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展

        不以山海為遠,共赴光影之約 | 2023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將于12月舉辦

        分享:

        10月30日,2023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三影堂藝術中心舉行,對外宣布本年度攝影季將于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廈門舉辦。12月15至17日的集美·阿爾勒開幕周期間,開幕典禮、專家見面會、講座、工作坊、藝術家導覽、表演、和游學等一系列活動相繼開始。


        640 (2).jpg

        發布會現場


        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與科學事務公使銜參贊裴國良(Nicolas Pillerel),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專員貝奧玲(Aude Urcun Brunel),中共廈門市集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戴勁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馮建國教授,2023集美·阿爾勒影像策展人獎評委賀婧,桂湖美術館館長林林峰,集美·阿爾勒聯合發起人及聯合總監榮榮、集美·阿爾勒藝委會成員齊燕,合作伙伴及企業代表、媒體共60余位嘉賓出席,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副館長胡嘉雯主持發布會。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總監克里斯托弗·維斯納(Christoph Wiesner)發來視頻祝福,預祝第九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圓滿成功。

        裴國良(Nicolas Pillerel)表示,自2015年以來,廈門一直是法國阿爾勒攝影節在中國的門戶。9年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攝影不可錯過的盛會,也是中法合作的典范。作為當代攝影的傳播平臺,每屆都包括大約30場展覽,關注亞洲國家,與大學合作,以及獎項來支持年輕的創作者。這使得整個攝影生態系統得到了重視,可以洞察這一不斷變化的領域的脈搏。

        戴勁竺在致辭中表示,集美與阿爾勒地理風貌相似、人文底蘊相近,憑借著兼具國際視野和地方元素的鮮明特色,集美·阿爾勒和法國的攝影節形成互動,成為東西方攝影交流的重要橋梁。與此同時,以影像藝術為“鑰匙”,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為世人打開了一扇了解集美城市魅力的“大門”,讓城市與攝影藝術融合在一起,成為集美的一張亮眼名片。

        榮榮在今年7月率三影堂團隊與集美區委書記胡旭彬帶隊一行訪問歐洲,在阿爾勒攝影節的開幕周期間與阿爾勒副市長、阿爾勒攝影節總監近交流,參觀了阿爾勒文化建筑和當代藝術展覽。他說,“集美·阿爾勒”將在今年12月正式邁入第九屆,一路走來,得到大家對攝影季參與和護愛。這是一個年輕的攝影節,還有很多未知和挑戰。

        馮建國特別向來賓介紹了本屆攝影季展現中國攝影教育的歷程的“中國律動”單元情況。他說,展覽主題借用“無問西東”這句話的學術內涵,以“文獻與表現”“虛構與實驗”兩個單元,來梳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教育30年來的探索歷程?!拔墨I與表現”展示直接攝影的力量,追求“直指人心”的影像圖式;“虛構與實驗”體現攝影可以突破任何美學范式,不提供激發美學愉悅功能,只為觀眾建構一個思考的空間,藝術家在扮演、篡改、挪用、建模等技術手段中不斷拓展攝影藝術的內涵與外延,呈現出攝影在當代藝術語境下的多元發展。

        第九屆集美·阿爾勒成立藝術委員會,成員包括: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總監克里斯托弗·維斯納(Christoph Wiesner),攝影評論家顧錚,新加坡國際攝影節及DECK攝影畫廊創始人李錦麗(Gwen Lee),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辦人榮榮及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執行館長齊燕?!八囄瘯苯影羲囆g總監,共同策劃和召集本屆集美·阿爾勒的32場展覽,呈現來自法國、德國、美國、意大利、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孟加拉國、柬埔寨及中國等地百余位藝術家的2000余件作品,將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具特色的“光影畫卷”展開在閩海之濱,也將眾多中國攝影力量推向世界舞臺,向世界發出攝影藝術的“中國之聲”,激發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展出場地將設在廈門市集美藝術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以及廈門、福州的美術館和藝術院校舉辦。集美藝術館位于廈門市地標建筑之一的集美誠毅國際商務中心裙樓1-4層,將首次作為集美·阿爾勒主場館向觀眾開放。

        “集美·阿爾勒發現獎”和“集美·阿爾勒影像策展人獎”會在開幕周期間宣布新一屆的得主。自本屆起,集美·阿爾勒設立“攝影手工書獎”,以鼓勵和支持藝術家基于攝影書的創作。本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還特別推出“群島計劃”,以“藝術并不孤單”為主題,以集美·阿爾勒主場館為核心,輻射和聯動多元文化、藝術和生活空間,邀請觀眾開啟一場城市藝術漫步。


        640 (1).jpg

        聯合主辦: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

        特別協辦:法國阿爾勒攝影節、超媒體

        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兒

        指導單位: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廈門市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鳴謝:法國駐華大使館、法國文化

