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攝影藝術節
本屆藝術節展覽豐富,設計精心。為“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攝影)”藝術家舉辦致敬展,舉辦中國攝影金像獎獲獎者作品展。此外,還有“繁花競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年攝影精品展”、第29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原作收藏展、中國第19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精品展、第11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精品展、“洞見”鄉村振興主題攝影展、“AI新創意”影像作品展、“黃河三門峽 美麗天鵝城”攝影精品、中國攝協團體會員單位聯展。組委會還將特邀vivo、佳能、索尼、適馬等廠商攜帶最新器材,供攝影人體驗最新的影像科技成果。藝術節期間,組委會還將舉辦“金像面對面”。
時間:2024年11月23日 - 待定
地點:河南三門峽·文博城、中國攝影藝術館
其修遠兮——楊發維新中式攝影實驗展
本次展覽是楊發維近年來藝術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其對攝影藝術呈現方式的一次探索與實踐。作為資深攝影人,楊發維在攝影藝術上不斷尋求新的表達方式和審美維度。展覽作品中蘊含著他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思考,展現了他在色彩、光線與構圖上的精妙把控,更通過后期重組與加工,賦予了畫面深刻的內涵與豐富的情感。當攝影技術難以承載其創作意圖時,他將繪畫的筆墨融入其中,融合出一種嶄新的呈現方式,攝影的寫實與繪畫的寫意相得益彰。這種創新嘗試突破了傳統攝影的局限,豐富了作品的視覺層次,賦予了作品全新的解讀空間,拓寬了藝術的邊界。
“其修遠兮”,取自屈原《離騷》中的名句,寓意著藝術探索之路漫長而艱辛,永無止境,將堅持不懈地追求卓越。楊發維的新中式攝影實驗展以此為主題,正是對這一精神的生動詮釋。
時間:2024年11月23日 - 12月10日
地點:卓爾美術館(武漢市江岸區惠濟路3號卓爾書店4樓)
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攝影獎頒獎典禮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
本次活動突出以影像為媒介,弘揚中華文化,涵養民族精神,在兩岸打造攝影的中華語境,向世界傳播攝影的中國語言。征集和評選作品注重中華文化的文心傳承和發揚光大,關注影像的藝術表現和視覺感受,努力體現民族情懷、文化交流、藝術互鑒和群眾參與的統一。
時 間:2024年11月21日 - 12月4日
地 點:浙江美術館7、8、9、11、12、13
時 間:2024年11月21日 - 12月20日
地 點:連橫紀念館
追光185——蓮溪杯國際傳統手工影像藝術交流展
展覽集結了中國、美國、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亞、芬蘭等多個國家深耕攝影傳統工藝并具有鮮明藝術風格的藝術家,創作主題涵蓋紀實、觀念、靜物、風景等多個領域。制作工藝涉及藍曬、濕版、鉑金印相、手刷銀鹽、彩色樹膠、碳素印相、蛋白印相、金印印相、針孔成像、一次成像片等諸多種類。
時間:2024年11月13日 - 2025年2月16日
地點:上海相機攝影博物館(上海浦東新區五星路676弄39號)
今·昔紅旗
紅旗村地塊“城中村”改造回顧攝影展
本屆攝影展主題為“我們的城市”共分為往昔回顧、勠力同心、歷史跨越、和諧永續,四個板塊,用鏡頭聚焦紅旗村586畝土地范圍內城市、自然與人的故事。作為普陀區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探索實踐,紅旗村“城中村”改造不僅為全市乃至全國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城市更新的“紅旗樣本”,更借此機會,用光影藝術的魅力,展現其十年間的滄桑巨變,為“城市不僅有高度,更有溫度”寫下普陀注腳。
時間:2024年11月13日 - 12月10日
地點:上海普陀區鴻企中心18樓(南鄭路355弄9號)
高嘉熙:野花
今年27歲的高嘉熙,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他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在廣州這座城市日常中捕捉到的短暫色彩,每一幅照片都標記了拍攝地點,東山口、石牌橋、泮塘路……還有很多攝影師的個人觀察和表達。他理解的“野花”,是日常生活里轉瞬即逝的色彩,也是創作靈感。
時間:2024年11月2日 - 12月1日
地點:廣州市未來社 二樓如果劇場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