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影像中國網 發布時間:2021-03-23 14:24:30 來源:麗水攝影博物館 【專稿】 編輯:影像中國網
【允許轉載,轉載時請標注來源和作者】
安徽中科大附一院護師楊桃
福建省立醫院護師陳曉露
福建省立醫院護師王璐春
福建省立醫院護師徐健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護師馬靜宇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護師張丹
江西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師吳映霖
山西省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護師孔婭婭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護師唐珊
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護師蔡小珍
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護師杜麗敏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護師施琦
很多在武漢參與抗疫的醫療隊員下班后,都會通過微信安撫最牽掛的患者、為他們下載各種資訊舒緩心理壓力。因此患者們一旦病情好轉或出院前,一定會和醫療隊員合影。
于是我讓醫療隊員短暫駐足在定點醫院緩沖區的飯桌邊或淋浴間門口,舉起他們珍藏有這樣合影的手機,摘下口罩拍下了這組特別肖像。讓物理空間的距離合二為一,讓心靈深處的理解匯成一體,讓醫患關系呈現出最美的樣子。
評委評語
柴選
作為記錄傳播4.2萬余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援鄂醫療隊員形象的“為天使造像”肖像攝影工程中別具特色、傳播廣泛的一組作品,《你是我最牽掛的人》以走出隔離病房不久的白衣天使為主體,以手機為媒介,將其為患者診治、送患者出院或者緊張處理工作等跨時空的瞬間融入同一畫面,通過富于現場感的定格,向醫護人員的逆行精神和無私奉獻致敬。
一幅手機中最牽掛的患者的照片,一次富有儀式感的定格,讓物理層面的距離得以消除,讓心靈深處的理解匯成一體,讓樸實的情感彰顯,讓動情的傾訴深藏。借用醫務工作者拍攝的“疫”線畫面入鏡,既顯現出疫情報道中的公眾影像價值,又賦予這組肖像對特定時空下醫患關系加以詮釋的深意,更體現出當代影像傳播的新潮。
留下蕓蕓眾生的樣貌是攝影術的重要功能之一,讓曾經的生命形象成為可見,呈現身體與面孔、表現性格和身份、折射社會與現實更是肖像攝影的重要職能。這組肖像在全球防疫局勢仍然嚴峻的背景下,仿若為白衣天使塑造了一尊尊肅穆的圣像,讓其看似平常的眉宇間負載了多重信息,給后世觀閱者留下豐富圖證和想象空間。
作者簡介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獲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新聞獎、中國新聞攝影記者金眼獎、奧運會體育攝影作品金質收藏大獎等。被授予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專業技術能手”、 “全國十佳青年攝影記者”、人民日報 “十大杰出青年”等稱號。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