        首席影像伙伴:vivo

        影像合作伙伴:FUJIFILM

        協辦:廈門市杏林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影像創作支持合作伙伴:Leica

        合作伙伴:一顆種子家政人員關愛基金會、NOA HOTEL XIAMEN、法國之光葡萄酒集團有限公司、林秉記

        獨家社區內容合作平臺:小紅書

        機構合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攝影專業、DECK攝影畫廊、鷺潮·鼓浪嶼美院、福州桂湖美術館、廈門大學創意與創新學院


        展覽項目

        ●  年度阿爾勒

        旨在于向中國觀眾同步最新鮮的國際視野。今年7月,法國阿爾勒攝影節以“意識狀態”為主題再次拉開帷幕,其中7場精選展覽即將來到中國展出:《我朋友們的寶麗來》(藝術家維姆·文德斯);《姐妹情誼——北歐當代攝影群展》(藝術家珍妮特·埃勒斯、弗里德·弗萊登達爾、本特·格文、海達·赫爾加多蒂、漢娜·莫迪、艾瑪·薩爾帕涅米,策展人:埃琳娜·???、安娜-凱薩·拉斯滕伯格、夏洛特·普雷斯特加德·施瓦茨、埃薩·西古爾瓊恩斯杜特、尼娜·斯特蘭德、蘇珊娜·奧斯特比·塞瑟、安娜·特爾格倫);《圣葉》(藝術家馬切卡·阿特、策展人拉蒙·佩茲);《世界觀》(藝術家加魯什·梅爾科尼揚);以及本年度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發現獎”單元由坦維·米什拉策展的《加勒比之夢》(藝術家薩曼莎·博科斯,由美國紐約Tiger Strikes Asteroid呈現)、《珍奇屋檔案》(藝術家菲利普·卡利亞,由印度孟買Tarq呈現);如往年一樣,2023年法國阿爾勒攝影節圖書獎入圍和獲獎書展覽,繼續聚焦攝影出版。


        640 (3).jpg

         維姆·文德斯,《美國朋友本人》。圖片由藝術家/維姆·文德斯基金會提供

        640 (4).jpg

        艾瑪·薩爾帕涅米,《像辛迪·舍曼一樣自拍》,2022年,選自《花椰菜的兩種攜帶方式》系列。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5).jpg

        馬切卡·阿特,《索尼婭》,攝影綜合材料,墨西哥瓦哈卡州科斯塔奇卡,2017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加魯什·梅爾科尼揚,《世界觀》影像的靜幀,2023年。圖片由藝術家/法國巴黎圖像及造型藝術作者協會提供

        薩曼莎·博科斯,《入口》,數字拼貼,收藏級噴墨打印,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8).jpg

        菲利普·卡利亞,《世界上最大的魚》,Fish Gallery展廳,政府博物館,印度清奈,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集美·阿爾勒發現獎的設立,旨在于發掘和向國際舞臺推廣華人影像創作者。今年,4位策展人受邀提名共8位華人攝影師入圍并舉辦個展。大獎得主將被授予10萬元人民幣(稅前)獎金,并獲邀于下一屆法國阿爾勒攝影節舉辦個展,傳播中國攝影新聲。本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參展藝術家有:由策展人陳旻提名的藝術家李丹(展覽《采風:風的若干采樣》)和藝術家劉廣隸(展覽《退入地下世界》);由策展人傅爾得提名的藝術家拉黑(展覽《寺背》)和藝術家吳美琪(展覽《禮物》);由策展人何博提名的藝術家吳雨航(展覽《不完整的》)和藝術家張蘭坡(展覽《許多謎,在粘滯處,在空曠處》);由策展人姚斯青提名的藝術家btr(展覽《A.I.R.》)和藝術家余果(展覽《地形疊層》)。


        640 (9).jpg

        李丹,《更多的風,噪音風I》,2023年。雙屏錄像,21分07秒。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png

        劉廣隸,《圣喬治屠龍之前或之后》,2023年。單通道彩色影像,10分,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10).jpg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年。收藏級噴墨打印,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11).jpg

        吳美琪,《星際馬戲團 (百香果)》,2023年。視頻裝置,51秒。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12).jpg

        吳雨航,《不完整的#No.22》, 2018-2023年。藝術微噴,90 x 105 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13).jpg

        張蘭坡,《膛線》,2022年。藝術微噴,300 x 262 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14).jpg

         btr,《AIM-3》,2022年。藝術微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15).jpg

        余果,《結界》,2019年。彩色單屏幕錄像,12分57秒,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集美·阿爾勒影像策展人獎

