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舍攝影博物館(Photo Elysée)正在呈現日本著名攝影師森山大道的大型回顧展。此次回顧展由莫雷拉·薩勒斯學院( Instituto Moreira Salles)與森山大道攝影基金會聯合策劃,在柏林和倫敦展出后現巡展至瑞士洛桑,將持續至2025年2月23日。
森山大道在其長達近60年的職業生涯中,大幅改變了人們看待攝影的方式。他用相機審視世界,挑戰攝影、圖像流通和消費的角色,并始終對攝影的本質進行反思。
1938年出生于大阪的森山大道成長在戰后的日本,被美國軍事占領后,日本面臨著快速的西化和經濟轉型。在這幾十年的強制變革中,森山將攝影視為一種由大眾媒體推廣的民主語言。他捕捉到了日本傳統與西方影響的沖突。受威廉·克萊因和安迪·沃霍爾等美國藝術家的啟發,他還將日本新生的消費社會的影響帶入了生活。
此次回顧展追溯了森山的藝術之路,從他為日本雜志創作的作品開始,到他對新聞攝影的挑戰,再到他對“挑釁一代”的貢獻,以及他的攝影集《Farewell Photography》(1972)所概括的激進主張。在此期間,他還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影像語言,“bure boke”就是其中的代表,意為顆粒狀、模糊、失焦。書籍和雜志是他攝影創作和辯論的沃土,在這次展覽中也占據了重要地位。
20世紀80年代初,森山慢慢克服了創作瓶頸和個人危機。他后來的作品發展為一種視覺抒情,他借此反思自己的身份以及攝影、記憶和歷史的本質。在此期間,森山也重新燃起了對街頭攝影的興趣,足跡遍布東京、紐約、巴黎和倫敦等城市數百英里。他以粗獷的黑白照片而聞名,也喜歡彩色和數碼攝影,這些工具適合他對當代消費社會的關注。展覽以《Record》雜志結束,這是森山一生研究的巔峰之作,也是其至今仍在出版的出版物。
? 森山大道,圖片致謝 | 愛麗舍攝影博物館
? 森山大道 圖片致謝 | 愛麗舍攝影博物館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