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阿壩州建州70周年,2023年10月18日,著名人文地理攝影師王琦《黃河川流· 牧場之上——阿壩州建州70周年主題攝影展》在四川阿壩州文化館開幕。
從2013年開始,成都攝影師王琦持續用鏡頭記錄阿壩州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牧場藏族牧民嚴扎家和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麻志家、向巴、頓炯這四戶人家。在10年的跟蹤拍攝中,四個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被王琦一一記錄:夏天要轉場去哪兒、誰家誕生了新生命、誰出家學佛了、誰結婚了、誰到外面讀書了、誰到成都醫院治病了.......家里有什么事都會第一時間電話告知王琦。王琦也因此與這四戶牧民家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0年的拍攝,王琦留下了近2萬張照片和5萬字的文章,這些珍貴的影像真切地反映了當地居民在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下生活的發展變化,更反映了阿壩州這1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在王琦看來,展覽是對阿壩州建州70周年的致敬,是用普通牧民生產生活的變化來反映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牧場之上”就是對黨和政府對藏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利好政策的具體表現。
10月18日,四川阿壩州文化館,攝影師王琦(前排右二)向來賓講解展覽內容。
10月18日,四川阿壩州文化館,觀眾看展。
10月18日,四川阿壩州文化館,觀眾看展。
影像積聚力量,力量鑄就輝煌。王琦記錄拍攝四戶普通牧民的10年,正是阿壩州快速發展的10年。10年來阿壩州積極探索實踐路徑,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傾力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民族更團結,民生更幸福。王琦表示:他會將四戶藏族朋友作為長期關注項目予以持續拍攝,也希望更多的攝影人參與進來,講好黃河故事,更多地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建設和民生人文。
本次展覽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四川省攝影家協會主辦,阿壩州文化館、成都大可藝術館承辦,阿壩州攝影家協會協辦,四川省藝術攝影協會指導,《四川畫報》支持,展期至2024年2月16日結束。
2014年2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頓炯和兒子甲央貢嘎頓增。
2014年2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扎西措的小女兒貢秋彭措。
2014年7月,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村,嚴扎一家在牧場。
2015年2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麻志(左)和申姆尕第一次合影。
2016年11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向巴展示他參加賽馬中獲獎。
2017年1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麻志的小女兒索朗措。
2018年1月28日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村,嚴扎(右)和兒子在牧場。
2020年1月27日,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村,嚴扎的四個兒女。
2020年11月20日,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扎西措在定居點新房前。
2020年11月20日,紅原縣阿木鄉,向巴和向秋措的婚禮。這在當地也算是非常隆重了。
2020年11月20日,紅原縣阿木鄉,向巴(前排左三)和向秋措(前排右三)在婚禮上與家人在新居前合影。
2021年1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幾家人在牧場。
2021年2與月3日,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村,嚴扎的小兒子尕讓扎西。
2021年6月15日,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頓炯的兒子甲央貢嘎頓增和女兒斑馬俄白。
2021年6月15日,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頓炯和家人準備轉場。
2022年2月3日,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麻志的二女兒斑馬向秋。
2022年7月10日,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村,嚴扎的外孫女旦珍如讓。
2022年7月11日,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村,嚴扎的大兒子格燈甲在縣城開了家洗車場。
2022年7月11日,若爾蓋縣麥溪鄉黑河村,嚴扎的二兒子依西旦真在參加防沙治沙工作。
2023年1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頓炯和妻子央青卓瑪在新建的暖棚前。
2023年2月,紅原縣阿木鄉卡口子村,向巴、頓炯家人在牧場。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