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三屆彭鎮攝影周
今年主題為“AI彭鎮——鄉村影像時刻”,以影像為媒,全面展示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果與現代化發展藍圖,通過捕捉彭鎮及周邊地區的文化遺產、自然風光、傳統生活方式與創新建設,激發公眾對鄉村發展的關注與參與。活動還邀請羅伯特·凡德·休斯特(荷蘭)、陳錦、王建軍、宋松、浦瀟月、以繪、李啟航等7位國內外攝影師駐扎彭鎮,用獨特的創作視角,將小鎮的煙火氣息與未來的科技感完美結合,打造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繼第一屆、第二屆將展覽融入彭鎮的茶館、書局、老街,今年,彭鎮攝影周將再次創新展陳方式,讓來到小鎮的人們在熟悉的街巷中,感受“未來彭鎮”的視覺奇跡,擁有一場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
時間:2024年12月12日 - 12月18日
地點:四川成都雙流區彭鎮
故鄉——中國美術館藏臺灣藝術家作品展
本次展覽精選了中國美術館藏臺灣藝術家于右任、郎靜山、張大千、黃君璧、王悅之、陳澄波、歐豪年、劉國松等名家經典作品90余件,橫跨90載。囊括中國畫、書法、油畫、雕塑、書法、攝影等多種,不但展現了藝術家們的個人才華和藝術追求,而且折射出百余年來臺灣美術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 12月19日
地點:中國美術館
映畫廊798冬季攝影展
本年度“798冬季攝影展“,呈現16位攝影師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們多元的表達,對攝影理想的堅持,以及獨立的思想之光。安正圓將心中的欲望投射出來,帶來《燃燒·興奮樹》;陳金新的《流浪者之歌》,靈感來自導演庫斯圖里卡導演的《流浪者之歌》,思考靈魂的自由和牽絆;陳美芳的《塞上風》定格北方的粗狂與荒涼;儲月的《斷裂》,呈現的是被臺風吹倒的百年的梧桐樹盡管斷裂,但根基仍在;郭光輝關注“留守老人”,雖然辛苦但也樂在其中;韓紅路的《追夢者》,開創了混沌藝術攝影與混沌油畫,嘗試以微觀世界的思維進行藝術創作;韓新升的《踏夜·北京前門》,通過建筑上的燈光及其色彩來描繪其建筑本身,或為表達其曾經在現在的意義;何群益的《都市π》將“都市”作為拍攝的核心對象,旨在留存我們生活里那些令人難忘、值得回味的瞬間;李晉勐的《山那邊》,是對云南羅平鄉村生活的一次深刻記錄,也是對自然與人文的一次深情致敬;李鵬球的《似曾相識·無言》,是他走進老撾豐沙里,在他鄉感受到一種情緒;劉瀲的《埃及車窗外》展示他坐在搖晃車廂內望向窗外的風景;李揚的《遠去的心》,著眼于當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是通過其他表現粉飾真正交流的內容;美國攝影師Tom Burke的《看見(Observed)》,記錄了北京各個社區和?活環境中?們的反應——或好奇,或驚訝,或不悅,或冷漠,有時帶有?分幽默;王宇新《我們的午餐》關注不可降解的打包餐盒,以期引起大家的環保意識;葉潤之的《北方土地》是他在北京昌平生活的點滴記錄;張娜的《北京此刻·二區居委會》,呈現的是她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的煙火氣。
時間:2024年12月7日 - 12月15日
地點:北京798藝術區 映畫廊
令人向往的村莊
人文鄉村攝影馬拉松成果展
本次活動以茂新村草坪和稻田作為大舞臺,共設三大展區,展出了從11支戰隊創作完成的257件(組)專題攝影作品、1700余幅照片和面向大眾征集到的2000余幅攝影作品中優選出的1000多幅優秀作品,包含“美麗鄉村今昔巨變”“文化特派員和TA的朋友們”“種文化‘今天我開課’”等專題,還特別推出了人文鄉村電子導航圖以及各地村民攝影作品等內容,生動呈現了鄉村的生態之美、人文之魅。
時間:2024年12月7日 - 12月14日
地點: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茂新村
展覽現場來源:寧波攝協
江西省第26屆攝影作品展
本次共展出江西省第26屆影展獲獎作品、“江西獲金像獎作品”“江西名家邀請展”“中畫幅攝影佳作展”高校攝影佳作展等作品740件1500余幅。作品充分展現江西攝影人三年多來大膽探索、銳意創新的最新成果,藝術地表現江西秀美的自然風光和醇美的人文風情,是對江西省攝影藝術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巡禮。
時間:2024年12月7日 - 12月15日
地點:江西師范大學瑤湖校區正大廣場(需預約)
留白——首屆極簡攝影藝術展
展覽匯聚了來自國內多位知名攝影師的78幅極簡攝影佳作,這些作品題材廣泛,涵蓋了自然景觀、城市建筑、人物肖像等多個領域,以簡潔的構圖、純粹的色彩和獨特的光影運用,深刻詮釋了“留白”這一主題所蘊含的深邃意境與無限可能。展覽旨在探索極簡主義在攝影藝術中的獨特表達,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與心靈雙重震撼的藝術體驗。
時間:2024年12月1日 - 12月15日
地點:山東濰坊市郭味蕖美術館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