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由華夏石刻藝術研究院發起的《老北京門墩兒藝術攝影展》在北京的北海公園畫舫齋景區開幕。
此次展覽策展人兼攝影師曹立君精挑細選40余張最具代表性和藝術美感的老北京門墩兒攝影作品,通過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技藝,期待喚起觀眾兒時回憶的同時,讓人們對老北京胡同傳統文化、古建保護、歷史文物更加的重視。展覽策展人、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介紹說,這次展覽旨在傳承和弘揚老北京的文化遺產,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一珍貴的文化資源。
門墩兒,又稱門座、門臺,是用于傳統建筑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構件,多為石制,但也有木制。整體稱門枕石,門外部分稱為門墩兒,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抱鼓石)兩種。門枕石在中間有一個槽用于支撐門框,門內部分有一海窩用于插入門纂(門軸的下端),與固定在中檻上的連楹一起起到固定門軸,便于門的開關的作用。
畫舫齋建于乾隆22年,公元1757年,坐落于北海公園東岸的綠蔭之中。它南接濠濮間,北鄰先蠶壇,東靠浴蠶河。在清代,這里曾經是皇帝的一處行宮,建成后就深受帝后們的喜愛,他們經常游幸至此,在這里休息用膳,品茗作畫??梢哉f它是隱藏在北海公園的一處“世外桃源”。
展覽現場來源:北京市北海公園(杜鵬)
展覽訊息
展覽地點:北海公園東岸畫舫齋景區
展覽時間:3月11日至4月7日(每逢周一畫舫齋閉館)
咨詢電話:64037972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