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春節前夕的1月22日,北京景山公園推出“非遺里的中國春節”主題攝影展,用攝影的方式大力宣傳春節非遺文化,以期營造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環境,與廣大市民游客共享中華民族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于北京時間2024年12月4日,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不僅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它所承載的不僅是家人團聚、辭舊迎新、祈福安康的愿景,還有深厚的歷史、倫理與社會意義。 作為國家的首都,北京一直以來都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展覽的主辦,旨在讓大家深入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關注非遺、熱愛非遺,共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策展人景衛東介紹,此次春節主題的攝影展選址于北京景山公園,這里不僅自然風光優美,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本次攝影展的主題相得益彰,也希望展覽陪伴大家度過一個祥和溫馨的蛇年春節。
展覽現場:景衛東供圖
部分展出作品
安徽徽州魚燈 潘成攝影
北京地壇公園大紅燈籠高高掛 劉德玲攝影
北京中軸線上過大年 王喜成攝影
踩高蹺的人物裝扮各異,引人注目 李杰攝
潮安縣庭下村英歌舞以“颯”出海 董偉躍攝
非遺小彩龍表演疊羅漢 王利民攝影
古羌韻影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薩朗舞 李洋攝影
貴州寨英鄉吳家村舞起滾龍迎元霄 董偉躍攝影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道口廟會 嚴紅梅 攝影
江西金溪竹橋村蚌殼燈 龔慧齊攝影
江西上饒朱安堂制傘廠 王利民攝影
梅州豐順埔寨梅州豐順埔寨火龍鬧元宵 董偉躍攝影
陜西安塞縣黃土坡上的兒女安塞腰鼓表演 段軍攝影
陜西大荔跑騾車表演 歡樂的日子 張忠攝影
深圳英歌舞,2006年國家第一批非遺 羅康林攝影
陜西榆林古城榆林大秧歌 丁弋攝影
中國鳳凰古城掠影 李健華攝影
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疊麻糖 陳亦攝影
古羌韻影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萬年孝文化 周龍梅攝影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