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北京天清氣朗,鴿哨回蕩。10日,中國攝影家協會樓內傳出悠揚的蒙古族長調《阿木古楞》,身著靚麗民族服飾的烏蘭牧騎演員淺吟低唱,在他們震撼的傳統歌聲中,第四屆 “中國興安盟?五角楓杯” 世界疏林草原攝影展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
此次攝影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興安盟委員會宣傳部聯合主辦,中國攝影報社、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科爾沁右翼中旗委員會宣傳部承辦,旨在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文藝賦能北疆亮麗風景線文化旅游影像名片和攝影藝術新高地,講好中國內蒙古生動的圖片故事。
烏蘭牧騎的歌聲開啟第四屆 “中國興安盟?五角楓杯” 世界疏林草原攝影展
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陳瑾,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編輯陳奇軍,中國攝影報社副總編柴選,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委宣傳部副部長孫震,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雪嬌,科右中旗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胡日查,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文旅局局長唐娟,內蒙古科右中旗烏蘭牧騎演職人員及20余家在京媒體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攝影報社社長梁克偉主持。
啟動儀式現場
柴選在儀式上致辭。他表示,自2021年開始,根據中宣部的指示要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中國興安盟五角楓攝影大展已成功舉辦三屆,經過各方努力,活動已成為攝影界重要的生態攝影活動品牌。如今,第四屆 “中國興安盟?五角楓杯” 世界疏林草原攝影展經過全新升級,運用影像手段在傳播內蒙古興安盟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同時,還將鼓勵大家把鏡頭對準科右中旗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傳統,借助攝影的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孫震在致辭中表示,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曾經是國家級貧困旗縣、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國家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多年來,科右中旗全面打造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有力有效推動鄉村振興和旗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本屆“中國興安盟·五角楓杯”世界疏林草原攝影展的啟動,將進一步提升科右中旗“疏林草原、楓情馬鎮”全域旅游名片知名度和美譽度,為科右中旗帶來新的理念、注入新的動力、創造新的機遇。
蒙古族女歌手演唱《“楓”情馬鎮》
唐娟為在場媒體深入推介了科右中旗這片廣袤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五角楓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形成了獨具五葉的特色楓葉,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吸引著無數國內外攝影家的拍攝,更在防風固沙、調蓄水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
啟動儀式上,陳雪嬌代表科右中旗向中國攝協捐贈非物質文化遺產皮雕皮藝作品《抬頭見喜》。該作品生動展示了科右中旗的自然之美、產業之美和文化之美,體現了科右中旗在脫貧攻堅過程深入貫徹落實中宣部為科右中旗謀劃的“吃生態飯、做牛文章、念文旅經”發展思路。陳瑾代表中國攝協接受了這份珍貴的禮物。
歷屆五角楓攝影展入選作品裝扮會場
為了把五角楓這篇文章做好,過往的三屆攝影大展邀請國內外優秀攝影家赴科右中旗采風,面向全國征集反映疏林草原生態景觀等內容的攝影作品并進行巡展,為科右中旗五角楓走出內蒙古,享譽全國、打造亮麗新名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片廣袤豐饒的土地上,蒙古族等民族的傳統文化猶如繁星,歷經世代傳承而愈發璀璨奪目。這些作品不僅深藏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更以獨特的影像魅力生動詮釋了這片土地的無限風情。通過攝影活動的舉辦成功塑造的一張張文旅名片,不僅生動地展示了內蒙古的壯美風光和獨特文化,更加有力地促進了地方文化旅游產業的繁榮發展,共同譜寫著內蒙古新時代的華美篇章。
興安盟圖賞
代欽塔拉五角楓 蘇德格吉日呼 攝
婀娜多姿的莫日格勒河 熊偉 攝
東方白鸛 張嘉海 攝
萬馬追楓 李金玲 攝
直播賣牛 傅義增 攝
楓林我成長的搖籃 蘇德格吉日呼 攝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盛國強 攝
楓情草原非遺綻放 田福良 攝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