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葉露瑩 攝
12月14日,第十屆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委員會2024年工作會議在安徽省壽縣召開。會議以“發揮攝影教育委員會委員作用,促進新時代攝影人才培養”為主題,從攝影教育的現狀、人才發展的動態、數媒時代背景下攝影教育的未來等方面展開了深入交流。
中國攝協副主席宋靖,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厲夫波,安徽省文聯副主席、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許國,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專委會工作處處長李文敏,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委員閆平、祁小龍、谷永威、敖國興、庹兵、彭波、傅擁軍出席會議,委員史民峰、任悅以視頻連線方式參會,委員李泛、高初提交了書面發言材料。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教育培訓處處長劉曉麗主持會議。
厲夫波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的成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攝影教育委員會在培養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上應當呼應新時代需求。大家要把握職能定位,從新時代攝影教育發展態勢中把準方向,在推進攝影人才隊伍建設和攝影事業發展中展現作為和價值。
許國表示,攝影教育不僅是傳承攝影文化、延續藝術生命的橋梁,更是為攝影工作者提供指引、幫助構建審美體系、提升技術的重要途徑。安徽省攝協將在中國攝協的指導下,積極履職組織活動,為攝影人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
宋靖、厲夫波為攝影教育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
工作會合影 宋桂全 攝
會上,委員們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相關文件和新修訂的《中國攝協專業委員會工作條例》。
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的12位委員分別來自高校攝影、社會培訓等領域,在攝影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有相對豐富的經驗。他們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積極建言獻策,為新時代攝影教育的發展和攝影人才培養提供了寶貴思路和真切建議。
閆平提出,繼續教育是攝影人才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跨學科認知與個人藝術修養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祁小龍表示,要確立正確的教學導向,以傳統技法和基礎原理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價值判斷力、學科系統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谷永威分享了其近年來申報國家藝術基金并完成攝影創作型人才培養項目的經驗。敖國興提出培養高水平攝影人才需從高校教育、社會資源、行業協會三方面著手。庹兵認為攝影教育需適應社會需求與市場環境的變化,培養具備綜合技能的專業攝影人才。史民峰談了新攝影影像教育的邏輯建構思考。任悅主張攝影教育應普及,幫助現代人理解并學會在圖像社會中生存,培養視覺素養。彭波強調培養跨領域融合能力,更新教學內容。傅擁軍關注攝影教育如何跟上新科技步伐,解決作品深度與傳播問題。高初建議設置多樣化師資隊伍和培養項目,組建攝影聯盟。李泛提出要開展跨學科項目,培養具有創新與實踐能力的人才。
宋靖作總結發言并介紹了攝影教育委員會五年工作規劃:發揮智囊團作用,提供學術支持;開展學術研究,探索培訓新模式;利用專業優勢,參與人才培養;發掘并推出優秀中青年人才;開展攝影實踐,強化藝術賦能。宋靖表示,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在未來將不斷強化自身的角色意識,提升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的膽識與魄力,在攝影人才培養工作中積極出謀劃策,完成好協會交付的各項任務,為攝影人才的成長與發展貢獻力量,共同書寫攝影事業新篇章。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