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法國藝術家、攝影師、戲劇制作人安娜的攝影作品集《如夢時間》新書發布會在北京的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舉行。現場邀請安娜與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副教授朱炯,帶領觀眾走進安娜的“如夢時間”,在現實與夢想、渴望與恐懼、夢境與敘事之間,圍繞“光影之間的靈魂夢境”展開對話。
發布會現場
安娜的“中法情結”
安娜首先回顧了自己人生經歷。安娜的父親是法國的話劇演員,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對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安娜的姐姐長大后也成為話劇演員。安娜20歲開始在法國拍攝關于戲劇的照片。2002年,安娜作為攝影師來到中國,6年后轉到了電影、戲劇的制作,在剛剛結束巡演的話劇《悲慘世界》中,安娜也是本劇的總制作人之一。
五年前,安娜看了作品《冬之旅》《如夢之夢》后詢問央華藝術總監王可然,可否用膠片相機和黑白膠卷來承載對她對戲劇的夢想與欲望。于是每次“如夢”演出期間,安娜都帶著自己的復古相機來到劇院捕捉、記錄,此次安娜推出的攝影集《如夢時間》,就是2017年至2021年期間她拍攝的《如夢之夢》臺前幕后的瞬間。
早在2017年,安娜將她傾注多年心血所創作的“北京地下青年音樂人”系列攝影作品呈現給了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辦人榮榮。榮榮,同樣作為一位攝影藝術家,立即被安娜鏡頭下那些音樂人獨特的魅力與深沉的情感所深深打動。因此,榮榮向安娜發出了舉辦個展的邀請,并親自擔任展覽策展人。這次合作標志著安娜與三影堂深厚情誼的開始。2005年,膠片攝影轉向數碼攝影,但是安娜仍使用膠片相機拍攝。也正是因為2017年的展覽,讓她更加有自信去重新拿起相機創作,于是,她用“徠卡M6”開始了黑白膠片拍攝,也才有了《如夢時間》這本攝影作品作品集。
用光影表達對生活、時間的感悟
安娜在活動現場說:“經典的戲,需要給它一些經典的攝影,是自己對話劇、對舞臺、對演員的夢想,所以我采用經典的方式去創作——黑白的,顆粒稍微粗糙一點的畫面。另外,我對演員有一種熱情,演員站在舞臺上,又要忘記自己,又要全身心投入此時此刻,會帶給觀眾非常大的感動。所以,我在創作中也力爭抓到演員們各種狀態——從進來劇院一直到演出結束,他們變化的一個狀態。”
發布會現場
央華戲劇藝術總監王可然在現場表示,這本攝影集不僅僅是捕捉“如夢”這部戲的瞬間,而是安娜立足戲劇的發展過程中,將她對戲劇的愛,轉化成為她的生活方式,進而用相機表達了她對生活、生命、時間、生活狀態的感悟。
《如夢時間》全書分為“入夢”“夢境”“夢前”“如夢”“夢醒”五個部分,這些照片里有能夠緊緊抓住每一個對劇場有著天然感受的,有過經驗或沒有過經驗的人對于夢和劇場的關系的深刻承載,獨屬于劇場的張揚。發布會現場展示了攝影集中的作品,通過一張張照片讓觀眾對藝術產生無限的遐想和憧憬。
攝影作品首次公開,具有收藏價值
《如夢時間》有著一定的收藏價值,書中的攝影作品此前從未在互聯網發布,而書中照片的選擇和虛實結合的排版,也是由安娜親自完成。攝影集為方脊布面精裝書,內頁采用觸感細膩的啞粉紙,印刷上采用雅昌的專利技術“雅映”,由此表現攝影作品豐富的層次感和獨特的光影效果。書中圖片皆為黑白影像,但篇章頁均為紅色;書匣外裱面料顏色為烏木黑,內裱面料顏色則為櫻桃紅。作為黑白印刷領域顛覆性的印刷技術,雅映可對黑白影像的冷暖呈現加以控制,將圖像的層次感提升5倍,精確度提升4倍,穩定再現黑白作品的經典質感。
朱炯認為,戲劇在安娜的生命當中非常重要,而她也有幸能夠把戲劇文化通過攝影這個媒介表達出來。
發布會現場
《如夢時間》是送給每一位在生命旅途中行走的人,讓這本書照見你,照見我們自己。安娜希望這種紀實攝影的創作,讓被攝者能忘記攝影師的存在,做最真實的自己。“我曾問他們(演員):‘你確認愿意我公開這些照片嗎?”他們都愿意。這是一種信任”,安娜說。
據悉,《如夢時間》今日發布上架,讀者可在線上央華戲劇微信公眾號“如夢劇場”購買,也可以在線下“假雜志圖書館”“三影堂藝術商店”“映畫廊像素書店”“西西弗書店”等地購買,未來還將上架后浪圖書天貓旗艦店。
相關鏈接
帶你一窺舞臺布景背后的故事 | 安娜《如夢時間》即將舉行新書發布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