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單位:廣東省攝影家協會藝術攝影委員會
主辦單位:珠海影像空間藝術中心
支持單位:中國老攝影家協會珠海站、珠海市攝影家協會、珠海市青年攝影家協會、珠海市手機攝影協會、珠海市香洲區攝影家協會、珠海市斗門區攝影家協會、珠海市金灣區攝影家協會、
展覽時間:2024/12月14日~2025/1月2日
展覽地點:珠海影像空間畫廊(珠海九洲大道東石花二巷18號恒波東院)
沉浸式敬畏與視覺化寄寓
柴 選
潮汕地區的民俗活動聲名在外。生于斯長于斯的攝影家蔡高強,不囿于民俗活動的程式本身,更沒有把熱鬧喧囂的氛圍強化,而是以自己的眼光看著鄉親父老的傾情投入,以自己的心靈感悟著男女老少的滿心歡喜。
那是一種虔誠,又是一種敬重,更是一種優雅。行進的隊列里,熟悉的儀式中,妝扮的角色里,甚至在鞭炮的紅屑和硝煙中,他所擷取的只是一些片段——那些偶合的生動趣味,那些帶著幽默感和超現實意味的場景,那些在角色擔當中放松而自然的軀體和靈魂。
蔡高強的攝影,將永不停歇的歷史不斷“刷新”著的社會文化景觀加以強化,將那些寄托著美好愿望的生動細節盡量融入,外在的構成與色彩只是軀殼,內在的才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和氣派,是骨子里的樸素情感和炙熱情懷。一代代潮汕子民的行動與神往,在蔡高強的影像中既為民俗活動增加了時代注腳,又因為他們的本真表現而讓生存本身更有鮮活與激越。他在活動籌備階段和散場后仔細觀察每一位鄉親進入角色和回歸人間的過程,讓角色轉換中的人們更為本真地給自己奮力傳承著的文脈以視覺注解。
潮汕民俗是曾經長途跋涉到這片背山依海的土地上求生存的一代代國人,將自己的隱忍與樂觀在這一段時間里集中釋放出來的一種儀式。而對潮汕民俗的真情拍攝,則是蔡高強用影像穿越時空,去找尋自己靈魂的自如行動。
正如這熱鬧的潮汕民俗每年都有著新的時代元素加入,蔡高強和鄉親們的影像對視,也會每年都產生新的溝通管道。
作者:《中國攝影報》副總編輯、 中國文化館協會攝影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攝影師介紹
蔡高強,1972年出生,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人,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潮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2014年,《喜慶潮源樓》入選中宣部全國展
2015年,《巧手做出幸福糕》入選廣東省第十三屆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
2016年,《戰火》《又有個生命在這里搶救回來了》在廣東省第26屆攝影展覽中被評為紀錄類雙銅獎
2017年:《“洞天”——浮山最后的磚瓦窯》參展第八屆都勻國際攝影博覽會,《布馬舞》參展第三屆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
2018年:《潮州歡迎您》《綠水青山》入選 “世界潮文化發祥地·潮州”全國攝影大展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