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的嫦娥六號與中國國旗在月球背面的合影照片在網絡上刷屏,不少網友好奇這是如何拍攝的?“攝影師”又是誰?
這張合影由嫦娥六號攜帶的“移動相機”自主移動并拍攝、回傳。記者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獲悉,這臺“移動相機”是該院研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機器人。
據介紹,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機器人是一個5公斤級智能機器人,可以在月球表面自主智能移動。在嫦娥六號奔月和落月過程中,這臺小機器人一直懸掛在著陸器的側板外。
嫦娥六號完成月背采樣后,這臺小機器人自主分離到月球表面,自主移動到合適的拍攝位置、自主選擇拍攝角度和自主構圖并進行成像位置的智能優化,最終拍攝了這幅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在月球背面的第三視角真實圖像。
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機器人的另一個任務是驗證自主智能技術。自主智能是未來深空探測的發展方向,在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取得一系列相關技術成果,此次在嫦娥六號上是一次難得的驗證機會。
同樣作為可以在地外天體表面行走的移動平臺,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機器人與“玉兔號”月球車有何不同?從體量上看,“玉兔號”月球車相當于2個成年人的重量,而這臺小機器人要小得多,僅有約5公斤。別看它小,功能卻很強大,其自主智能水平顯著提升,硬件的高集成輕量化特點突出。這是研制團隊在人工智能領域集智攻關的結果。
據《中國航天報》報道,除了拍攝“自拍照”以外,這臺小機器人的另一個任務就是驗證自主智能技術。這種技術被視為未來深空探測的發展方向。
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機器人記錄下的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的珍貴合影將成為經典瞬間;這一創新實踐標志著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向自主智能邁出了堅實步伐,將對未來月球科考產生積極影響。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