、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汪素,展覽策展人石志民,河北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雪燕等領導和嘉賓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由丁梅致辭,汪素、石志民、李文元就本次展覽活動發言。鄭更生、董立新等為本次展覽揭幕。本次展覽還邀請了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河北省委宣傳部領導,晉察冀畫報研究會、晉察冀邊區紀念館、攝影藝術界的相關專家以及晉察冀畫報社部分后代代表參加。
此次攝影文獻展共分為“鼓角臨風”“血染沙場”“戰地黃花”“硝煙洗禮”四個版塊,是經過近兩年的籌劃、近半年的編輯、設計推出的。展覽首次將《晉察冀畫報》作為一個英雄集體來呈現,以《晉察冀畫報》攝影師拍攝的高清歷史照片結合畫報社成員后代保存的實物、史料文獻、檔案資料等進行綜合展示,使得本次展覽在同類展覽中最全面、最豐富,在結構形式上也更具體、立體、生動。讓觀者可以近距離地觸摸到那段余溫尚存的歷史。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精神、形象的一個集中體現,也是中國紅色攝影的搖籃。1942年7月7日創刊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碾盤溝村的《晉察冀畫報》是我黨創辦的第一本畫報,也是離抗日戰場最近的文化媒體,它如同一朵美麗的“文化鮮花”,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迎風怒放。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在《晉察冀畫報》創刊號上親筆題詞:“五年的抗戰,晉察冀的人們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實都顯露在這小小的畫刊里:他告訴了全國同胞,他們在敵后是如何的堅決英勇保衛著自己的祖國;同時也告訴了全世界的正義人士,他們在東方在如何的艱難困苦中抵抗著日本強盜!”站在抗日輿論戰爭最前線的《晉察冀畫報》,以鮮明的斗爭品格、強烈的現實關注、圖文并茂的藝術形式、精美大方的印刷裝幀,彰顯出宏大史詩般的時代風范,向抗日軍民奉獻精神食糧,向日本侵略者投擲精神炸彈。
在敵我雙方輿論戰的較量中,《晉察冀畫報》進行的視覺性生產與傳播的戰斗,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斗爭及邊區建設爭得了寶貴的話語權。而它為歷史留下的令人蕩氣回腸的生動影像,特別是從血泊中背出來的1943年以前的那些底片,以及保存至今的珍貴視覺檔案,淬成了戰爭年代血與火的紅色攝影史詩,為新中國的攝影體系勾勒出完整的雛形,并奠定起堅實的基礎。
此次攝影文獻展所展出的350多幅攝影作品與實物檔案,既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真實記載,更有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民族記憶。一批《晉察冀畫報》的后人本著慎終追遠的初心,將傾心保存、精心梳理的與《晉察冀畫報》相關的林林總總,進行了一次系統而獨特的展示,向用生命和青春沖破黑暗、迎接黎明的那一代以文化做刀槍的戰士致敬,并將他們自強不息的英雄血氣傳承下去,激勵后來者樹立正確歷史觀,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此次“烽煙號角——《晉察冀畫報》攝影文獻展”將持續到10月7日。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