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一個常見又神秘的名詞!它似乎離我們無比遙遠,卻又與我們息息相關。在神話中,恒星常被賦予美好的寓意,其中太陽被命名為“羲和”,象征著光明和生命的力量,給予了永恒、堅固、能量、溫暖等象征的定義;在天文學中,恒星吸引著其他星球構成星系,無數的星系則組成了無垠的宇宙。
這個具有力量感和永恒意味的詞匯,現在被華為設計師用來為華為新一代旗艦Pura 70 Ultra的相機模組命名。我們可以從中感知華為給予產品的期望和強大的自信心。“恒星”象征著科技與美學的永恒交匯。每當攝像頭啟動,鏡頭緩緩伸出,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緩緩升起,那一刻,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化作了觸手可及的浪漫與夢幻。它告訴我們,科技無需張揚,也能在細微之處綻放光芒,為生活添上一抹不經意的優雅。
華為Pura 70 Ultra的相機模組外形設計采用了三角形模組,?這種設計不僅打破了目前“非方即圓”的設計邏輯,更?與Pura系列的銳意進取精神相呼應。?這種突破以往“多鏡頭工整排列”的設計方式體現了華為獨特的創新理念?,同時也兼顧了大眾審美。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句名言:內外兼修,獨樹一幟!“恒星”模組并不僅僅是一件美麗的外衣,在其獨特的外觀之下,竟藏著一個至臻奇絕的精密“宇宙”。
我們都知道,為了讓手機拍攝的圖像不斷優化,手機攝像頭的Sensor尺寸也在不斷增大,鏡頭尺寸也逐漸加長,導致攝像頭模組的尺寸和厚度不斷增加,給機身外觀設計帶來了挑戰。華為Pura 70 Ultra主攝采用的旋動伸縮鏡頭結構,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誕生的創新設計。華為Pura 70 Ultra超聚光伸縮攝像頭,采用旋轉導軌傳動系統,在狹小的機身內為鏡頭創造更大的工作空間。攝像頭工作時,鏡頭自動伸出,增加的厚度空間用于攝像頭鏡片的對焦運動;而在非工作狀態時,鏡頭自動收回,收納的厚度空間不增加整機厚度,使得手機厚度大幅減薄。聽起來好像是個簡單的原理,但在實現過程中,需要芯片、光電、復雜的機械部件協同配合,而運動空間又極其狹小,這就對所有的產品部件在穩定性、耐用性以及精細程度上有著極高的要求。
光用文字描述,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華為Pura 70 Ultra“恒星”模組內部的精密結構。因此,我們通過華為官方的一段視頻《恒星的誕生——揭秘超聚光伸縮攝像頭背后的故事》可以一探究竟,以細致的聚焦和高清的細節為大家展現“恒星”模組是怎樣誕生的。
流程一,恒星模組組裝與整機組裝:255道嚴苛工序,制造全程步步精確。
嚴苛環境:
“恒星”模組的生產環境,也就是其生產線,必須達到航天器制造級的潔凈度達到百級防塵要求。什么是百級防塵要求呢?其指的是在特定的空間內,?對塵粒的數量和控制有非常嚴格的標準。?這種要求通常應用于需要極高潔凈度的環境,?如航天工業、?原子能工業、?電子工業的潔凈車間,?醫療部門的無菌手術室,?以及醫藥部門的生物潔凈室等。 “恒星”模組在這樣的環境中生產制造,用“極端苛刻”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精確到分厘毫絲的零件和組裝工序:
“恒星”模組的每一個零件都達到微米級制造精度;零件組裝時需要將最小公差控制在0.01mm;齒輪零件由專業工匠手工安裝,實現0.005mm高精度對位;可變光圈鏡頭組裝,組裝精度可達0.015mm,不到一根發絲/蠶絲直徑。全程嚴密激光校準,確保分毫不差。
流程二,恒星模組及整機需經過嚴苛測試,方可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良品率”這一詞匯頻繁出現,它代表著產品經過反復測試并達到特定標準后的優秀成果。以“恒星”模組為例,其測試過程尤為震撼:模組外殼需歷經2萬次緩沖測試,鏡頭伸縮部件更要經受30萬次負重升降測試的考驗,確保無懼按壓、磕碰與跌落。此外,封裝完成的華為Pura 70 Ultra還通過了2米深潛測試,實現了IP68級防塵抗水標準,為旋動伸縮鏡頭提供了持續且全面的保護。這一切嚴苛的測試,都是為了確保最終產品的良品率,讓每一件產品都能達到甚至超越用戶的期待。
通過短片,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華為Pura 70 Ultra的恒星模組,不僅是技術的結晶,更是對品質不懈追求的體現。從精工零件到嚴苛測試,每一個環節都彰顯了華為對消費者的承諾與責任。這款手機的誕生,無疑將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影像體驗,同時也將推動手機行業的技術進步與品質提升。
“恒星”象征著永恒閃耀的光芒,象征著產生能量的神奇力量。在浩瀚的宇宙中,其穿越漫長的時間長河,不僅照亮了黑暗的夜空,也啟迪著人們追求希望與信念。華為Pura 70 Ultra繼續秉持華為追求科技與美學和諧統一的理念,更追求當下時代中散發浪漫主義的科技潮流,讓手機不再是一個冰冷的工業盒子,在其溫潤時尚的外表下,更深藏超精密、超可靠的“恒星結構”,其模組中的超聚光伸縮攝像頭,帶來每一次拍攝都猶如宇宙中的恒星升起,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個獨特的光芒。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