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678”影像展
暨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攝影專業建立20周年影像藝術作品展
展覽延續了去年首屆中國影像故事系列展——“記憶無銘”影像展的成功經驗,聚焦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各個階層主要的發展歷程與變遷,通過紀實影像的視角呈現出生動的新中國發展史。作為2024北京國際攝影周平行展之一,此次展覽邀請中國攝影領域三位極具影響力的攝影藝術家朱憲民、解海龍、郭建設,展覽中的三組紀實攝影作品,呈現了藝術家在變遷時代中的個體思考和中國人的民族性;反映了在迅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中國人面對挑戰,追求美好生活所展現的精神面貌和堅韌意志。其中,朱憲民作品《底色中國》向我們敘述了勞動者積極豁達的生活態度;解海龍作品《捧起希望》體現了中國教育改革的艱辛歷程,體現了孩子們在艱苦條件下求知若渴的進取精神;郭建設作品《我愛北京天安門》,則覆蓋了40年首都中心的變化以及各民族同胞在不同時代下對國家的熱愛。
時間:2024年10月21日 - 11月21日
地點: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光華路8號)
第十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
本屆雙年展12個展覽項目的1000余幅作品,其中《“世界杯”大學生國際攝影比賽獲獎作品展》展出的作品都是來自斯里蘭卡、阿曼、伊朗、俄羅斯、埃及、印尼等國在校生的獲獎作品,這些作品是從50多個國家200余所院校及千余名大學生的8000余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的;《黃河與尼羅河的文明對話——中非大地攝影藝術作品展》則以世界上著名的黃河與尼羅河兩條中國和非洲的母親河之間的文明對話為背景,多維度、多視角展現出中國與非洲大地上,這兩條河流相關地區的歷史文化、地理風貌和民俗風情;《國際攝影藝術大師(MFIAP)作品聯展》,共展出了國際攝聯2018至2024年評出的分別來自俄羅斯、芬蘭、荷蘭、烏克蘭、西班牙、意大利等七位世界攝影大師的優秀攝影作品。同時還有《美國攝影學會(PSA)會員攝影作品展》《印度尼西亞攝影聯合會優秀攝影作品展》等不同國家的攝影展覽首次在中國亮相。
時間:2024年10月17日 - 11月17日
地點: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國際攝聯(FIAP)常設展覽中心、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
巴黎·2024
逄小威巴黎攝影作品展
本次攝影展展出的80件作品(含20件工作照),記錄了攝影家逄小威眼中巴黎特有的浪漫氣質。他用鏡頭精準地表達和記錄了畫面中的城市故事與其中的人物情緒,感受東西方思想與美學的碰撞,為兩國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
時間:2024年10月22日-11月10日
地點:山東煙臺市文化館展覽廳
大地上的糧食——老照片原作展覽
本次展覽的作品由之江影社十幾位收藏家們傾情提供,主辦方從中選出100余幅精品老照片,多角度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喚起眾人對三農的關注以及對糧食的敬重。與此同時,展覽也展出部分余杭區閑林街道的歷史影像。展覽共有三個篇章,分別設在三處空間:《大地上的糧食》位于洞山村村口美術館一樓,用100余幅老照片原作,展示近百年來農業糧、油、茶等生產過程,農業農村的發展以及農民的精神狀態;《閑林味道》位于村口美術館頂樓,以精心設計將四周山水風景融入展陳當中,展示出閑林街道和西溪源村農業農村建設的成果,給“閑居林下”品牌最生動的影像闡釋以及能量傳遞;《大地上的居所》則布展于洞見藝術鄉建工作室,用極其難得的老照片原作,展示了清末以來的半個世紀當中中國人的家庭生活和精神面貌,也恰好映襯出盛世今日的美好生活。
時間:2024年10月16日 - 11月30日
地點:杭州市余杭區閑林街道西溪源村洞山小組村口美術館、洞見藝術鄉建工作室
攀峰攬勝——浙江省造型藝術十年回顧特展
展覽打造“丹青國風”“翰墨華章”“光影傳神”“民間瑰寶”等四個板塊,涵蓋美術、書法、攝影、民間工藝等四個門類,展出代表浙江省造型藝術十年發展水平的近200件(組)精品力作,重點展示近十年來浙江省造型藝術獲得全國性獎項的佳作,及部分重大創作工程作品和省級大獎作品。活動旨在凸顯浙江造型藝術十年來人才接續培養的成果,反映浙江文藝界挺膺擔當的奮進姿態,展現浙江人民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精神風貌。
時間:2024年110月12日 - 11月3日
地點:浙江展覽館
我們這一年
龍崗區攝影家協會2024年度精品展
本次展覽共分為三個板塊:第一部分是過去這一年里,龍崗區攝影家協會會員在國內各大重要攝影展、比賽中的獲獎作品;第二部分精選部分會員一年來潛心創作的專題作品,題材包羅萬象,聚焦身邊人身邊事;第三部分是部分會員參加今年9月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發現三峽·光影間探尋自然與人文之美”所拍攝的優秀作品。
時間:2024年10月24日 - 11月24日
地點:深圳龍崗文化中心負一樓展廳
航拍常州
光影中的城市變遷
展覽以今昔對比為切入點,用75組今昔對比圖片,生動展示了過去40年里,龍城大地如何舊貌變新顏。這些新老圖片不斷閃回流金歲月的溫度片段與光影,徐徐展開如金色河流般開闊的城市歷程。
時間:2024年10月20日 - 11月5日
地點:常州美術館9樓1號、2號展廳
曹明浩和陳建軍:海邊影像
展出兩位藝術家自十年前發起的“水系計劃”的最新影像、聲音和裝置作品。“水系計劃”從對都江堰上下游水系生態的歷史流變出發,以實地考察、研究和對話為工作方法,強調與本地居民、民間實踐者和多領域學者的長期互動與合作。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都為首次在中國內地亮相,它們向我們展現了在水系源頭若爾蓋地區,青藏高原牧民如何運用傳統生存智慧應對環境變化,與其他高原生靈和生命形式(例如草、沙、黑土灘、鼠兔、牦牛、魯等)建立起相互關照的生命關系和精神聯系。
時間:2024年9月22日 - 2025年2月9日
地點:阿那亞藝術中心北岸館
馬海倫作品展
展出藝術家馬海倫代表性的“烏魯克林”城市公益攝影項目及圍繞新疆中產家庭展開的全新作品系列。馬海倫曾在紐約求學,她捕捉到故鄉新疆與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在文化包容力上的相似性,于是將“烏魯木齊”與“布魯克林”相結合以此連接起自己最重要的兩段經歷。藝術家此次選擇將作品印制在布料上并懸掛展示,呼應了新疆的艾德萊斯綢和富有特色的晾曬場景,構成了帶有故鄉審美印記的一隅生活空間。
時間:2024年9月22日 - 2025年2月9日
地點:阿那亞藝術中心北岸館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