        由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與香奈兒于2021年聯合發起,以扶持年輕影像創造力為核心,致力于發現和培養優秀中國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該獎項通過策展方案公開征集、專業評審團評選、影像策展大師班課程培育、項目資金支持等一系列舉措,吸納更多優秀策展人參與影像的跨學科研究。入圍的策展人方案將于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期間以群展方式呈現,而終選獲獎方案則將在本項目支持下,在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北京)展出,并巡展至中國其他城市。此外,該獎項還將為每年度的獲獎者提供培育計劃與訪問交流機會,以及十萬元人民幣的現金獎勵。

        第三屆“影像策展人獎”共收到53份有效投稿,評審團通過初評及復評兩輪審慎研討,臻選五組優勝入圍方案:《信息之軀》(策展團隊:金佐寧&李素超),《燃燒之路》(策展團隊:甘瑩瑩&周一辰),《畫外音》(策展人:王佳怡),《搗毀機器者之歌》(策展人:馮駿原),《殘渣剩世》(策展人:王文佳)。這五組策展方案將以群展的方式呈現于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本獎項的第三位得主將在開幕周期間評選并揭曉。


        ●  亞洲影匯

        旨在于探索亞洲國家的攝影脈動。本單元曾陸續聚焦了泰國(2022)、新加坡(2021)、日本(2020)、印度(2019)、韓國(2018)、印度尼西亞(2017)等國家,今年,集美·阿爾勒藝委會成員、新加坡策展人李錦麗策劃《_ _ 群島·重游仙境》,匯集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藝術家的作品,參展藝術家包含:洪松年、林育容、埃菲爾·章、李愛玲、林·索占利納、丘明、MM余、諾爾、波克隆·阿納丁, 瓦威·納瓦羅扎、林威義。


        ●  攝影季特典

        呈現著名臺灣藝術家、美學家陳傳興的作品展《色》,以致意他對中國藝術發展作出的特別奉獻。陳傳興長期耕耘美學、哲學、精神分析與影像藝術等領域。作為其個人精神史系列的第三部曲,本展覽展現上世紀70年代于歐洲拍攝的彩色膠片作品。展覽由集美·阿爾勒藝術委員會成員顧錚和齊燕共同策劃。


        640 (18).jpg

        陳傳興,《樹影墻》,1980年,巴黎。明膠銀鹽,60.96 × 50.8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藏家故事

        “藏家故事”單元關注亞洲影像藝術的收藏者和收藏機構。本年度呈現展覽《歷史的第三只眼》(策展人:肖瑞昀),展出收藏家劉鋼珍藏的清末美軍大白艦隊訪廈影集。該影集收錄了記錄1908年美國艦隊訪問廈門全過程的38張原版蛋白影像,是廈門作為中國近代通商口岸的歷史見證。除了這部珍貴歷史影集,展覽還將呈現廈門藏家陳亞元收藏的與大白艦隊訪廈這一歷史事件相關的物件。展覽的重點不在于構建宏大敘事,而是挖掘影像視覺上的微觀史。


        640 (1).png

        宴會廳西首,蛋白照片,1908年。劉鋼收藏,圖片由劉鋼提供。


        ●  中國律動

        攜手高等藝術院校,展現中國攝影教育的歷程。本屆集美·阿爾勒力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攝影專業,呈現《無問西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教育作品展》,展覽名稱借用“無問西東”這句賡續清華校訓精神的歌詞,展出內容包含“文獻與表現”“虛構與實驗”兩個部分,梳理和回顧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教育30年來的求索歷程。馮建國將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包含:德戈金夫、馮建國、高源、黃秋杰、娟子、雷磊、李同、劉思麟、劉子睿、馬森、馬浩冉、毛蔚、榮榮、孫彥、王偉、王適然、王聞博、張櫻瀚。


        640 (19).jpg

        馮建國,《盛裝的婦女,普蘭,阿里,西藏,2003》,2003年。藝術微噴,129 × 96 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無界影像

        本單元的三個展覽分別呈現話劇表演藝術家黃湘麗,雕塑家蔣晟,電影攝影師、導演余力為的跨界影像創作。時值黃湘麗獨角戲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十周年之際,黃湘麗發起最新的拍攝計劃《當我獨自面對——“100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計劃”》藝術項目,這些寶麗來作品將與藝術家多年創作的攝影作品共同呈現于展覽《笨拙生長》,拍攝計劃及展覽由劉暢策劃,由香奈兒支持;蔣晟的展覽《像之流淌》中展出的影像作品,都體現其因雕塑經歷而產生的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并筑建起觀者與作品之間流動的精神空間。余力為的展覽《客夜》由海杰策劃,展出基于電影創作的攝影、GIF作品,試圖將那些從現實世界墜落的人帶回夢境。


        640 (2).png

        黃湘麗,《黑的白的》,2015年。藝術微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640 (20).jpg

        蔣晟,《冥王與愛神》影像的靜幀,2022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1698679522367172.png

