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2日是第67屆“國際聾人節”。當天,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指導,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支持,中國聾人協會、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共同主辦,廣東省聾人協會、廣州地鐵集團聯合舉辦的第十二屆“灃標杯”國際聽障攝影展暨“關愛殘障”主題公益攝影展在文化公園站“羊角影像館”推出,這也是“聽障攝影展”連續5年在地鐵站與當地市民乘客見面。該展覽展期為9月22日-10月31日。
此次展覽選在了位于市中心的六、八號線換乘站文化公園站展出,以車站站廳為場景,打造成影像館的形式,共精選了97幅攝影作品,其中57幅來自聽障組,40幅來自社會組。
聽障組作品除了拍攝殘疾人士風采外,主要還體現了各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景觀、風俗習慣以及創意攝影;社會組則以紀實的手法,采用多種獨特的拍攝方式展現殘障人士的真實生活場景。這些作品生動反映了殘障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與當代殘障人士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吸引了30多位聽障攝影愛好者到場參觀,并交流攝影技巧和創作心得。
一位參觀完展覽的李先生感慨道:“我以前很少有機會了解聽障朋友的生活,今天看到這些照片,真的被深深觸動了。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他們眼中的世界,還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這樣的展覽對孩子來說是一堂很好的教育課,讓他從小學會尊重和平等對待每一個人,激勵他勇敢的面對生活困難和挑戰。”另一位帶著孩子坐地鐵的張女士說道。
中國聾人協會主席、廣東省聾人協會會長范宜濤表示,攝影展在地鐵公共服務窗口的持續舉辦,是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殘障人士關愛與支持的又一次集中展現。通過這一平臺,不僅能夠提升公眾對聽障人士及其面對的各種挑戰的認識,還能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聾健共融”的社會活動中來,讓更多適合殘障人士特點的活動得以廣泛開展,讓更多殘障人士在平等共享的氛圍中展示獨特才華,融入社會生活,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廣州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連續五年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聽障人士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表達情感的舞臺,也為廣大乘客打開了一扇了解聽障群體內心世界的窗口。而通過廣州地鐵首設“羊角影像館”,旨在利用車站公共區域打造文化藝術空間,主要用于展陳繪畫、書法、攝影等藝術作品,以期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隅,讓市民在穿梭都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溫度與藝術的魅力。
展覽現場來源:灃標、南方+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