        余力為,《迷魂記》,2013年。藝術微噴,25×44 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在地行動

        旨在于觸發影像藝術的在地生長。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與鷺潮·鼓浪嶼美院聯合發起的“藝術家駐留計劃”經公開征集和評選,兩位藝術家舒楚天和趙玉獲選在位列“世界文化遺產”并被稱為“歷史國際社區”的鼓浪嶼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創作并舉辦展覽《小寫的島:地圖之外的時空》(策展人:李子?。?;福州桂湖美術館將呈現展覽《都市療養院》,以都市擬喻柏拉圖洞中的剪影,緩釋現實的困境,也成為精神休憩之所(策展人:林林峰);廈門大學創意與創新學院呈現《為裨海建模》展覽,從環境媒介的角度,建模地方情境,展開一次基于廈門/閩南的媒介考現與現地策展(學術主持:秦儉;總策劃:陳旻;策展人:龍奕瑭、常藍);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與“一顆種子家政人員關愛基金會” 攜手,共同打造展覽《一間自己的房間》(策展人:肖瑞昀),這是一場融合家庭與女性空間的獨特展示,與“一顆種子家政人員關愛基金會” 對于女性群體的關切相呼應,旨在喚起對女性創作者的關注,探討更多的“她們”在創造性領域中的地位和影響。


        趙玉,選自“在無盡的藍色中登島”,2023年。UV打印。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黃一帆,《The Last Three》,2018年。藝術微噴,80x120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龍盼,《仙境路口》影像靜幀,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嚴佳林,《暗涌》,2021-2022年。藝術微噴,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vivo影像加作品展

        “vivo影像加作品展”由集美·阿爾勒聯合發起人榮榮策劃,展覽包括Alex Webb、Francesco Gola 等多位藝術家的手機攝影作品,以及精選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2,265份優秀投稿作品。展覽旨在呈現一場充滿影像生命力的流動美學,喚醒每個人對當下生活的感知與表達,通過移動影像在生活中保持想象與創作。也向全球創作者發出2024 vivo影像加攝影大賽參賽邀請,期待更多人通過影像的方式,享受創作,期待生活,用心去拍,再加一張。大賽征集將于2023年11月13日正式啟動。


        640 (25).jpg


        ●  此去經年

        集美·阿爾勒攜手影像合作伙伴FUJIFILM,呈現展覽《此去經年》,邀請馮立、郭梅、池海波、熊漢泉、陳雷、程雪力、孫志軍、余嘉、孔令凱、陳靖文、唐小平、鄔慎杰等數十位藝術家的作品展出。他們的作品跨越地域的經緯,截取時間切片下不可思議的瞬間,記錄毀滅與重生,或重塑了久遠的過去。


        ●  無論蜿蜒曲折,我們終將合流相匯

        由FUJIFILM和瑪格南圖片社合作,展出來自三位瑪格南圖片社的攝影師阿勒桑德拉·桑吉內蒂、艾敏·奧茲曼、格里高利·哈爾彭,本展覽由菲利普·埃貝林策劃。


        640 (26).jpg

        艾敏·奧茲曼,《無論蜿蜒曲折-我們終將合流相匯,其一》,2022年。藝術微噴,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2023年度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影像展

        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簡稱LOBA)設立于1980年,正值第一臺現代小型相機“Ur-Leic”和35mm膠片的發明者——奧斯卡·巴納克(1879 - 1936)百年誕辰。獎項設置旨在嘉獎“擁有敏銳觀察力,能夠生動表達人道主義及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攝影師。

        繼2011年后,2023年LOBA新人獎再度由中國青年攝影師摘得。來自福建的攝影師樂子毅在系列作品《此時,彼時》中捕捉了身處異鄉的年輕人面孔,透過影像折射出他們的自我懷疑、疏離與空虛,也展現出他們對個人發展和社會地位的追尋。

        2023年LOBA主獎項則由伊斯梅爾·費爾杜斯摘得。他通過敏銳的攝影觀察力和明麗的當代風格色彩,在系列作品《海灘》中展現了科克斯巴扎爾海灘度假地的文化碰撞與融合。


        640 (27).jpg

        樂子毅,《望向窗外的少年》,2021年。藝術微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紙上空間——集美·阿爾勒圖書展

        作為攝影重要且獨特的呈現媒介,攝影書歷來受到藝術家的重視。攝影理論的研究也一直是視覺文化和傳播學的熱點話題。紙上空間——集美·阿爾勒圖書展持續聚焦近一年來的攝影圖書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征集優秀攝影書和理論出版物。同時,本屆書展首度設立“集美·阿爾勒攝影手工書獎”,獎項面向尚未出版的攝影印刷樣書和手工制作的攝影圖冊,獲獎者將被頒發一萬元人民幣(稅前)獎金,以鼓勵和支持藝術家基于攝影書的創作。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